家族企业传承——新路径

导读:

海翔药业原董事长之子罗煜竑,嗜赌欠债高达5亿元,短短4年就丢掉了父亲苦心经营40年的上市公司控制权......


无法逃避的问题--企业传承

家族企业传承——新路径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其中只有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只有13%的家族企业能够传到第三代,只有5%的家族企业能够在三代之后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中国最大民企、为何传承失败?】

1987年,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集资40万,在山西省建起了一家洗煤焦化厂。至2001年底,拥有总资产30亿,经济规模跨入全国钢铁企业前20名。

2003年1月,年仅48岁的海鑫集团掌舵人李海仓在集团办公室遇刺身亡。28天后,李海仓之子、不满22岁的李兆会被迫从国外中断学业,回国接掌海鑫集团。

李兆会并不喜欢实业,而热衷于资本市场。成为董事长后,鲜见他到工厂巡视,反而投资了不少股票。

2008年,27岁的李兆会以125亿元身家成为山西首富。

2012年,山西海鑫开始走下坡路,资金链断裂、炼铁炉陆续停产。

2014年一笔30亿贷款逾期,未能及时归还,被迫全面停产。

只用了短短12年,”败光“了125亿资产。

培养二代接班人,是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当家族产业相对比较传统时,第二代的年轻接班人未必看得上父辈在做的事情。


资产传承--另辟蹊径

【曹德旺2亿收购儿子公司、迎回接班人】

史上最任性的富二代--曹晖,看不上600亿家产,独自去创业。

2001年,美国和加拿大对福耀出口的汽车维修玻璃提出反倾销调查。

福耀通过法律手段反击强攻,同时,加强与当地生产商的合作,让美国起诉方认识到,即使排除了福耀,其也难以在美加两国大规模生产、销售。最后,不得不撤销对福耀的反倾销诉讼。

而时任福耀美国公司老总的,正是曹晖。

2015年7月,曹晖突然宣布离职,希望在外独立历练一番,创立了福建三锋控股集团。仅几年时间,就把公司打理得非常好。2018年,三峰集团的总资产超过7亿。

2018年,曹德旺收购儿子曹晖的福建三锋集团100%股权,交易总价2.24亿,迎回接班人。

如何更好地接班?得另辟蹊径!

就像曹德旺先生一样,鼓励子女创业,把试错的成本放在创业项目中,而不是放在家族企业中。创业成功后,将成功项目纳入家族整体产业中,作为产业多元化发展,同时子女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历练,这是更好的路径。

鼓励子女创业虽好,但并非一帆风顺!

【富二代戴胜益】

富二代戴胜益,独自外出闯荡,台湾第一座骑鸵鸟的游乐园,就让他轻松赚进1亿新台币。后续又投资了三家游乐园,盲目扩张出了问题,很快赔掉赚到的1亿。

戴胜益不认输,把丈母娘家里的土地拿去贷款,继续创业,一边借新钱一边还旧债。7年内,做了9次生意,项目全亏,负债1.6亿新台币。

之后,东拼西凑了270万,戴胜益在全国牛排餐厅的基础上,推出招牌菜--王品台塑牛排。没用几年,就还清之前巨大的债务。

如今,王品集团一共有400多家直营店,营业额逼近40亿元人民币。

7年内,9次创业都失败,再次站起来的,除了勇气,更要实实在在的资金。


如何让富二代更好的创业

送给富二代最好的礼物--大额年金险

家族企业传承——新路径

【源源不断地创业现金流】

企业家本人做投保人,富二代做被保险人,富二代每年可以拿到一笔大额现金作为创业资金。

如果第一年创业失败了,没关系,第二年还有一笔创业基金能跟上。这会给子女重复创业的挑战机会和亲身体验。

【行业周期现金流】

纵观世界经济危机史,大周期平均10年,小周期平均3年。一家百年企业,起码经历10次左右的大经济周期和几十次的小周期。每一次想要顺利度过,都需要有一笔及时现金流来应对。

大额年金险,一般现金价值较高,其中80%可用于临时借款,借款利率较低,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以备不时之需。

子承父业是中国的优良传统,90%的家族创始人都希望子女接班,但95%的子女却没有能力、或不愿接班。

而未来5-10年,我国300万企业将进入接班换代。如何传承,必须立足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