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职场秘诀:职场空降兵的罪与罚

楚昭奚恤为相。

江乙言于楚王曰:“人有爱其狗者,狗尝溺井,其邻人见,欲入言之,狗当门而噬之。今昭奚恤常恶臣之见,亦犹是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王曰:‘此君子也,’近之;好扬人之恶者,王曰:‘此小人也,’远之。然则且有子弑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己不知也。何者?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

王曰:“善!寡人愿两闻之。”


——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 353 年)《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第 53-54 页


昭奚恤和江乙同朝为官,两人都是周朝的上市公司楚国的核心干部,都有卓越的才能。

前者作为楚国土生土长的贵族豪门,在楚国多年为相,执掌楚国军政大权,协助楚王励精图治,让其他诸侯国不敢对楚国轻举妄动,赢得了国际声望。

后者原来在上市公司魏国工作,到楚国交流的时候,被楚王看重,继而重金挖来,属于空降派,此人才华横溢,口才一流,善于讲故事,除了《资治通鉴》这里提到的这个“恶狗当道”的故事,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还有“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记载:

荆(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群臣莫对。

江一(也就是江乙,或称江尹)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作为同一家公司的两位骨干,为什么江乙就是看不惯昭奚恤?光是《战国策·楚策》中记载的,就有五次之多。

原因有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场空降兵普遍存在的危机感

江乙作为职场空降兵,从魏国空降楚国,难免会面临古往今来职场空降兵都会遇到的难题——

没有根基。

初来乍到,一片空白。

需要时间去适应新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

需要时间去摸清楚新公司的运作模式;

更需要时间去展现自己的才干以赢得老板的器重与赏识。


《资治通鉴》的职场秘诀:职场空降兵的罪与罚

没有人脉和群众基础。

职场空降兵到了新公司,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就需要培植自己的力量,不管是内部挖潜还是外部招聘,都需要组织一批自己人。职场中培养自己人,是很重要也很迫切的事情。

昭奚恤是江乙的强大竞争对手。为什么这么说呢?

春秋战国,大争之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凡有点才干的人,没有不想大作为一番,能够封侯拜相。

江乙到了楚国,凭借他的才能,肯定想要更上一层楼,最好能当上楚国的宰相,也就是令尹(令尹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这个位置,昭奚恤坐得很稳。他也一定会察觉我的野心,不如先下手为强。

江乙于是决定把昭奚恤拉下马,这就需要有自己人。

江乙的做法是外部招聘,他的目标是同为魏国人的山阳君。

山阳君得魏惠王封赏,也想要得到楚宣王的封赐,给自己镀镀金也就在情理之中(但凡有才之人,能够封君只是第一步,比如商鞅被封为商君)。江乙抓住了山阳君的心理,于是就到楚王面前,请求楚宣王给山阳君封赐。楚王答应了,昭奚恤却出来阻止:“山阳君无功于楚国,不当封。”山阳君听说后,对昭奚恤恨得牙痒痒,于是与江乙结成盟友,共同对抗昭奚恤。


《资治通鉴》的职场秘诀:职场空降兵的罪与罚

其次,老员工(领导)对空降兵的忌惮

职场空降兵到了新公司,未必就是CEO一把手,难免还会遇到强劲的对手(老员工或者同级别的领导)。一山不容二虎,这些对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职场空降兵有所忌惮,一朝天子一朝臣,来个空降兵,会不会抢饭碗,会不会落井下石?于是两方难免博弈,争取在大老板那里获得更多话语权。

昭奚恤不允许楚王引进山阳君,除了山阳君对楚国没有任何业绩贡献外,一定程度上也有防患于未然的意思。能在一个国家封君的(诸如战国四君子),水平自然不差,这位山阳君,历史上没有确切记载,只知道魏惠王封他为山阳君,通过昭奚恤不允许引进他,可以发现这位山阳君也不是吃素的。

昭奚恤是个厉害角色,应当不是那种嫉妒贤能之人,江乙能空降到楚国,就一定程度说明了这一点。江乙数次给自己穿小鞋,跟楚王打自己的小报告,昭奚恤都忍了,然而要联手山阳君,昭奚恤就不得不防了,毕竟后者不仅仅有一定威胁,还代表着竞争公司魏国。


《资治通鉴》的职场秘诀:职场空降兵的罪与罚

第三,大老板的平衡艺术

一家公司,永远不可能都是君子当道,也得有一些刺头的存在。如此才能互相制约,不至于一人独大。

楚宣王不是笨蛋,反而是同时代最杰出的君王之一(楚宣王对外采取了休兵息民的政策,一方面坚持休兵息民,保持实力,不轻易出击;另一方面则洞察形势,抓住有利时机,攻城略地,开拓疆域,使楚国在战国时期出现了最强盛的局面,为楚威王和楚怀王在后来的争霸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知道昭奚恤虽然是良臣,但毕竟军政大权在手,还是楚国贵族豪门,势力盘根错节。需要有人来节制他。而江乙,这位一流的毒舌大咖就是最好的选择。

节制,制约,平衡,历来是中国人最拿手的权术手段。尤其是帝王或企事业单位的大老板。

同时,平衡之术也是最危险的游戏,有时候火候掌握不到位,就会被反噬,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楚宣王在江乙和昭奚恤之间,把平衡之术玩得溜溜转。

江乙要的,都给。

江乙说的,都听。

昭奚恤不同意的,都允许。

昭奚恤不愿意的,都尊重。

两边都得到了又都没有得到。


《资治通鉴》的职场秘诀:职场空降兵的罪与罚

有时候还要在两人之间,透漏点小秘密。这不,楚宣王把江乙联手山阳君打给昭奚恤穿小鞋的事情告诉了昭奚恤。

楚宣王为什么要告诉昭奚恤呢?

告诉你了,说明我关心你,在乎你,没有偏袒一方。

告诉你了,会让你对我更忠诚。

即便不说,对方也是知道的,说了,占个先机,百利无一害。

昭奚恤不傻,他当然知道楚王为什么要告诉他。

于是昭奚恤说:“臣朝夕以事听命,而魏入吾君臣之间,臣大惧。臣非畏魏也。夫泄吾君臣之交,而天下信之,是其为人也近苦矣。夫苟不难为之外,岂忘为之内乎?臣之得罪无日矣。”王日:“寡人知之,大夫何患?”

首先说自己确实对江乙的所作所为感到恐惧害怕,然后点明江乙不过是一个外来的和尚,而且强调自己不是惧怕江乙的前公司(魏国),而是惧怕全天下都会相信自己和楚王的关系出了矛盾。并且指出,即便江乙再怎么陷害自己,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事不对人,光明磊落。

这样既打击了江乙,又让楚王放宽了心。一箭双雕。

《资治通鉴》的职场秘诀:职场空降兵的罪与罚

人在职场,官场,情场,商场,各种场合,都免不了要面临江乙和昭奚恤这般的处境。

想要洁身自好,置之事外,很难。

那么,就要谨慎再谨慎,不要贪婪而留下致命的把柄。也不要把自己的致命弱点暴露给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