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刻滿地名的竹竿

一根刻滿地名的竹竿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收藏著一根3尺多長、密密麻麻刻滿4省地名的竹竿,這件不尋常的文物,見證了支前民工運輸的艱辛,成為人民群眾支前的歷史縮影。

這根竹竿的主人,就是特等支前功臣、山東省萊陽市龍旺莊街道西陡山村人唐和恩。小竹竿和唐和恩的故事,要從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說起。

1948年,淮海戰役打響。這一年,唐和恩37歲。解放區人民和廣大民兵,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口號下,以高昂的革命熱情和不怕流血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支援人民解放軍作戰的事業中。

唐和恩帶頭報名,參加了支前小車運輸隊,編入萊東縣陶漳區運輸隊,並擔任運輸隊副指導員、黨支部組織委員兼第四小隊隊長。

臨行前,唐和恩斬釘截鐵地向組織保證:“解放軍打到哪裡,我們就支援到哪裡;前線需要什麼,我們就運送什麼。”他們和數百萬支前群眾一道,頂風冒雨,忍飢耐寒,日夜奔走在支前的道路上。遇上陰雨天氣,就把自己的蓑衣、棉衣脫下來,蓋在獨輪小推車上,寧願自己受淋挨凍,也決不讓軍需物資受半點損失。路上寧可自己捱餓,也不動一粒軍糧。遇到敵機空襲,唐和恩和隊員們首先想到的是設法隱蔽糧車,決不丟下小車不管。

在一次運糧途中,一條河攔住了去路。上級要求天黑以前要把糧食送到。眼看天色將晚,附近又沒有橋,為了保證把糧食按時送到,他們決定涉水過河。唐和恩第一個脫掉棉衣,扛起糧包就下了河,隊員們一看,都扛包抬車緊緊跟上。隆冬季節,寒氣逼人,河面上結著薄冰,齊胸深的河水冰冷刺骨,隊員們咬緊牙關,沒有一個退縮。大夥兒剛一上岸,還沒來得及穿衣服,就聽到遠處傳來敵機的聲音,大家迅速分散隱蔽,直到敵機飛走,才爬起來穿好衣服繼續趕路,終於按時把糧食送到了目的地。

唐和恩是個有心人,又是個推車的好把式,從老家出發時,他就隨身帶了一根3尺多長的小竹竿,白天用來支車,晚上用來探路,小小竹竿從未離開過他的身邊。

一天休息時,唐和恩端量著小竹竿心頭一亮,我要是把經過的地名都刻在這根竹竿上,不就可以記下支前都到過什麼地方嗎,以後還可以給後代講故事,那該多有意思啊。

唐和恩越想越覺得有理兒,他立刻行動起來,拿出隨身攜帶的小刀在小竹竿上刻下了第一個地名。從這兒以後,每到一個地方,他就在小竹竿上刻下這個地方的城鎮和鄉村的名子。

解放軍勢如破竹,支前大軍也車輪滾滾緊隨其後,把彈藥、糧食、水,還有饅頭等源源不斷地送到前線,送到將士們的手中。小竹竿上的地名也隨之越來越多,不知不覺,密密麻麻地連成了一片。

把這些地名按地理位置連接起來就是一條支前路線圖。從老家萊陽萬寨鄉出發,行程5000餘里,共刻下魯、豫、蘇、皖4省88個城鎮和鄉村的名稱,先後支援了濟南戰役、徐東戰役和淮海戰役。

小小竹竿,見證了膠東人民支援前線的光輝歷程,也是淮海戰役解放軍高歌猛進、國民黨軍節節敗退的歷史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