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繹”蓋蒂博物館名畫

疫情期間,全球的博物館、美術館相繼閉館。人們也不得不過起居家工作、隔離、防疫的生活。但是藝術從來不忘給身處陰霾的人們帶去一些明豔的色彩。

美國蓋蒂博物館上週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一項挑戰事項,參與者被要求用家中隨手可及的物品來重新演繹那些館藏的世界名作。活動發佈後跟貼者眾多,人們紛紛曬出自己的“花式”演繹。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自畫像,打呵欠》“Self-Portrait, Yawning”(1783年)和模仿者 (圖源:蓋蒂博物館社交媒體 下同)

不僅僅只是觀賞藝術品,而是要自己動手製作藝術品!這是洛杉磯蓋蒂博物館上週在社交媒體上發起的一項新挑戰,旨在幫助人們克服和緩解因COVID-19隔離帶來的困擾。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蓋蒂博物館發佈在社交媒體的挑戰事項和一些關於名作的演繹

“我們的挑戰是用你家裡的物品或人重現一件藝術品”。蓋蒂博物館3月25日在推特上發佈公告稱,參與者可以遵循以下這些指示:選擇你最喜愛的藝術品;在你家觸手可及的地方找到三樣物件;用這些物件重新創建藝術圖稿;分享給我們。

此舉也並非是蓋蒂博物館的首創,而是受到此前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MetTwinning challenge”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相似活動的啟發。在新冠疫情大爆發之前幾個月前,大都會博物館曾推出粉絲們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自己所扮演的名作中的角色照片的活動。不過蓋蒂博物館的這樣活動其改編模版都是要能從蓋蒂博物館的線上收藏中下載的。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MetTwinning challenge” (圖源:大都會博物館社交媒體)

該活動在社交平臺發佈後引起人們的廣泛響應,大家紛紛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和幽默搞怪才能,對世界名作進行一番重新演繹。比如,有人用自己的寵物狗代替名作中的野兔,重新演繹了漢斯·霍夫曼(Hans Hoffmann)的《森林裡的野兔》(“A Hare in the Forest)(1585年)。另一隻寵物狗的女主人在藝術家聖塞西莉亞(St. Cecilia’s)的《聖母子》(Madonna and Child)(1290–1295)畫作中扮演聖母,而她的寵物巧妙地再現了嬰兒耶穌的姿勢。一位身穿紅色雨披的男士則重新演繹了16世紀的畫作中讀《聖經》的聖傑羅姆(Saint Jerome),那神情和姿態真的是惟妙惟肖。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一位身穿紅色雨披的男士重新演繹了16世紀的畫作《聖傑羅姆在閱讀》(Saint Jerome reading)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蓋蒂博物館藏大理石雕及其模仿者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參與者用兩瓶酒和一瓶胡椒粉(下圖)重建了透納畫作《現代羅馬-凡西諾廣場》(上圖)中的羅馬建築立面遺蹟

一些是利用周邊的物品進行演繹活動,也不得不令人歎服。比如一位參與者用兩瓶酒和一瓶胡椒粉重建了透納(J. M. W. Turner )1839年的畫作《現代羅馬-凡西諾廣場》(Modern Rome – Campo Vaccino)中的羅馬建築立面遺蹟。另一位參與者用鞋子,衣服,手套和其他物品重新制作了愛德華·蒙克(Edvard Much)的《吶喊》(The Scream)(1893年)。還有一位參與者使用超市中的金槍魚罐頭,橄欖油和奶酪對一副靜物畫“Still Life with Fish, Vegetables, Gougères, Pots, and Cruets on a Table”進行了極簡主義的現代闡釋。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藏品及其演繹作品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藏品及其演繹作品

不過類似的挑戰活動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支持者認為“這很好,很幽默,很有趣”,“可以分散疫情期間人們的注意力,緩解人們的焦慮”。也有人在蓋蒂博物館的社交賬號下面留言,表達了對重新演繹宗教肖像圖畫的反感,“這種比較可能會令天主教國家許多正在絕望中與流行病作鬥爭的人感到冒犯和傷害”。

触手可及的物品,“花式演绎”盖蒂博物馆名画

蒙德里安作品(上圖)及其演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