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第一霸,名字有點可愛

春秋的諸侯國見於經傳的有170多個,但歷史較祥,會盟征伐可考的只有幾十個。周氏東遷的最初一百年間,以鄭宋兩國為中心互相攻佔。其中鄭國君主莊王能力出眾,但因國土面積小又處於宋衛等國的包圍圈裡,還與王畿相鄰終不能稱霸。所謂霸主即要擔負起維護諸侯之間秩序的責任。霸主是在鄭莊王死後才出現的,莊公死後齊、晉、秦、楚嶄露頭角,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開始出現。

春秋五霸第一霸,名字有點可愛

霸業的成就總歸是要基於前人的基業,齊桓公的父親僖公在當時已經是一位“小霸”,公元前698年僖公去世,子襄公繼位,襄公態度強硬、政令無償又行為淫亂。於公元前686年被堂弟無知殺掉並取而代之。次年齊人又殺無知,之後齊國大亂。

襄公有兩個弟弟,長弟公子糾,次弟公子小白,小白在襄公在時投奔莒國,糾在襄公被試時投奔魯國,當時管仲、忽召輔佐糾;鮑叔牙輔佐小白。無知被殺時,兩人返國,但小白先入齊而先繼位,是為桓公,桓公讓魯國殺掉公子糾,召忽以身殉職,管仲則經鮑叔牙推薦,被桓公堪以重用。

桓公是真正完成“尊王”“襄夷”這個任務的人。

春秋五霸第一霸,名字有點可愛

公元前681年,桓公先平定宋國內亂再兩會諸侯於鄄,從此奠定霸主之位,桓公確是不可多得的治世能人,齊桓公先是北伐戎狄以救燕,而後多次抗狄救邢、衛等國,後是阻止楚人北上,齊桓公於公元前656年率齊、魯、宋、陳等八國聯軍以抗楚,才有之後的召陵之盟,終桓公之世,楚國不能得志於中原。值得一提的是,桓公在位最後一件大事是王子帶召戎人入周,桓公命管仲平之。


春秋五霸第一霸,名字有點可愛


下期預告,春秋五霸第二霸,看晉文公獨立勤王,千古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