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性》:你對權力的渴望越強烈,你的社會感就越低。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得·弗洛伊德的大名想必如雷貫耳,他所著的《夢的解析》被其本人描述為“理解潛意識心理過程”的捷徑,對於對此一知半解的人而言,這本書從科學角度確認了“解夢”的可能性——這當然是某種謬誤,不過是諸多借此充當門面的牛鬼蛇神糊弄大眾的手段。儘管弗洛伊德在心理學方面的成就被歪曲至如此地步,幾乎令人啼笑皆非,也不得不承認這番理論實在極有大眾市場,多年來(以歪曲的方式)經久不衰。

與弗洛伊德相比,同時代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名聲實在不夠響亮,中間可能差了一千個武志紅和李松蔚。

令人意外得是近年來阿德勒心理學隱隱有燎原之勢,不少文章或隱晦或直接地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內容——同樣是以大眾容易理解卻有所歪曲的形式——讓人想感嘆真是風水輪流轉,就像《資本論》在美國這片自由的土地上的銷量能於2016年出人意料地大漲一樣。

拋開種種不提,能在市場上獲取一席之地的學說必然是其與時代有了契合之處,讓讀者產生了共鳴。

從各種教人出人頭地的厚黑學到成功學,最後人們發現,沒有屢試不爽的萬能法則,只有老話太陽底下無新事,“歷史給我們的唯一教訓就是我們不會從歷史上吸取任何教訓”(黑格爾)。所幸,從刀耕火種到探索火星,科技鉅變而人類的變化並不大,尤其是關於人性的部分。

——這讓阿德勒的經典著作《理解人性》在百年後也依然頗有含金量,值得一讀。

《理解人性》:你對權力的渴望越強烈,你的社會感就越低。

阿德勒是一位非常強調社會因素對人格影響的心理學家,這一點是他與弗洛伊德最大的分歧。

縱覽《理解人性》這本書,可以明確本書的主題圍繞著“社會感”和“對權力的追求”兩個概念展開,在此之上則是對“心靈”的全新定義,一舉推翻了大眾對心靈所懷有的美妙的幻想。

在阿德勒的理論中,心靈因為深切又永存的不安感不斷為我們提供原始的驅動力,即使自身並未意識到這一點。心靈的活動都是因為我們嚮往著某個目標,或許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許是某種思想境界。

這一點不難理解,有時我們能隱約感受到那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力量在推動我們往一個明確的方向前進,有時我們違逆了心靈的呼喚便覺得渾身不自在。

心靈活動的社會性,推演出社會感的概念。

1 所謂社會感

阿德勒認為,人生活於社會之中,不是人類刻意要以這種方式生活,而是這種方式恰恰最為合適。因此而誕生的用於衡量一個人的概念即是“社會感”,與之對應的則是“對個人權力和優越感的追求”。

從普遍的意義來說,社會感可以宏大到為整個社會受益而不惜犧牲自我,也可以微小到日常生活中關心他人的感受。事實上,這其實是一件事情,只是社會感的強弱有所區別。

由此,“對個人權力和優越感的追求”作為社會感的反面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理解人性》中,阿德勒明確指出上述二者是此消彼長、互相對立的關係。

一個人越是關心自己的得失、自己的權力和優越感的強弱,便越是缺乏社會感。毫無疑問,阿德勒認為社會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要條件,對權力和優越感的追求則應該引以批判的態度。

阿德勒對於人的價值的考量,也建立在這兩種概念之上。社會感的具體指標則是個人的所作所為是否對社會有益,社會感的強弱程度與個人的價值息息相關。

對於這一理論,工業化發達的現代生活似乎能提出有力的反駁。以家裡蹲為例,將自己封閉於房間之內,不外出工作也不與他人打交道的現象屢見不鮮。宅男、宅女的概念更是已經擺脫了汙名,甚至因為迎合了不願困囿於無意義社交的需求而變成了另一種堪稱時尚的標籤。

社會感這一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密切相關的概念,似乎已經不合時宜。

然而,不管是家裡蹲還是眾多宅男宅女,實際上反而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如魚得水的絕佳例證。

關於這一點,剛剛經歷過大規模封禁的人們應當深有體會。年初嚴重疫情和春節放假雙重作用導致的快遞、外賣停送,以及其他各項日常服務的長時間停業(例如小賣部、健身房、KTV),都讓人深刻意識到自己的生活無意間與多少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工業化讓人們的交流變得高效便捷,例如點外賣,只需在商家的預設內容中選擇並買單,之後耐心等待配送即可,並不需要你來我往地溝通。雖然許多人認為互聯網拉開了人和人之間的聯繫,遠不如曾經鄰里鄰居互通有無有感情,但是隻要想一想如今我們一生中要與多少人打交道,便會明白提高交流的效率是心理和技術上必然的選擇。

從這一點而言,阿德勒強調的社會感反而越發重要了,因為比起前人,我們已經更深入地成為了社會的一分子——我們高度依賴於社會,我們的生活不管看起來多麼遺世獨立,都是社會這一集合合乎情理的一部分。

《理解人性》:你對權力的渴望越強烈,你的社會感就越低。

2 關於兒童和女性的心理學

得益於“原生家庭”這一概念及相關問題的火熱,大眾已經接受了一個人幼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會對其一生產生影響的理論。

從阿德勒的角度來看這一理論,其表述是任何一種心理學上的問題都應當存在一個源頭,並且與大眾相信的來自於遺傳不同,阿德勒認為成年人的主要性格特徵塑造於嬰兒期,即人已產生知覺能力的最早時期。要切實地解決問題,就要儘可能尋找最早引發症狀的源頭,其餘不過是治標不治本。正因為如此,阿德勒非常關注幼兒的心理發展狀況。

在《理解人性》中,阿德勒在第一部分“人的行為”裡用一整章闡述兒童與社會的主題,在其餘部分也經常提及兒童的各種反應和例子。考慮到關於兒童的心理學多半見於育兒類內容,且總是以成年人高高在上審視的目光來注視兒童的言行舉止,阿德勒這番幾近與兒童“平起平坐”的科學闡述帶來了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不難想象,阿德勒並不認為人長大後就會與幼年的自己大相徑庭,除開學識、財富等外在,更核心的人性很難發生改變。

成年人或許可以有意識地糾正某些行為,改變某些觀念,也會不知不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然而這依然是非常表面的,這些行為、思想背後連當事人都無法察覺的部分才是阿德勒認為早已確定並很難有所變化的特質。

《理解人性》:你對權力的渴望越強烈,你的社會感就越低。

我們有句俗語是“三歲看到老”,它多半也是來源於對於兒童的觀察。可以說,成人在漫長的生命中所持有的許多態度都來自於幼年,甚至是嬰兒時期。

一些父母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我的一位朋友冒著把女兒慣壞的風險對她的呼喚有求必應,誰也不能準確理解這個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到底是因為什麼發脾氣或者哭鼻子,但是為了給她充分的安全感,做父母的隨時隨地是一副堅定支持她的模樣,而沒有去評價她的要求是否合理。

這並不是因為這對夫婦認為跟小寶寶講不清道理,而是他們想盡可能培養起孩子的安全感,讓“爸媽永遠是你的後盾”這個概念從一開始就深深根植於女兒心中。

與兒童這部分的內容相同,關於女性的部分也著重用一個章節來進行闡述。

在第七章“性別”中,阿德勒對於兩種性別並沒有給予相同的關注度。這是因為女性的心理學受到更多的社會因素影響,在男權社會有意無意地壓制下,女性的心理與男性截然不同。

阿德勒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所有的制度、傳統觀念、法律、道德以及習俗均證明了以下事實,即由享有特權的男性決定並維護著所有的這一切,就是為了可以繼續保持其高高在上的支配地位”

這一點不僅影響著成年女性,而且影響著所有兒童。

人類對於權力和優越感的追逐鐫刻在基因裡,兒童時期自然也不例外。耳濡目染之下,兒童逐漸以擁有男性特質為榮,以擁有女性特質為恥,除非這種女性特質本來就是取悅男性的,例如溫順。這是兒童的本能,我們不能加以苛責。

不過同樣的情況在成人世界裡也一再上演。縱覽商界的明星企業家,暫且不提男女數量對比懸殊,單看鳳毛麟角的知名女性企業家,她們為人所稱道的那些優秀品質也更容易讓人聯想起男性,因而常常遭遇這般不知所謂的惡評:“簡直沒有女人味兒!”以及“簡直不像個女人!”

至於在新聞報道中特意突出女性的性別,用諸如“女司機”“女博士”等吸引眼球,簡直是數不勝數,多到幾乎令人麻木。

阿德勒對於這些現象進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由於他是一位早已作古的男性,這樣的聲音對於當今的女性更為重要——本應更為保守、封建的舊時代男性,卻堅定站在男女平權(目前的環境下“男女平權”幾乎等於“女權”)的一邊,令人震動不已。

《理解人性》:你對權力的渴望越強烈,你的社會感就越低。

3 性格的科學

如果說《理解人性》的第一部分“人的行為”較為抽象,那第二部分“性格的科學”就是真的通俗易懂。

不必去為第一章性格的本質和起源等內容苦思冥想,只要結合剩餘部分,自然可以融會貫通。

或許是由於人更容易感知到正面性格特徵,同時佔據不少精力的是帶來諸多煩惱的負面性格特徵,所以這部分多數列舉後者。

確實,正面的性格特徵對於人的吸引力不言自明,就像昆蟲嚮往燈火的光明一般,而負面的性格特徵常常令我們苦惱萬分,消耗著我們寶貴的生命,比起研究前者,認清並解決後者帶來的問題更為重要。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別列舉了“攻擊型性格特徵”和“非攻擊型性格特徵”。對於前者,看到虛榮和野心、嫉恨、嫉妒等小標題便知道,這一章的內容聚焦於種種指向他人的負面性格特徵;對於後者,避世、焦慮、懦弱等顯然都是指向自我的負面性格特徵。

第四章列舉了一些其他的性格特徵,有些乍看似乎並不值得單列其中,例如孩子氣、學究氣和堅持原則、專橫霸道、厄運,這是因為阿德勒根據自身行醫的經驗所採取這種分類形式,可以推測出這是他在職業生涯中遇見頻率極高的幾種類型,同樣應當引起讀者的重視。

第五章又從情感和情緒的角度進行了一番討論。

阿德勒將情感分為分離性情感和結合性情感,前者包括憤怒、悲傷、情感濫用(指的是濫用情感這一手段背後的情感)、嫌惡、恐懼和不安,後者包括快樂、同情和謙虛。

我們必須明白,實際生活中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阿德勒所列舉的這些內容。顯然他並沒有嘗試將每一種可能的情形都囊括其中,而是挑選了其中最有代表性、最有普遍意義的內容。並且如同性格特徵的部分一樣,情感和情緒這一章依然是對負面情感的闡述多過正面,想必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有意思的是,阿德勒認為謙虛是“一種集結合性和分離性於一身的情感,是社會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前面的內容中他提到謙虛有時也是一種追求權力和優越感的手段,不禁讓人想起“過分謙虛便是驕傲”的老話。

從阿德勒對於“謙虛”這一情感的描述,我們可以體會到所謂分離性情感和結合性情感的含義如下:前者容易令人從心理上遠離社會,後者則相反。換句話說,前者減弱個體與他人之間心靈上的聯繫,後者則起到加強的作用。

《理解人性》:你對權力的渴望越強烈,你的社會感就越低。

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並非一本《理解人性》便能概括,這只是他卓越成就中的冰山一角。可以預測,今後的一段時間內阿德勒的名號依然跟在弗洛伊德後面,不過對於讀者而言,兩位心理學巨擘的爭論我們無法判斷孰是孰非,作為芸芸眾生的一員,不妨兼聽兼信,取其合心的部分為己所用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