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世界各地植樹節都長啥樣,你真的瞭解植樹節嗎?

植樹節

植樹節簡單來說就是一大邦人(現在是所有人)在全世界搞倡議,說些愛護樹木人人有責啊,共建綠色家園啊等等這樣的話,在這一天大家都會擼起袖子植樹造林,反正種幾棵都叫種,那就奧裡給兄弟們幹就完了。按時間分,小的叫植樹日,再大一點叫植樹周,最大叫植樹月這些傢伙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國際植樹節”。活動目的是激發人們的愛林情懷與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一些林學家(就是研究林子的)於1915年倡出,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植樹節與國民黨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相沖突於是決定將植樹節日期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三十年後的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很重要的會議)第六次會議鄭重地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看來當時的環境很不容樂觀。

中文名:植樹節

英文名:Arbor Day

別稱:栽樹日(近義詞而已嗎)

節日時間:3月12日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記住沒有中國兩字!!!!)

流行地區:世界

節日起源

中國陝西西安(陝西可謂是連年黃沙不斷,風沙極盛。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沒樹,沒樹還是沒樹,so缺啥補啥理所應當嗎,而且我們會驚奇的發現大部分植樹奇人都在陝西一帶。)

節日活動

人多力量大,快快以一起來宣傳森林效益。一起植樹造林吧

節日意義

留綠水青山,讓環境更好。

設立機構

國家(單位)

設定時間

1979年2月23日

起源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只不過叫法和寓意不同而已。最早的植樹是由韋孝寬(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武力值爆表,而且非常有腦子。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資治通鑑》(砸缸的司馬光寫的那本)所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封雍州刺史)於1400多年前與陝西發起的。韋孝寬命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繁有土臺(就是里程碑,簡稱路標,用來測距離。)的地方一律改給我種一棵槐樹,正好一舉兩得,在避免了土臺的一些BUG

,(例如這東西保質期不好,不管是來個風吹日曬,還是來個雨水沖刷都會壞。一壞就要修,一修就要錢和人,如果是一次的話徵點勞役,花點時,費點力,最後在從國庫裡開點錢補貼一下就罷了。可是他經常壞。所以愛觀察的韋孝寬發現了這一點)還能成為一個遮風(不知道擋不擋雨)與休息的好地方,真可謂是實打實的良心。而且從此以後陝西的人民群眾都很喜歡槐樹。槐樹已變成了陝西市的市樹。

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沒有綠林只有風沙。人民受不了了。終於在1872年,一個叫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的農學家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搞植樹節,讓大傢伙們有規劃的進行種樹。當時內布拉斯加州農業局毫不猶豫採納了這一提議,州長大人發話宣佈每年4月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決定做出後,立刻說明了人民的力量是無盡的這一道理,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植樹6億棵,竟然使得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旱地變成了綠林。為了表揚一下那個提意見的莫爾頓,1885年州議會正式拍板規定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就是植樹節了,並放假一天(為神馬中國不放假)。同時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倆小屁孩在開開心心的種樹。

美國,植樹節是各州管個州,中央管不著。但是全都在4,5月份舉行大大小小的活動(主要是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植樹部隊。),各州有固定日期,也有州長或州政府臨時看心情決定植樹節日期。(例如,羅德艾蘭州說我們州的人民都在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植樹節,然後在放假一天。)

現在老美1/3的的地盤是林子,這也多虧了植樹節。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德斯教授對一棵樹的生態價值進行計算:

一棵50年樹齡的樹,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汙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總之就是兩個字“牛逼”。


植樹大事件(年表)

1912年5月孫中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

1914年11月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因為以前就有過先例)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都要給我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一起植樹。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儀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28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舊曆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

1956年,毛爺爺喊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要在12年內做到“荒地荒山沒有,是塊地就有樹。”的高超目標。

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197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

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一定要記住這),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老家。在他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孫中山17歲時從美國檀香山帶回,親手栽種的一棵檀香山的酸豆樹這是1883他栽下的距今已有百年。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同志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做好了大大的表率。。

1984年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範疇。

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門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現在這郵票可值了老錢了。

2019年3月11日,中國植樹節設立40週年暨首枚植樹節紀念郵票發佈儀式在京舉行。發佈的首枚“中國植樹節”紀念郵票1套1枚,面值1.20元。不知道大家去沒去?

植樹主題

2009年的植樹節主題是: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2010年的植樹節主題是:與大樹在一起。

2011年的植樹節主題是: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

2012年的植樹節主題是:義務植樹共建綠色和諧家園,植綠護綠共創省示範文明城市。

2013年的植樹節主題是:深入開展造林綠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4年的植樹節主題是:擁抱春天,播種綠色。

2015年的植樹節主題是:美化環境,清新空氣。

2016年的植樹節主題是:許美好願望、獻綠色愛心。

2017年的植樹節主題是:“氣候、人類、社會”

2018年的植樹節主題是: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中國。

標語

1.三月十二植樹節,大家都來種小樹,一棵二棵三四棵,種下之後施施肥,小樹才能變大樹,人人都來動動手,綠化地球靠大家。

2.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3.植樹在當代,得宜在下代。

4.樹木棵棵種,綠樹點點陰。

5.一棵兩棵三棵,棵棵皆成棟樑材。

6.千重林山真寶庫;萬頃綠海活銀行。

7.年年植樹樹成蔭,代代造林林成森。

8.萬里長城抵禦外敵,綠色長城造福人類。

9.雙木成林染盡山河,獨苗雖綠怎抵風沙。

10.多植樹,廣造林、現在人養樹,日後樹養人。

植樹節節徽

植樹節:世界各地植樹節都長啥樣,你真的瞭解植樹節嗎?

1.樹形,表示大家有義務植樹3至5棵,點滴執行,綠化祖國。(看看你做到了沒)

2."中國植樹節"和"3.12"俺年年都植樹,俺的決心就是這麼堅韌。

3.五棵樹(這也是一個地名)可意為"森林",連接外圈,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所有國家都在植樹

巴西實打實的林樹國家,熱帶雨林亞馬孫森林的一半多都在巴西境內,儘管一半都是樹林,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樹造林。(但是人家也用哪些資源)

為了對抗全球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6年11月8日在內羅畢發起“一起來為地球植樹10億棵。“

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都有不同所以過法與稱呼也不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但都有一個目的就是植樹。


全年12個月,每月都會有國家歡度植樹節:

國家

朝鮮

4月6日

從1947年起,每年4月6日為全國植樹節,4月和10月為植樹月。各道郡又按氣候各自規定植樹周。

泰國

9月24日

與國慶節同一天。

緬甸

6月

政府決定自1954年6月開始,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

菲律賓

9月第二個星期六

1947年法令規定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印度尼西亞

12月19-24日

1960年開始,每年舉行全國植樹周活動,1981年12月17日蘇哈托總統主持全國21屆植樹造林周開幕式。

巴基斯坦

8月4日

1949年開始定8月4日為全國植樹節。

印度

7月第一週

1950年7月舉行第一次全國植樹節活動,1951年以後定每年7月第一週為植樹節。

伊拉克

3月6日

敘利亞

12月最後一個星期四

1952年法令規定。

黎巴嫩

12月第一週

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規定了植樹節。後來定12月第一週為植樹節。

約旦

1月15日

林業部定每年1月15日為全國植樹節。

阿拉伯也門共和國

3月6日

阿爾及利亞

造林季節的

每個星期五

政府規定每年造林季節的每個星期五為義務植樹日。1980至1981年56萬志願者植樹1200萬株。

土耳其

1937年2月通過法令建立全國植樹節。

澳大利亞

5月第一個星期五

新西蘭

8月第一個星期三

埃及

9-11月

1980年開始規定9至11月為植樹節。

突尼斯

11月18日

塞內加爾

8月上旬至

10月中旬

每年雨季以後開始全國植樹活動,政府號召"一人一棵樹"、"一村一公頃林"活動,持續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樹節最長的國家。

南斯拉夫

秋季

1947年以來,春天舉行"森林節"活動,秋天舉行"造林周"活動,日期因地而異。

希臘

秋季

每年仲秋時節或秋末,造林季節開始時舉行植樹節。

意大利

11月21日

始於1899年。

西班牙

2月1日

上世紀末開始舉行植樹節,馬德里市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週作為"植樹周"。

英國

11月6-12日

1977年開始,每年11月6至12日在全國開展植樹周運動。

愛爾蘭

3月17日

1934年至1938年曾由教育部會同土地部安排學校進行植樹節活動。1939年中斷。1950年由愛爾蘭樹木協會發起恢復植樹節活動。定每年3月17日為植樹節。

法國

3月31日

1977年經共和國總統創議,規定每年3月31日為樹木日,3月為綠化月。

捷克斯洛伐克

春季

哥倫比亞

10月12日

厄瓜多爾

10月12日

1920年6月7日政府頒佈的行政法規規定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

委內瑞拉

5月23日

1905年4月通過法令,規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玻利維亞

8月20日

1939年頒佈法令,定於8月20日為國家的植樹日。

阿根廷

1940年用法律形式規定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但具體時間全國各地不統一。

中國網絡植樹節

中國網絡植樹節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大家可以在網上再不用種樹的情況捐贈樹木。

2009年7月14日上午,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甘肅省計劃生育協會、甘肅省治理荒漠化基金會、雷勵青年發展計劃與東南衛視聯合主辦的2009"首屆中國網絡植樹節-雷勵中國甘肅遠征"出征儀式在蘭州黃河母親河邊正式啟動。

外國植樹

幾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項法律,規定夫妻結婚,必須先種植油橄欖樹70株。

日本鹿兒島等一些地區也有新婚夫婦要植樹的規定,樹旁立碑寫明姓名和婚期,植後50年才能砍,這時植樹夫婦可舉行結婚50週年慶祝活動。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法令條文規定,第一次結婚要種樹2棵,離婚的要種5棵;第二次結婚必須種樹3棵,否則我就不給你登記。

添車種樹,在日本有一項奇葩的規定,凡是私人買汽車,必須種樹。(因為樹木消音,吸汙)

添丁種樹,在非洲坦桑尼亞的許多地方誰家生了孩子,就把胎盤埋在門外的土 地裡,並在那裡種樹,希望孩子像樹一樣,茁壯成長。

家庭樹,波蘭的一些地方規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樹3株,稱之為"家庭樹"。

樹木銀行,為了防止建築工程毀壞樹木,日本開辦了"樹木銀行"。凡施工單位,必須把清理場地挖出來的帶根樹木及時存入"樹木銀行",在工程結束後,該單位必須及時把樹木取出來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綠化面積。

求愛樹,在德國的波恩市,每年的植樹季節,小夥送給姑娘一棵精心挑選的白樺樹苗,親手把它栽好,以表愛慕,人們稱之為"求愛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