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两性关系里的权力之争,助你把婚姻关系经营好

我和老公是同学,婚后老公为了保证我的生活质量,请了保姆,我则做起了全职太太,只需要备孕生娃,当时我们感情很好,很快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在大多数眼里,我的生活无比幸福,老公也十分宠我,所以婚后2年,我又怀孕了。

此时我们住的房子是100平,如果再添一个宝宝,很拥挤了,我就提议换房子,老公和公婆,都满口答应了,可等第二个孩子出生后,换房子的事,我提出老公不同意了,说是没必要。后来我越来越焦急,如果以后2个孩子挤在一间房里住不利于成长。我又再次提出换房的事,老公的回复依然是否定,我一气之下去找婆婆借钱,婆婆拒绝的理由是,这事让我儿子来跟我说。

过了一年,我再提出换房子,我主动找老公深谈了一次,我们婚后是老公管钱,我没有财政大权,但是这次老公告诉我,结婚到现在,我们的小家庭欠债60万。我自责,不该过奢侈的生活,当了好多年的全职太太,我决定出去上班.

第二天我跟老公提出上班的事,老公回复我”你知不知有多少女人羡慕你吃好、穿好,不操心,你上什么班啊?“我想了几天,如果我出去上几年班,老公把债务还清了,我再回来当全职太太。老公依然不同意,我受不了了。这样欠债消费的日子,我不能接受,我从来不是这样的。我想先上班吧,我也是为了这个家,他不会真跟我生气的。

第二天,就开启了。一个全职太太命运的改变了,我上班后,关于孩子的事,我依然照旧,虽然家里有保姆,但是保姆只负责家务,孩子所有事情从出生起都必须是我亲力亲为,这是老公定的规矩。我上班了,老公一天比一天冷漠了,这种气氛让我太难受了,有一段时间,我工作有一个晋升机会,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从一个小职员晋升成了主管。我很高兴,我很想跟老公分享这个事,回到家,他依然把我当空气。

现在我的工作也稳定了,孩子我也管着,我还是想缓解一下夫妻关系。我想了好多办法,我示弱,我认错,但是每次只管2天,到了第3天,老公的脸又变成扑克脸……我实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了,我不就是上个班吗?我怎么就该斩立决呢?我质疑过我自已?我私下找朋友评论我自已的优缺点?大多数人对我评价:漂亮、知性、高情商,我自问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糟糕的女人。

我决定再次主动和好,当天晚上,我把孩子哄睡着了,我就主动躺在了老公的房间,当天晚上我们在一起,第二天老公主动和我说话,我以为以前的不快,可以烟消云散了。但是,很快他又对我冷爆力了,我实在受不了了,我主动找老公深谈。我提出我的想法,我先上几年班,等你把债还了,我就辞职回家照顾孩子。老公的回复是“别啊,你不上班,我可养不起了,班你得好好上,孩子你也得尽个母亲的责任带好。”

“我不知道,我现在是不是该结束这样的婚姻了,我很想搬出去,用行为告诉他,你娶个女人不要用来精神折磨的。就在前天,我选择了微信的方式,提出了分手,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分手可以不伤到孩子,他没有回复我。我到现在还找不到问题在哪,为什么,突然之间,丈夫态度就大变了呢?

了解两性关系里的权力之争,助你把婚姻关系经营好

以上是我们群内一个姐妹的案例,我们来深入探究一下:

结婚以后,妻子就在丈夫的要求下,开始做家庭主妇。虽然,她消费不低,一年花十几万,都是丈夫出钱,给她买高档消费品,吃进口水果,出国旅游,但,作为妻子,她完全不掌握丈夫的财务状况,这是第一个不正常的地方。也就是说,虽然,妻子在家生活不错,但所有的花销都需要管丈夫要钱,丈夫对她好的时候,给得畅快,后面,一旦不按照丈夫的要求来了,他就直接用经济来卡妻子了。其中有一个细节,妻子第一次提换房子的时候,丈夫和婆婆是满口答应的。后来,再提,他们就不搭话了。如果,丈夫对于买房子的决定的改变,是出于自己的财务状况,那么从这里看,他和婆婆都完全没有跟妻子商量的样子。

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在转折之前,妻子就是个傻白甜,生活在丈夫营造的城堡里,完全不管窗外事。如果重男轻女,那么男人就存着换老婆的心了,但他们后来还是相处了很久,通过一些迹象看,应该有这方面原因,也就是说,男人的债务让他无力换房,同时两个女儿,让他觉得没有必要换房。但是这时,妻子的提议,让他觉得权利受到了挑战。

我们在两性相处时,有个很常见的现象,一旦我们感觉自己受到了挑战,那么两个人就是对抗的状态。很多时候,两个人并不是从对两个人好的角度去考虑,而是从对抗的角度去考虑,也就是说,一旦对抗产生,就会出现,“我就是不想让你得意”的情绪出现。那么这个案例里,丈夫也是这种,他在过往的生活中,一直是以主宰者的姿态出现的。他安排了她的所有生活,虽然给她买包买高档衣服,却要求她按照他要求的风格去打扮自己,这说明,他是一个控制性极强的人,而妻子是一个喜欢妥协,并且,并不会特别在意这些的人。而一旦妻子有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识,就相当于破坏了他的掌控性,彻底的转折,来自于妻子出去上班。妻子告诉丈夫几次,她要出去上班,丈夫都不同意,然后妻子自己去面试,要去上班了,告诉了丈夫。从此丈夫开始了冷暴力。

婚前是什么样子呢?

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必然会有权利的较量,关于婚后如何生活的问题,婚前他们必然是谈论过的,女方并没有对男人的画地为牢提高警惕,也就是说,在婚前,她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没有提高自己的甄别性。她幻想,她无论是做全职太太,还是出去上班,她老公都会支持她。必然,婚前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妻子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男人的三观里,女人就该像个宠物一样圈养。这个案例里,还好,最后男人只是用卡住经济来试图刺激女人,而女人自己的事业也发展得很好,男人是卡不住了。但长达两年的冷暴力对人的摧残也是很重的,幸亏她还有事业。

所以,这是一个三观不同的家庭,改起来相当难,虽然两个女儿,但劝分。那么,我们刚才讲到,妻子在婚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两人MBA同学,很快相恋,着急结婚,结婚后立马要孩子。怕是在很多三观问题上并没有很好地沟通,比如,吵架以后的沟通方式、对于人生目标的规划,财务的规划,孩子的规划,老人的规划,也就是以后家庭责任的承担模式。事实证明,就算是全职太太,也得做一个明白的全职太太。

婚前的沟通,是为了把一些比较好显现的不同点,筛出来尝试去解决。婚前,建议是把能掏出的问题,都显现出来,两人在感情浓的时候,把解决问题的途径打通,找出最好的沟通方式。婚后,还会遇到更多的复杂的问题,再去不断精进解决矛盾的方法,而不应该,为了维持荷尔蒙的浓度,而去回避很多问题。刚才讲到,两个人之间的权力之争,大家感觉,两个人之间,有没有权力之争?这其实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是一项从关系一开始,就应该去注意的问题。

权力的转换,从何而来?

为什么我们一开始有,而后来没有了?两个人刚开始在一起,都是浓情蜜意,甚至男求女,为什么,很多关系慢慢就成了女求男了呢?还有很多女生,单身的时候过得挺好,怎么一有了男朋友,就框架全无呢?大家来想想,是为什么呢?我们,是从哪个节点上,慢慢失去了权力呢?有了亲密关系,算一个,因为很多女人,都觉得,发生关系,他就得对我负责,我这辈子就跟他在一起了,就没想着换。压根儿,就没这根弦了。其实,一旦想着,这辈子就这个男人了,是不是就把自己的筛选性给主动扔掉了呢?

了解两性关系里的权力之争,助你把婚姻关系经营好

其实,我们即使在婚后,也有筛选性,不是吗?这个想法,来源于哪里呢?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对吗?男人,自古,三妻四妾。这也是一个点,没有价值,就没有发言权。那么先来补充一下,刚才的点。传统思想里男人对于婚姻的看法是如何的呢?一夫一妻制的制度,是不是建国后才开始的呢?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的清宫剧,在播如何争宠。传统思想里,男人打天下,女人围着男人转。而且,是几个女人围着一个男人转。

家庭是女人的责任,事业是男人的责任。家庭出了问题,一定是女人有问题。大家一开始,是不是也被这样的观念绑架了呢?而同样,一个家庭生活水平不高,大家都会谴责男人不会挣钱,却并不会谴责女人。这就是传统观念和现代现实相悖的地方。现实是,社会在要求女人也必须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同时,却没有要求男人在家庭里有相应的付出。我导师说,教会男人在家庭里付出,并且知道疼人,中国社会差不多还得发展200年。我们只能呼吁有儿子的妈妈们,多去教育自己的儿子,家庭也是他责任的一部分。

说回权力的斗争这种传统思想,让女人们普遍抱着从一而终的想法,于是在确认关系以后,特别是婚后,一心把精力用来了经营家庭上面的女人,为这个家庭,付出良多。为了家庭的稳固和发展,操碎了心,而很多男人,却并没有付出多少。这样,在遭遇家庭权力斗争的时候,谁更珍惜这个家呢?谁更离不开呢?继续,当我们一味想为了家庭付出自己的青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权利斗争里输了。而,当我们为了保障这段关系平稳发展,而去迎合对方的时候,就更加低位了。最终,慢慢,失去了自我的个性,和成长的路径。

我们在与对方沟通时,提出自己的方案和建议的时候,腰板也并不是直的,因为如果对方拒绝,我们能挺直腰板说,这事儿我一定要办吗?我们能够非常有底气地,去不带敌意地坚持吗?“不带敌意地坚持”是另一个行为术语,当我们把这段关系看得很重的时候,也就,被对方“吃定”了。

再讲权力,就难了。这,又回到了平衡价格论,需求直接决定了价格,需求低,在对方眼里价格高,需求高,在对方眼里价格低。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在讲,“关注自我”。无论我们是否在一段关系里,都要记得,我,放在第一位,我们,放在第二位。

当我们关注自我的时候,我们再做什么,提升自我的价值,对不对?把握付出的度就可以,平衡付出这个度,可以这样描述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自己。那么这个度,就是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比如,我们关心他,爱他,是因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付出的快乐,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的。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无论我们付出多少,我们也不会心存怨念,不会心里不平衡。我们也可以随时抽离,但当我们付出,是为了别人时,比如为了让他也这样做,为了让他看到我们的付出,为了让他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事,甚至为了获得道德制高点,那么,当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时,就会怨气倍增。所以,这个度,不是说,要对半分。而是,行为的出发点,是不是从自己出发,是不是为了自己而做。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问我,丈夫出轨了,我要怎么跟他相处呢?我说,一切以对自己有利为原则。这样,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再抱怨当对方抱着为了我们而付出的念头的时候,当分手时,就很容易出现极端思想,不甘心。就像大家以前经常出现的状态,我付出了十几年的感情,你竟然说走就走,我不甘心。为什么不甘心?如果我们付出,就是为了自己高兴的话,就不会有不甘心,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们付出时,是带了求回报的想法,我们付出的同时,要求他也这样爱我们,或者对家庭忠诚。

了解两性关系里的权力之争,助你把婚姻关系经营好

我们改变不了一个人,但能影响一个人。

就像刚才说的对抗,当我们卸下对抗,大概率,对方也会卸下对抗。还记得女神的表白和女屌丝的表白那节课吗?当我们抱着只为自己开心的目的,去跟对方接触时,当我们看见他,就已经很开心了,我们能够顺畅地说出自己对他某一种行为的欣赏。而你,又能随时撤回这种欣赏。他,会像个孩子一样追逐这份欣赏,拼命在你认可的点上发力。

其实,所谓影响,就是用自己的状态,去感染他的状态。他的怨气,你不接,不改变,坚持自己的风格,即我对你好,因为我爱你,而不是因为你对我好,也不是为了让你对我好。我爱你,仅仅因为,你值得被爱。其实,关键点,还在于一个:有坚定的自我认知,不会因为对方的情绪,而怀疑自己的判断。

为什么,就禁不住别人对我们的好呢?如果单纯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我们才对别人更好,也没问题,因为这时,你对别人的好,是为了“还人情”,不会带着索取的意思。当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能停止了。

那么迷失自我,又从哪开始的呢?

“怕分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果然,精控都有一个拿人的点。好的感情,能让人做自己,发扬出最大的光和热,而坏的感情,却能让一个原本神采飞扬的人,变得萎靡不振,小心翼翼。哪个感情开始的时候,不都是神采飞扬的。

“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科胡特。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坚定我们的自我认知,这个大家都明白,重点还在于“没有敌意”。再绝对点,即使对方给我们的是敌意,我们也可以没有敌意。“坚定”自我是做法,而没有敌意是情绪。既然我们的做法是一样的,那么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没有敌意,反而更有利于事态的发展。如果,被对方的敌意,挑起了我们的敌意,那么事态的发展,往往就去向不可控了。这个在离婚谈判里,尤其重要。在日常相处里也非常重要,包括我们跟孩子沟通,跟他沟通,包括父母,我们很容易,被对方挑起情绪。而没有敌意,会让我们情绪稳定,其实,原理还是推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