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古兄弟:精英政治家的成与败

如果外祖父是镇国将军,父亲是最高执政长官,表哥手握军权,岳父是议会议长,自己又能力卓越,这样的人生剧本,如果不在政坛上搅动一番风云,真是太可惜了。

活跃在公元前133年—前120年古罗马的格拉古兄弟,可谓“一出生即巅峰”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外祖父是战胜了传奇名将汉尼拔的将军大西庇阿,与鼎鼎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属于同一时代;而表哥小西庇阿结束了第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强国迦太基,奠定罗马的霸权;他们的祖父也是罗马名将,父亲更是政治功勋卓著,在公元前177年和公元前163年两次当选罗马最高执政官......祖父辈给格拉古兄弟留下的,是“丰厚的物质财富、政界和民间享有的良好口碑以及众多的政治”后援者“。”

格拉古兄弟:精英政治家的成与败


格拉古兄弟相当于那个时代的“政治精英”,不出意外,他们会在适当的年龄像父亲一样成为“政治掌门人”。

可是,历史并没有沿着这条轨迹发展,格拉古兄弟的生命分别戛然停止在30岁和33岁——对于一个罗马人,这是政治生涯刚刚起步的年纪。他们发起的政治改革,具有无可辩驳的“先见之明”,然而他们的结局却是不幸的,相继死于政敌的阴谋与残杀。而这场政治改革,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去观察历史上那个正处于存亡之际的古罗马。

01 改革的萌芽:年轻精英政治家的沉思

公元前3世纪的罗马,在军事实力上到达了巅峰,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在之后的100年里,罗马几乎战无不胜,可是到了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公元前137年,罗马军队在对西班牙叛乱的镇压中惨败,公元前135年,罗马在镇压西西里奴隶起义的战争中也陷入苦战。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罗马军团,在装备精良的情况下,竟然还打不过叛乱军队和奴隶。

格拉古兄弟:精英政治家的成与败


26岁的提比利乌斯,也就是格拉古兄弟中的哥哥,正随军镇压西班牙作为政治历练。他看到了罗马军队的溃败,看到昔日的霸主为了停战不得以交出全部的武器,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以战养国的罗马,如果没有了绝对的军事实力来支撑战争的胜利,结局只能是被强敌瓜分。

格拉古兄弟:精英政治家的成与败


可是,是什么使罗马军队的实力与日俱下?年轻的提比利乌斯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把视野放到了罗马的农业、军制和税制上面,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战争的胜利,使大量外国奴隶涌入罗马,农场取代自耕农成为了主要的农业生产形态,曾经的自耕农成为了失业者,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当这些人再次加入罗马军队时,他们已经再无当初为家园而战的英勇和积极了

罗马是农耕大国,每一个罗马公民既是战士,又是农民,他们战时上阵杀敌,平时便在家勤恳务农。而且,罗马在战胜其他国家后会把一部分土地平均分配给士兵,这更加鼓舞了军队的士气。

但另一方面,罗马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属于富裕阶级的元老院贵族,及新兴的骑士阶级,都把土地作为最合适的投资对象,虽然罗马明确规定了每个人拥有的土地上限,但是贵族们会把自己家的奴隶恢复自由,通过他们经商投资,土地越多,财富越多,于是富人越来越富。

而那些平民呢?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败北了,为了生计不得不抵押自己的土地偿还贷款,成为了失业者。他们为国家拼命,可是却变得越来越穷。


于是,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罗马出现了社会动荡,表现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激烈抗争。士兵们素质降低,而且消极作战。

02 成功的政治改革,失败的政治斗争

公元前134年,提比利乌斯当选为护民官,时年29岁。以护民官作为跳板,直接进入元老院,再通过法务官,最后问鼎执政官,这是罗马的政治精英们常走的一条“政治捷径”。

但是,提比利乌斯并没有把护民官作为跳板,他决心在这个位置上,干出一番事业来。他一上任,便出台了一部农改法案,后世也称之为《森普罗尼乌斯农地法》。

这部农改法案的重点,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限制元老院贵族占有土地的面积,把他们多侵占的土地分给失业者来耕作;第二是把这些失业者培养成自给自足的自耕农

第一个做法虽然损害了贵族的既得利益,但是却几乎没有人反对,元老院一部分“开明派”对此项改革非常支持,他们也意识到大量平民的失业对罗马没有任何好处;而元老院另一部分“反对派”,他们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限制土地面积是一种十分公正的做法,实在没有值得诟病的地方。

改革的难点是第二个方面,把失业者培养成自给自足的自耕农。

根据罗马的农业著述,罗马的土地适合种植橄榄、葡萄,或从事畜牧业,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资。因此,这项改革非常迫切地需要一笔启动资金,失业者自己肯定拿不出,只能另想办法。

这时,提比利乌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想绕过元老院,直接动用国库资金。

这种做法在现代国家看来,是“违宪”行为,对当时的统治机构元老院来说,这是一种“僭越”

格拉古兄弟:精英政治家的成与败


“我多么需要这笔钱,但是元老院那群家伙,一定不会让我如意!”年轻而又满腔抱负的提比利乌斯当时估计是这么想的。

然而,这真是触犯了众怒,不但反对派找到了攻击他的借口,连支持他的“开明派”也对他逐渐疏远。

但这时的提比利乌斯没有警醒,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伟大的事业中,他凭借旺盛的精力积极推行自己的改革,然而另一边,元老院上乌云笼罩,开明派一直保持沉默,而反对派则对他充满了仇恨,并且使尽一切手段阻止他连任护民官。

最终,政治冲突演变成武力冲突,在选举那天,反对派带着奴隶和武器跑到了会场,将提比利乌斯和他的300多名支持者,全部殴打致死。

格拉古兄弟:精英政治家的成与败


代表和保障平民利益的护民官,竟然在在任期间被打死!这真是骇人听闻!为了安抚平民的愤怒,元老院不得不宣布,农改法案继续有效,并且执行委员会之一,由提比利乌斯的弟弟,当时才20出头的盖乌斯担任。令人欣慰的是,这项农改法案,在之后的八年内,被证明是确有其效的,罗马的失业者不断减少,服兵役人数不断增加

03 不是英雄无奈,而是英雄在“体制”外

在提比利乌斯死后九年,也就是公元前124年,他的弟弟,盖乌斯·格拉古,也如期当选上了护民官。他继承了哥哥的遗志,积极推进自耕农奖励政策,而且还考虑了福利政策,将国家粮食低价售卖给罗马的贫民。

他上任后连续提出了多部法案,改革方面涉及公共事业、殖民城市、陪审制度.....甚至最为敏感的公民权问题也触及了。然而,他的公民权改革触及了深层体制问题,元老院忌惮着他如日中天,甚至超过他哥哥的声望,在公元前121年对他及其支持者进行了武力清扫,株连人数高达3000人。

很多人在分析格拉古兄弟失败的政治改革时,都会叹息一声,“英雄无奈”,不管是民众还是元老院的反对派,关心的都是短期利益,他们没办法理解和支持格拉古兄弟对于罗马命运的长远思考,意大利学者马基弗利亚有一句名言:没有武力做后盾的先行者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

可这真的是“英雄无奈”吗?

事实上,在改革之初,格拉古兄弟是具有相当大的政治优势的:

1、极高的政治素养。如果与同时代的另一位政治风云人物马略相比,就可以认知到格拉古兄弟出色的政治素养了。马略出生寒微,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多次挽救了罗马,可是在晚年执政官期间,面对士兵退役没有工作的问题,他竟然形成不了有效的政策,而完全把决策权完全交给了另一位执政官。可是反观格拉古兄弟,他们在30岁时,就出台了《农地法》、《小麦法》、《公共事业法》,《殖民城市法》、《行省法》等多部有效的法案;

2、元老院开明派的支持

。元老院其实代表着一种精英政体,他们中不乏有识之士,也同样看到了罗马身上的这颗“毒瘤”,他们对提比利乌斯的改革积极赞成,当时元老院最有势力的人,里奇尼乌思,就十分赞赏提比利乌斯,甚至迫不及待地将女儿嫁给了他;

3、祖父辈的政治资源。格拉古兄弟继承了身为“政治掌门人”的父亲,还有没有子嗣的表哥小西庇阿将军的后援会。所谓“后援会”,是罗马基于“义理”价值观而形成的一种,贵族与被保护民之间的共生关系。贵族出现财政问题时,被保护民会帮助他,同样被保护民遇到难关时,贵族也会对其提供帮助。格拉古兄弟的后援会中,甚至有马西尼萨的国王这类人物,后来著名的“朱古达叛乱”,就起源于这个国家。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是一场有可能成功的改革,至少,他们也不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失败。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这是一场“体制外”的改革——格拉古兄弟是以护民官的身份,而不是执政官的身份,提出和推行自己的政治改革

格拉古兄弟:精英政治家的成与败


格拉古兄弟或许没有意识到,以护民官的身份提出政治改革,是在“元老院统治”这一体制之外发起的,这种对抗的政治立场,会引发元老院贵族的一种政治想象:他这是想搞集权吗?想把权力都集中在护民官身上吗?他是想架空元老院吗?尤其是,提比利乌斯绕过元老院,想直接动用国库资金,让这种危机感更为加剧了。

以格拉古兄弟的出身和能力,问鼎执政官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如果他们更有耐心一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1、他们可以在公民大会上通过自己的改革法案,从而具有更高的合法性(通过公民大会的法案相当于宪法,通过平民大会的法案相当于地方法律);

2、如果他们经营得好,他们可以形成一个更为强大稳固的政治联盟,从而在改革上达成更大的政治共识;

3、元老院认为,这是“体制内”的改革,不会引发政治恐惧。


不是所有损害短期利益的改革都会失败,不然,政治家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格拉古兄弟的失败在于,他们把自己放在了与元老院完全对立的身份上,他们失去了统治阶级的盟友,因而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孤立无援。

所以,做一个成功的政治改革者,是十分困难的,除了长远的政治眼光,行之有效的改革内容,他还必须得学会联盟,去界定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以拉拢更多的盟友,这样才能让改革不至于夭折在不可避免的政治斗争里。

04 结语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在当时虽然失败了,然而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却十分高,他们本生长于 共和制罗马统治阶级的中心,却深切关怀着平民的利益。这不局限于对弱者的同情,而是站在了更宽广的政治视野上:他们看到的是罗马霸权不可回避的隐患和问题,他们想彻底治疗自己生病的祖国。

这对年轻的精英政治家,成于政治改革,败于政治斗争,自他们之后,罗马的共和制愈加岌岌可危,经历了百年的罗马内乱后,共和制终于分崩离析。

格拉古兄弟:精英政治家的成与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