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闰四月,吃树叶”,说的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黔多彩彪哥


我觉得是没有道理的。天地循环,先祖根据这一自然现,制订了大阴历,根据月圆,月缺,月亏,制订了农曆,即阴曆,但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周,与阴曆时日多出来了,为了适时农作,根据地球绕太阳转周,缺农磨算就缺少天数,于是来了个三年两头闰,也就说,五年闰两年,以顺应自然规律,来指导天人适时劳作,根年成好坏,天灾人祸无关。

闰四年,吃树叶,即使有天灾,现在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超强,那么多的水利设施,根本不怕干旱。

少时候,我记得天早年年成,不下雨,禾稻枯死了,人们等天下雨,下雨了,苗还可再发,叫做二茬稻,但产量太低,那时人们都挺过来了,何况今天乎?

现在的杂交稻,非常耐旱,灌两次水就有收割,社会好,科技发达,人定胜天。闰四月,根本就不会吃树叶!

闰月莫闰八,闰八拿来杀,人说是造反的年,我话了七十八岁了,经历了多少闰八月,我没见过那一年有造反的!

所以,闰月是补上阴历所缺的时曰,使之与阳历平衡起来,千万别信这种说法。该吃吃,该干干,该玩玩,闰月和不闰月一个样,天道本如此,你何必当心上?


江山毛春旺


“闰四月,吃树叶”这句俗语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毕竟种地就是看天吃饭。尤其是在春末夏初的交替季节在这个时候,在农村就有青黄不接的说法。而过去农民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那时候没有现代科学种植技术,也没有育苗技术能大幅度提高产量。

农作物产量不高,所以在过去的日子里,到春节前后储存的粮食基本上就吃没了。尤其是家庭人口比较多,到了春季基本上靠田野里的野菜树叶充饥,起码能够保障一大家子不至于被饿死。特别是出现倒春寒的时候,结果一场寒流使得本来草木发芽、百花齐放的时候受到了严重的冻害,以至于使得农业造成减产,到年底农民又没有获得丰收,农民没有吃的只能够来年春季再吃树叶了。

但过去的时候,农民吃树叶也是有讲究的,例如槐花、柳树芽、野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就算在做法不如现在花样丰富,但起码简单焯水之后,就可以食用了,能保证不饿肚子。不过倒春寒放到现在来说,并不会给人们带来多大麻烦,人们解决温饱问题还是可以的,是不会出现【闰四月,吃树叶】的场景。

就拿去年的猪瘟来说,市场行情是供不应求,但人们依然可以吃到猪肉,无非就是猪肉价格翻了两番,但买高价猪肉的还是大有人在。所以说,现在人们已经过上好日子了,再也不是过去吃不上粮食的时候了。更何况现在能吃上树叶的可不是穷人,而是懂得健康养生的人们,到了春天,各种榆树叶、槐花、柳芽都安排上了,撸些槐花回家洗干净上锅一蒸,掐些柳树嫩芽回家焯水包包子,可绝对是“野味儿”,一般人还真吃不着。

总结,过去适用的农村俗语放到现在就不一定适用了,就像这句“闰四月,吃树叶”一样,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以至于都快忘记“青黄不接”这四个字了,所以又何谈“吃树叶”呢?


桑叶功效


今年2020年是闰年,而且是闰四月,也就是说有两个农历四月。为何会有去年的产生呢?因为真正的地球公转太阳一周不是整整的365天,而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样的话,每年都会多出一些时间差异,因此按照计算每四年就会多出一个闰年,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四年一闰”。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说“闰四月,吃树叶”的俗语?

今年的闰四月是在阳历的4月23~6月20这两个月当中。其实对于闰四月来说也是比较难以遇到的,这是人们为了弥补我国公历和实际地球公转太阳所产生的时间差而设定。

以前在农村老人常说“闰四月,吃树叶”,这说明了在闰年的闰四月当中,人们生活过得比较艰苦,因为这时候粮食还没有收成,同时时间又比较延长,对于以前仅仅依靠种植维持生存的农民来说,闰四月就过得比较艰苦,所以用“吃树叶”来形容。

闰年的产生,人们有有一个比较简单有效的算法,那就是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平年。比如2000年和2020年都是被4整除的,所以这两年都是闰年,基本上都是四年一闰年。

闰年一年中有13个月,在我国农历上来说时间上比较长,但是对于人们来说有好也有不好的一面。而“闰四月”在以前农村人眼里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年份,所以才不看好它,其实这都是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

关于闰年,其实对于2020年来说人们更加的看好。因为今年不但是难得的闰年,而且还是双春年。人们常说“双春兼闰年,结婚好时年”,双春年就是在我们一年农历中有两个立春节气,而立春代表着万物复苏和生机勃勃,代表着新的生命力,而双春年也是更加的难得。

按照农历计算,二0二0年第一个立春是农历正月十一,而二0二0年农历第二个立春节气是农历十二月十六,两个立春都在二0二0年十二个月的月份中,因此十分难得。

今年是双立春年份,同时也是闰年,今年很多人都表示希望能够在这个特殊难得的年份结婚,并且能够顺顺利利,双春兼闰年,结婚好时年。


壮乡小蒙


今年2020年是闰年,而且是闰四月,也就是说有两个农历四月。为何会有去年的产生呢?因为真正的地球公转太阳一周不是整整的365天,而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样的话,每年都会多出一些时间差异,因此按照计算每四年就会多出一个闰年,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四年一闰”。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说“闰四月,吃树叶”的俗语?

今年的闰四月是在阳历的4月23~6月20这两个月当中。其实对于闰四月来说也是比较难以遇到的,这是人们为了弥补我国公历和实际地球公转太阳所产生的时间差而设定。

以前在农村老人常说“闰四月,吃树叶”,这说明了在闰年的闰四月当中,人们生活过得比较艰苦,因为这时候粮食还没有收成,同时时间又比较延长,对于以前仅仅依靠种植维持生存的农民来说,闰四月就过得比较艰苦,所以用“吃树叶”来形容。

闰年的产生,人们有有一个比较简单有效的算法,那就是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平年。比如2000年和2020年都是被4整除的,所以这两年都是闰年,基本上都是四年一闰年。

闰年一年中有13个月,在我国农历上来说时间上比较长,但是对于人们来说有好也有不好的一面。而“闰四月”在以前农村人眼里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年份,所以才不看好它,其实这都是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

关于闰年,其实对于2020年来说人们更加的看好。因为今年不但是难得的闰年,而且还是双春年。人们常说“双春兼闰年,结婚好时年”,双春年就是在我们一年农历中有两个立春节气,而立春代表着万物复苏和生机勃勃,代表着新的生命力,而双春年也是更加的难得。

按照农历计算,二0二0年第一个立春是农历正月十一,而二0二0年农历第二个立春节气是农历十二月十六,两个立春都在二0二0年十二个月的月份中,因此十分难得。

今年是双立春年份,同时也是闰年,今年很多人都表示希望能够在这个特殊难得的年份结婚,并且能够顺顺利利,双春兼闰年,结婚好时年。对于今年美好的期盼,对此你理解了吗?


西瓜三农


美好的一天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听村里的老人说:今年是十二生肖中新轮回,鼠老大年头,又恰好遇见双春、双闰年,本来应该是大好年头,可惜今年闰四月,按照以往的经验,闰四月的年份,农村又该缺吃少穿。

这句话其实就是俗语:闰四月吃树叶。本来闰月是平常事,因为阳历比农历总会多一天、两天的,所以为了俩年份的月份不要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就用闰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只不过闰四月却并不那么容易,四月是春天,在很久以前,农村老人总觉得四月闰月是预示着庄稼收成不好的意思,为了提醒农民们有计划过日子,特别是春天,在树上长了树叶后,那就添着树叶吃粮食,万一到了秋天庄稼没得收可怎么办?

所以闰四月的话,趁四月树芽新嫩时,农民们会用树嫩芽做玉米面菜饼子,这样的话能省出最少一半粮食,到了秋天,哪怕庄稼缺少收成,最起码有省出来的一点粮食来维持生计。

而事实上我们现在才不用在意闰四月这个事情呢,因为现在的俗语对于现在的天气以及庄稼生长没啥可关联性,全世界普遍性气温变暖,冬天没有冬天的样子,该冷时不冷,该热时还热,所以俗语对于现在的庄稼生长也没啥说辞了。

我们目前大概要知道的是:今年春天比往年多一个月时间,种蔬菜可以稍微晚一点种。

现在关于闰年,人们实际上对2020年更加乐观。今年不仅是难得的闰年,也是双春年。人们常说“双春是闰年,也是结婚的好年景”。在我们的农历中,双春是春季节气的两个开始。春天的开始代表着万物的复苏和活力,代表着新的活力。双弹簧更加罕见。

  根据农历,2002年春季的第一个开始是农历第一个月的11号,而2002年春季节气的第二个开始是农历第十二个月的16号。两个春天的开始都是在2002年的第12个月,所以这是非常罕见的。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锅巴兄弟


谢谢!我是农村人,从来没有听过这话?主要是润四月,正是春季,种栽苗秧,苞谷,豆角之类,因为热温季节还没有稳定高治温度,突然气温下降只有几度了,所在地里苗受冻了,甚至下雪,没有大型棚子会冻死,所以一反一复的冷气温,受阴雨绵绵重,春季庄稼长成不好,也许无好收获,但是树林树叶茂盛所以这两种植物相反的区别道理。


田恒金542


“闰四月,吃树叶”,根据古书记载,有着很多的意思,比如指多了个四月,延长了春天。又比如指今年会自然条件恶劣一些,收成会不好,农民的粮食收成会减少,等等。基本上都代表着不是丰收年的意思,种植会受天气影响比较大,但也是古时候农耕条件差的一种真实反映。

这种说法在古时候是有道理的,因为农耕主要靠天吃饭,天气的印象主导者大家的收成。对于今天这种种植业发达的时代,这种说法已经不合适,因为很多先进的技术可以战胜一些自然环境。

一:润四月

从字面上说,就是今年会有两个四月。而2020年刚好是闰年,就有两个农历四月。根据传统的纪年方法,有阴历和阳历之分。阴历值的是月亮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也就我们说的1个月,阳历,则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故称为一年。

一年中分了二十四节气,平均每个月有两个节气,而有时候因为阳历和阴历的基数差异,导致有时候出现一个月只有1个节气,就容易导致出现计数问题,古人就通过润月的方式,让闰月在增加之前的节气。

二:吃树叶

之前听爷爷说过,他们小时候以及年前的时候,生活是非常穷苦的,没有什么好的生产力,那时候他们都是为了活下来而劳作,种植的庄稼也都基本依靠天吃饭,天气好,则收成好,这也就是一直流传的一句俗语“风调雨顺”,代表着丰收的年份。

而吃树叶,代表着吃不饱,靠树叶充饥,没有可靠的食物来源,更说明粮食收成很少,粮食不够吃,大家靠吃树叶充饥。

三:是否有道理

既然是古人留下来的俗语,我个人认为还是有道理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而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想必大家都知道春天的前1-3个月还是很冷的,一般农家3月份撒种子,由于天气冷,一般还会搭建小温室棚,特别是水稻种,记得小时候家里种田,3月撒种谷的时候,都会搭一个小棚保温,防止冻坏种子。

为了加快生产,就采取上述措施,而植物的开始生长,基本上在4月份开始,如果是润4月,那代表着前一个四月还会比较湿冷,农忙的周期就变的延后一个月了,相对正常来讲,就错过了一个很好的生产期,会导致农作物收成上欠佳。

古人农作,靠的是以天吃饭。特别是在南方,每年上半年都是雨水季节,特别是4-5月,雨水是非常多的,而那时候的水利建设肯定很差,加上没有机械的辅助,农田很难得到基本的保证。润4月,相对来说雨水季节变长了,容易涨水淹坏庄稼,另外雨水天气,不适合农作物的生产。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农作物坏死或者产量受影响,对应的,没有收成,大家只能靠吃树叶充饥了。

所以我觉得,“润四月,吃树叶”这句俗语流传下来是有道理的。

四:总结

“润四月,吃树叶”,反应的是古人的农作情况,是一种有道理的说法,大家应该去体会其中的含义,也应该佩服古人的智慧。


以上是我个人对“润四月,吃树叶”的一些看法,有说的不好的,大家多多评论!


邻居老頭


就像今年一样,气候多变,几天很热,几天很冷,这几天都是倒春寒,估计对小麦都是有影响长势,收成会低。


心灵探戈


年景不正常。


15907467001


清明节,拜祖的米粉有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