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都是问题,行动才能得到答案

想都是问题,行动才能得到答案



每天三分钟学一个新知识,

这里是【每日一课】

你好,我是树文。


【每日一课】已经保持日更有一段时间,起初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心理压力蛮大的,感觉还是很难。一是怕我会江郎才尽,才思枯竭。二是怕其他的事情耽误了日更。


所以前面的最后结尾我都只是用“我们下期见!”作为结尾,但是现在我已经有勇气改成了“我们明天见!”


不仅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坚持觉得很难,甚至是每次想好主题之后坐在电脑面前一样觉得很困难,特别是开头的那几分钟时间。但是写着写着似乎就顺了,上道了,不仅没有那么困难了,而且一不小心还会超标。


因为重新定位Solgen“每天三分钟学一个新知识”后,就基本上确定了内容在一千字上下,多了就超时,少了时间就短。所以每次都是在八百字左右的时候就要开始强制性收尾了。


以上是我写作时候的感觉,那么在这里我问问你,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早上闹钟响了,躺在床上,会让你的大脑意识到自己还很困,所以你会继续赖床。但是你的身体真的离开了床,你又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困。


需要工作的时候,总是会被各种东西吸引注意力,但是一旦开始工作,你就会一直专注,直到完成它。


不想学习的时候,强制让自己坐在书桌前几分钟,你会发现,自己很快就会进入状态。


因为这种学习动作会让大脑意识到你想要学习,这就是心理学上的

“行为一致性”。想法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同样,我们开始去做一件事情的行为,也能影响到我们的想法。


所以,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最好办法,那就是直接去做,先让自己的身体进入到状态, 随后你的心态和精神力也会跟着进入到状态当中来。


但是在这里你要警惕一个事情,叫做“心智残疾”,在前面的文章里面我们讲到过这个问题,意思是手机玩多了,大脑会被碎片化的信息、时间所重构。会让我逐渐的失去专注力,做事情变得难以保持专注。


开摩托车都要看手机!你恐惧无聊大于死亡


回到“行为一致性”的问题上来,这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你只有细心的感受才能有所体会。


一开始我说做【每日一课】,我怕我会江郎才尽,才思枯竭,但是现在我不会有这种操心了,这并不会让我没东西写,而是越写,可写的东西就越多,一个观点衍生出另一个观点,有无穷无尽的主题。


当然并不是什么主题都会写,主要还是围绕演讲口才,人际关系等个人成长方向。


就像读书一样,人找书特别难,不知道读哪一本好,但是当你去读了一些书后你会发现,书会带着你去找书,而且都是好书。阅读量大起来之后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也就能充实人生,心智成熟。


最后我的【每日一课】也许会停更,但是我相信一定不会是因为我没东西写了,而是有了更好的表达我自己的方式。


今天的【每日一课】想要告诉你:


当你在犹豫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妨先开始,开始了才有机会达成你的目标。


我是树文,我们明天见!


想都是问题,行动才能得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