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通信協議(protocol)


Redis通信協議(protocol)

信協議(protocol)

Redis 協議在以下三個目標之間進行折中:

  • 易於實現
  • 可以高效地被計算機分析(parse)
  • 可以很容易地被人類讀懂

網絡層

客戶端和服務器通過 TCP 連接來進行數據交互, 服務器默認的端口號為 6379 。

客戶端和服務器發送的命令或數據一律以 \\r\\n (CRLF)結尾。

請求

Redis 服務器接受命令以及命令的參數。

服務器會在接到命令之後,對命令進行處理,並將命令的回覆傳送回客戶端。

新版統一請求協議

新版統一請求協議在 Redis 1.2 版本中引入, 並最終在 Redis 2.0 版本成為 Redis 服務器通信的標準方式。

你的 Redis 客戶端應該按照這個新版協議來進行實現。

在這個協議中, 所有發送至 Redis 服務器的參數都是二進制安全(binary safe)的。

以下是這個協議的一般形式:

* CR LF

$ CR LF

CR LF

...

$ CR LF

CR LF

譯註:命令本身也作為協議的其中一個參數來發送。

舉個例子, 以下是一個命令協議的打印版本:

*3

$3

SET

$5

mykey

$7

myvalue

這個命令的實際協議值如下:

"*3\\r\\n$3\\r\\n

SET\\r\\n$5\\r\\nmykey\\r\\n$7\\r\\nmyvalue\\r\\n"

稍後我們會看到, 這種格式除了用作命令請求協議之外, 也用在命令的回覆協議中: 這種只有一個參數的回覆格式被稱為批量回復(Bulk Reply)

統一協議請求原本是用在回覆協議中, 用於將列表的多個項返回給客戶端的, 這種回覆格式被稱為多條批量回復(Multi Bulk Reply)

一個多條批量回復以 *<argc>\\r\\n 為前綴, 後跟多條不同的批量回復, 其中 argc 為這些批量回復的數量。/<argc>


回覆

Redis 命令會返回多種不同類型的回覆。

通過檢查服務器發回數據的第一個字節, 可以確定這個回覆是什麼類型:

  • 狀態回覆(status reply)的第一個字節是 "+"
  • 錯誤回覆(error reply)的第一個字節是 "-"
  • 整數回覆(integer reply)的第一個字節是 ":"
  • 批量回復(bulk reply)的第一個字節是 "$"
  • 多條批量回復(multi bulk reply)的第一個字節是 "*"


狀態回覆

一個狀態回覆(或者單行回覆,single line reply)是一段以 "+" 開始、 "\\r\\n" 結尾的單行字符串。

以下是一個狀態回覆的例子:

+OK

客戶端庫應該返回 "+" 號之後的所有內容。 比如在在上面的這個例子中, 客戶端就應該返回字符串 "OK" 。

狀態回覆通常由那些不需要返回數據的命令返回,這種回覆不是二進制安全的,它也不能包含新行。

狀態回覆的額外開銷非常少,只需要三個字節(開頭的 "+" 和結尾的 CRLF)。


錯誤回覆

錯誤回覆和狀態回覆非常相似, 它們之間的唯一區別是, 錯誤回覆的第一個字節是 "-" , 而狀態回覆的第一個字節是 "+" 。

錯誤回覆只在某些地方出現問題時發送: 比如說, 當用戶對不正確的數據類型執行命令, 或者執行一個不存在的命令, 等等。

一個客戶端庫應該在收到錯誤回覆時產生一個異常。

以下是兩個錯誤回覆的例子:

-ERR unknown command 'foobar'

-WRONGTYPE Operation against a key holding the wrong kind of value

在 "-" 之後,直到遇到第一個空格或新行為止,這中間的內容表示所返回錯誤的類型。

ERR 是一個通用錯誤,而 WRONGTYPE 則是一個更特定的錯誤。 一個客戶端實現可以為不同類型的錯誤產生不同類型的異常, 或者提供一種通用的方式, 讓調用者可以通過提供字符串形式的錯誤名來捕捉(trap)不同的錯誤。

不過這些特性用得並不多, 所以並不是特別重要, 一個受限的(limited)客戶端可以通過簡單地返回一個邏輯假(false)來表示一個通用的錯誤條件。


整數回覆

整數回覆就是一個以 ":" 開頭, CRLF 結尾的字符串表示的整數。

比如說, ":0\\r\\n" 和 ":1000\\r\\n" 都是整數回覆。

返回整數回覆的其中兩個命令是 INCR 和 LASTSAVE 。 被返回的整數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INCR 返回鍵的一個自增後的整數值, 而 LASTSAVE 則返回一個 UNIX 時間戳, 返回值的唯一限制是這些數必須能夠用 64 位有符號整數表示。

整數回覆也被廣泛地用於表示邏輯真和邏輯假: 比如 EXISTS 和 SISMEMBER 都用返回值 1 表示真, 0 表示假。

其他一些命令, 比如 SADD 、 SREM 和 SETNX , 只在操作真正被執行了的時候, 才返回 1 , 否則返回 0 。

以下命令都返回整數回覆: SETNX 、 DEL 、 EXISTS 、 INCR 、 INCRBY 、 DECR 、 DECRBY 、 DBSIZE 、 LASTSAVE 、RENAMENX 、 MOVE 、 LLEN 、 SADD 、 SREM 、 SISMEMBER 、 SCARD 。


批量回復

服務器使用批量回復來返回二進制安全的字符串,字符串的最大長度為 512 MB 。

客戶端:GET mykey

服務器:foobar

服務器發送的內容中:

  • 第一字節為 "$" 符號
  • 接下來跟著的是表示實際回覆長度的數字值
  • 之後跟著一個 CRLF
  • 再後面跟著的是實際回覆數據
  • 最末尾是另一個 CRLF


對於前面的 GET 命令,服務器實際發送的內容為:

"$6\\r\\nfoobar\\r\\n"


如果被請求的值不存在, 那麼批量回復會將特殊值 -1 用作回覆的長度值, 就像這樣:

客戶端:GET non-existing-key

服務器:$-1

這種回覆稱為空批量回復(NULL Bulk Reply)。

當請求對象不存在時,客戶端應該返回空對象,而不是空字符串: 比如 Ruby 庫應該返回 nil , 而 C 庫應該返回 NULL (或者在回覆對象中設置一個特殊標誌), 諸如此類。

多條批量回復

像 LRANGE 這樣的命令需要返回多個值, 這一目標可以通過多條批量回復來完成。

多條批量回復是由多個回覆組成的數組, 數組中的每個元素都可以是任意類型的回覆, 包括多條批量回複本身。

多條批量回復的第一個字節為 "*" , 後跟一個字符串表示的整數值, 這個值記錄了多條批量回復所包含的回覆數量, 再後面是一個 CRLF 。

客戶端: LRANGE mylist 0 3

服務器: *4

服務器: $3

服務器: foo

服務器: $3

服務器: bar

服務器: $5

服務器: Hello

服務器: $5

服務器: World

在上面的示例中,服務器發送的所有字符串都由 CRLF 結尾。

正如你所見到的那樣, 多條批量回復所使用的格式, 和客戶端發送命令時使用的統一請求協議的格式一模一樣。 它們之間的唯一區別是:

  • 統一請求協議只發送批量回復。
  • 而服務器應答命令時所發送的多條批量回復,則可以包含任意類型的回覆。


以下例子展示了一個多條批量回復, 回覆中包含四個整數值, 以及一個二進制安全字符串:

*5\\r\\n

:1\\r\\n

:2\\r\\n

:3\\r\\n

:4\\r\\n

$6\\r\\n

foobar\\r\\n

在回覆的第一行, 服務器發送 *5\\r\\n , 表示這個多條批量回復包含 5 條回覆, 再後面跟著的則是 5 條回覆的正文。


多條批量回復也可以是空白的(empty), 就像這樣:

客戶端: LRANGE nokey 0 1

服務器: *0\\r\\n

無內容的多條批量回復(null multi bulk reply)也是存在的, 比如當 BLPOP 命令的阻塞時間超過最大時限時, 它就返回一個無內容的多條批量回復, 這個回覆的計數值為 -1 :

客戶端: BLPOP key 1

服務器: *-1\\r\\n

客戶端庫應該區別對待空白多條回覆和無內容多條回覆: 當 Redis 返回一個無內容多條回覆時, 客戶端庫應該返回一個 null 對象, 而不是一個空數組。

多條批量回復中的空元素

多條批量回復中的元素可以將自身的長度設置為 -1 , 從而表示該元素不存在, 並且也不是一個空白字符串(empty string)。

當 SORT 命令使用 GET pattern 選項對一個不存在的鍵進行操作時, 就會發生多條批量回復中帶有空白元素的情況。

以下例子展示了一個包含空元素的多重批量回復:

服務器: *3

服務器: $3

服務器: foo

服務器: $-1

服務器: $3

服務器: bar

其中, 回覆中的第二個元素為空。

對於這個回覆, 客戶端庫應該返回類似於這樣的回覆:

["foo", nil, "bar"]

多命令和流水線

客戶端可以通過流水線, 在一次寫入操作中發送多個命令:

  • 在發送新命令之前, 無須閱讀前一個命令的回覆。
  • 多個命令的回覆會在最後一併返回。


內聯命令

當你需要和 Redis 服務器進行溝通, 但又找不到 redis-cli , 而手上只有 telnet 的時候, 你可以通過 Redis 特別為這種情形而設的內聯命令格式來發送命令。

以下是一個客戶端和服務器使用內聯命令來進行交互的例子:

客戶端: PING

服務器: +PONG

以下另一個返回整數值的內聯命令的例子:

客戶端: EXISTS somekey

服務器: :0

因為沒有了統一請求協議中的 "*" 項來聲明參數的數量, 所以在 telnet 會話輸入命令的時候, 必須使用空格來分割各個參數, 服務器在接收到數據之後, 會按空格對用戶的輸入進行分析(parse), 並獲取其中的命令參數。


高性能 Redis 協議分析器

儘管 Redis 的協議非常利於人類閱讀, 定義也很簡單, 但這個協議的實現性能仍然可以和二進制協議一樣快。

因為 Redis 協議將數據的長度放在數據正文之前, 所以程序無須像 JSON 那樣, 為了尋找某個特殊字符而掃描整個 payload , 也無須對發送至服務器的 payload 進行轉義(quote)。

程序可以在對協議文本中的各個字符進行處理的同時, 查找 CR 字符, 並計算出批量回復或多條批量回復的長度, 就像這樣:


<code>#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p = "$123\\r\\n";
int len = 0;
p++;
while(*p != '\\r') {
len = (len*10)+(*p - '0');
p++;
}
/* Now p points at '\\r', and the len is in bulk_len. */
printf("%d\\n", len);
return 0;
}/<stdio.h>/<code>
<code>#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p = "$123\\r\\n";
int len = 0;
p++;
while(*p != '\\r') {
len = (len*10)+(*p - '0');
p++;
}
/* Now p points at '\\r', and the len is in bulk_len. */
printf("%d\\n", len);
return 0;
}/<stdio.h>/<code>


得到了批量回復或多條批量回復的長度之後, 程序只需調用一次 read 函數, 就可以將回復的正文數據全部讀入到內存中, 而無須對這些數據做任何的處理。

在回覆最末尾的 CR 和 LF 不作處理,丟棄它們。

Redis 協議的實現性能可以和二進制協議的實現性能相媲美, 並且由於 Redis 協議的簡單性, 大部分高級語言都可以輕易地實現這個協議, 這使得客戶端軟件的 bug 數量大大減少。

Redis視頻學習資料請後臺私信【架構】獲取


Redis通信協議(protoco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