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银行的工作总是加班,而且工资不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考呢?

蛋挞乖乖


曾经银行从业人员是金饭碗的代名词,但这个情况这几年已经不是这样了。银行的高利润和绝大多数的银行从业人员没有关系!


我认识的同学中在找工作的时候,进银行(不管是那个银行,那个级别的银行)都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并且家里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放弃了留宁或者去北京上海的工作机会。总之公务员和进银行无异于碰上了金饭碗。

从那之后,我的朋友圈里,人人网上充斥着柜员朋友的理财、纪念币、保险、各种银行活动推广小广告。银行的小姊妹们早上8点上班开晨会,晚上7-8点下班,这算是好的,万一轧账的时候发现了错账,只要能翻回来,通宵翻视频都行。


绝大多数的小姊妹们为了能早点融进那个有银行背景的圈子,参加各种聚餐、聚会。说白了能不能混得好,圈子和背景永远排在能力的前面!每年、每季度、每个月、每周、每天都用存款、信用卡开卡、理财单量、保险单量各种指标压着你,完不成就扣很多钱。每天的工作就是完成任务,心累+低工资!!同学聚会不是营销就是问问其他行的待遇怎么样!后面不断地有银行人离职,裸辞,跳槽到企业或者自己创业。


去年开始,民营银行开始组建,大家纷纷心动,但是敢去的没几个。现有的银行工作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初花了大价钱进的银行,作为同学眼中的佼佼者,在银行混的不好,不能够啊!

每年校招季的时候,都有大妈借着存款的时候问柜员,如何能进你们银行!

想进银行,首先要有绝对抗压能力和绝对资源背景能助你完成任务,否则来了早晚会走!

我是Airan,几篇文章不能穷尽所有的问题,还有疑问,请关注公众号:AIRAIN的财富私教课


Airain


谢谢~

首先,说到加班

在银行算是常事了,虽然每天6点款车接款停止办理对外业务,但是下班完了以后打印核对当天流水,处理系统挂账,处理报文,开夕会,给客户打电话营销产品,处理业务所需资料等等,一般人流量较多的网点,每天下班9点回家都是早的。

其次,说到工资

基本每个省市,地区,地理位置不同工资也不同,一般比当地人均工资高,分为基础加绩效,一线人员绩效跟业务挂钩,有按月发也有按季度发的,碰上上级行不良率过高,没有利润还被倒扣,连续半年不发绩效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若是客户多,业务发展比较全面,外拓活动比较频繁的网点,员工工资可能比上级行的都高。

最后,说到考试

每年招聘的淘汰率还是蛮高的,一比几百还是有的,为什么对银行工作趋之若鹜呢,这几年除了少数几个互联网大鳄发展迅速,规模迅速扩大,前景一片光明之外,其他行业都不太景气,所以,银行这个比较稳定又披着大家以为的金光闪闪的外衣的工作还会是不少人的选择,另外,家里资源比较好,各种任务完成无压力的人也会选择银行,可以认识不同的客户,获取资源,互补互助,是个很好的平台,再就是大家一贯的想法了,先考国考省考,再考银行事业编,这基本是每个快毕业学生的基本考试流程,考上了就去看看自己好奇的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

好了,就说这些吧,希望帮助到你,谢谢~


凝安宁


钱钟书曾说,爱情好比一个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其实这并不单是爱情,生活也是这样,好比现在所说的银行工作,一般银行工作人员都是劝说别人别进去,然后还是有成批的人挤破脑袋的考进去。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有些行业表面看起来很是光鲜亮丽,其实深入的话你就明白其中的艰辛。就像采访记者这个行业,我们看到的都只是他们在电视上展现成果的时候,却没有看到他们在找新闻找素材的焦虑;设计师设计出很赞的方案,但这是被甲方驳回多次,经过多个日夜修改出来的;码农工资高,但是天天加班到深夜,所以网上有一句话,要嫁就嫁程序员,钱多话少死的早!

对于银行来说,这种对比更加突出,外表光鲜亮丽,看似工作稳定,薪酬优渥,符合父母出人头地的期待,一句话寄予了太多这份工以外的期待和幻想。然而实际专业性强、压力强度大、利益中心易于尔虞我诈,有时必须游走在灰色地带,很多人在这份工中看不到光明的未来。

就拿我身边同学的切身经历来谈吧,我大学专业是经济学,专业关系因此有挺多同学选择银行,进银行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你要经过网申、笔试、一面、二面、终面几大关卡,而且整个程序时间周期略长,具体根据银行不同而不同。就这样通过重重考验,终于考进去了,然后在半年后,就有一个同学因为压力大,见不到未来而选择辞职,并表示银行工作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样,并且不后悔这个选择,接着另有一个银行工作的同学也准备下个月就辞职走人了。可见银行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待得住的,工资低,业绩重,压力大。

那么银行的真是工作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简单分岗位来说明:

1、柜员

柜员就是坐在银行窗口为客户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属于银行的会计岗。这个岗位的工作比较单一,主要就是办理开销户、存取款、签协议等具体的银行业务,大部分进入银行的人都要先从这个岗位开始来熟悉和掌握银行的业务。

柜员岗要求服务态度亲切有礼,同时要细心遵规,有风险意识,经常会有柜员因为粗心把客户的钱存错,或者收到假币,这些都是要柜员自己掏钱赔偿的。柜员的工作强度挺大的,从上午9点开始就要一直坐着办业务,顾客多的时候几乎连喝水和上厕所都顾不上,下午5点半关门后还要扎帐、捆钱、整理单据,然后等运钞车来把钱收走后才下班,大概6点半左右。

一般是上两天班休息一天,也有的银行是上四天休息两天。柜员的收入与业务量和销售业绩挂钩,所以一边要保持亲切的态度,快速的办理业务,一边还要抓住机会向客户推销银行的新业务和理财类产品,不销售的话,柜员的工资和奖金都会比较少。  

大部分的柜员都是要在8:20到达银行的,因为还有涉及到开会,领取尾箱,凭证等等我们在商业银行实务上面学过的东西。下午6:30左右能够走已经是很好的了,我们那边的柜员7点都还没有走是蛮正常的事情。而且,柜员的工作既单一又重复而且机器细致,写错一点点都不行,曾经有个客户办柜台业务因为写错日期而在第二天被教回银行更正。

2、大堂经理。

大堂经理主要负责管理大厅设施,引导和分流客户,指导客户填写单据,发现有价值客户,向客户推介新产品,处理紧急事件等。大堂经理就是“跑堂的”,既要熟悉柜台业务,也要有较强的沟通和营销能力,要不断地跟客户打招呼,询问客户要办理的业务,每天上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站着,很累。

 3、客户经理。

客户经理属于银行的营销岗,分为对私客户经理(理财客户经理)、对公客户经理和个贷客户经理。

(1)对私客户经理主要是服务私人客户,即个人,有的银行称为理财客户经理,工作职责主要是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户、拉存款、销售银行产品等,对私客户经理需要具备存款、国债、基金、股票、保险、黄金、外汇、期货(这些产品几乎被六个大银行垄断了大半江山,这中间的收入嘛,也自不比说啦)等多种金融理财知识,为客户客户提供理财咨询和建议。

(2)对公客户经理主要是服务对公客户,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等,工作职责主要是吸引对公存款、发放对公贷款,要求社交能力强、懂人情世故,经常会有应酬,能喝酒的话最好,如果家里有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公司老板资源的,做起来会比较轻松。

(3)个贷客户经理主要负责营销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等个人贷款业务,要求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工作内容比起以上两种客户经理来说要单一得多。客户经理会分成助理、经理和高级经理,收入相对比较有弹性一些。

说到底,这是一份工作,和别的职业并没有什么不多,也许有的待遇不错,但付出同样不少,历史会让它回到它原本应该在的位置的,我坚信。


金投网


银行工作不是适合所有人,有承担压力的意愿和能力的人才是合适的人选。说到底,银行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有销售的压力,有服务的压力,有合规的压力,还有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等。

说银行总是加班,收入还不好的人,并不是觉得银行工作不好,只是因为现在的银行业员工缺乏归属感和幸福感。试想一个有归属感的企业里,谁会抱怨加班多工资低?

现在很多银行都有搞团建活动,可以只限于基层,高层仍然优越感十足,并不把员工心理建设纳入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把员工当成工具,自然没有人愿意谈奉献。

考银行的人,大多没有做好承受压力的准备,只是看到了银行的风光。当初面试一个90后,当我说到周末要加班时,十分吃惊,连问银行难道不是“朝九晚五”吗?我很无语。所以,没做好这种准备的人,一旦进入银行,心理落差很大,自然会觉得不值。相反,那些做好心理准备的人,进了银行往往进步很快,我身边好多80后如今都已成长为行长。

所以,做好了吃苦准备,再来考银行吧!


空谷财谭


现在各行各业竞争都很大,加班似乎成了一种无法逃脱的现实。而且所谓的加班工资,也很难落实(更别说加倍之类的话了)。所以,很多人选择行业,其实是选择相对少加班的那类。银行虽然加班很多,但并不是最多的行业,最多的行业是IT。这些年很多白领猝死案,都来自IT行业。


虽然要加班,但银行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好处。

一是,银行工作稳定。目前中国的银行业基本是国有企业,中央级别的如工农中建交,地方性的如各地的城商行、农商行。现在也有一些民营银行,但整体规模还非常小。所以,在银行工作就是在国企工作,而国企的职位相对稳定。相反,其他加班多的行业,比如IT、广告、公关等行业,基本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工作的稳定性要低于国有企业。

二是,银行效益好。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虽然银行过去动辄百分之十几的增长没有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银行本来就是利润丰厚的行业,2016年,16家上市银行占3000多家上市公司总利润的一半!所谓的银行效益不好了,那是相对银行以前有差距,对比其他行业,银行业仍然是高薪集中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全行业第二,仅次于IT。

当然,有人吐槽银行工资低,那是所处的岗位决定的。由于金融科技这些年发展很快,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银行一些基础岗位的重要性大幅下降,这些从事基础工作的工作人员工资可能不太好看。但银行的中层及高层收入还是非常丰厚的,年薪几十万非常普遍。


每日经济新闻


我来回答,看了几位博友的回答,有围城说,有加班说,有压力说,有体面说等,似乎都挨点边,又似乎没有说到点子上,那么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先谈谈历史。

一银行是国企,铁饭碗,好像永远都不倒闭一样,其实,银行参差不齐,四大行,待遇都不一样,更别说地方股份制银行了;工行,号称老大,是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有高人一等的感觉,机构雍正,人员老化,不是常去银行的人可能不知道,营业网点年龄50岁以上坐柜不稀奇。想从基层网点上调到市级分行部室,可能要奋斗一辈子都不能成功。农行,给人不高大上的感觉,这与农行的网点设置与服务对象有关,是历史造成的,现在改进很大。建行,早期的建行人员构成,主要是地方财政信托基建方面人员、工行人员调入,刚开始,规模是四大行最小的,现在全面超过中行。中行刚开始人员构成最有意思,工行,农行,建行及地方人员都有,进入中行的人员似乎都有优越感,号称穿皮鞋的,叫外汇外贸银行,那还得了,独家经营。谁拥有一张长城信用卡,就像拥有一张绿卡。现在中行一点优越 也没有了。为什么还要考银行呢?要分两拨人看,一是学习成绩很好,研究生学历,先进四大行再说,进来就是为了跳槽,有跳到小股份制银行当主管,还有到上市公司管理层拿高新,都明白,不走,在银行就是混日子。二是,成绩一般,或因照顾进来的,那就在银行好好干吧,干一天算一天。暂且回答这些。


依形度势


银行的工作基本上公式化的轮回模式,特别在柜台对外营业的,时间长了感到枯燥乏味。工作量的大小,主要看该行的客户数量,除此外,银行为增加营业外收入,往往加大代理业务量,如保险、代付工资、代付水电费、理财产品等等。

银行业务要做到“日清月结”,应付完当日对外营业,留下来加班的就是要进行截数“日结”,必须保证收支中的“借贷平贷”,要明白那是钱,来不得丝毫怠慢的。日常业务量大,加班绝对少不了。

工资收入高低主要看绩效,绩效挂钩,少一分付就少一分收入。跟以往商品经济时期的银行收入应该高出不少,所谓工资不高,是把个人的消费标准定高了,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加一些福利待遇每月收入大致平衡,怎样的工资标准才能满足个人的消费标准呢?当然,物价指数高企无形底减了一些收入,但这物价水平不是针对银行员工的。

银行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是工作环境,算是收入低些,但在于稳定,福利绝对是有保障的。如“五险一金”什么企业可以没有,但银行肯会有,可知,银行是操正步的企业。


Yifan5


第一,说出去好听,体面

第二,福利好,就补助。高温,节假日等等

第三,上二休一,也就是一个星期放假三天

第四,也就是忙,相对其他工作真不累

第五,谁说工资不高,正式柜员一年算上年终业绩也得最少六七万。

第六,你做到一定年数,以后小孩工作如果也想考银行,可以帮到他,也算朝中有人了

第七,任何专业可以进银行的,有几个不想去?


联盟协会


因为现在就业的人是60后生的,在他们那个年代银行工作是个梦,当年没实现,现在就让儿女进银行,殊不知,昨日黄花了,而且还会误人子弟,不光是前途,包括婚姻,生育等,简直象进了尼姑庵或者和尚庙,银行需要四大皆空的人,除了工作,连父母配偶,甚至连自己都不想要的人。


闷骚小丑


银行工作基本是不加班的,有的客户经理只要完成存款任务甚至是不用上班的。上柜台的时间一到帐一平就关门大吉,稍微上一层相对自由点,没有顶坑的也有更大的伸缩性。说银行工资不高工作单调的都是不知道银行工作的人,要么是银行自己人在唱歌。说到底,是个洋囡囡开家银行也会赚钱,越大越好赚,工商银行没有行长照样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