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想上學是因為假期時間太長了?錯,你滿足他這種需要試試!

我是心理小小師,與你一起走進心理百態!

孩子們想上學是因為假期時間太長了?錯,你滿足他這種需要試試!

最近,很多學生在問:“老師,啥時候開學啊?再不開學要憋瘋了!”。我很奇怪:“孩子們啥時候都變得這麼愛學習了?”後來瞭解了一下,不是他們變得愛學習了,而是在他們心理”受夠了“家裡的環境。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就一直呆在家裡不能出門,開始時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刷刷抖音,瀏覽瀏覽今日頭條,興致來了做做手工,學學廚藝,真是一大樂事!但時間久了,畫風就變了,長時間出不了門感到憋悶了;和父母在一起衝突多了;疫情一直不結束著急了等等。究其心理原因,我們可以用心理學上的自主性需要理論來解釋一下。

孩子們想上學是因為假期時間太長了?錯,你滿足他這種需要試試!

什麼是自主性需要呢?簡單點說,就是人都想要按照自己內在的心理需要去做事情,而不想要被別人逼著做事情。這些孩子從最初放假回到家裡,因為剛上完一個學期的課,假期對他們來說,會感到特別舒服和興奮。但是時間久了,孩子們天天按自己的內心需要玩手機,打遊戲等,父母們這個時候可能就不允許了,就開始了禁止或者減少玩的時間,另外,孩子們還想找自己的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玩耍,可是又出不去;非但如此,父母還要求孩子做作業、學英語、練習書法、繪畫,體育鍛煉等。結果,想做的事情不讓做,不想做的事情還得被逼著做,這樣,孩子的自主性需要得不到滿足了。

孩子們想上學是因為假期時間太長了?錯,你滿足他這種需要試試!

除此之外,從2月份開始的網課和作業也同樣影響了學生們自主性需要。因為假期裡本來是不用上課的,原本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不用去承受之前學習和作業帶給自己的壓力和煩惱。現在卻突然被要求需要上網課,還有各種網上作業,這時他們們就會有一種學校佔用了自己自由時間的想法,進而有種自己是被迫學習的感受。所以,我們發現,平時在教室上課的時候學生們遲到的很少,作業交得不及時的也很少,但是在網上,遲到的學生就特別多,而且作業質量和效率都不如課堂上。

孩子們想上學是因為假期時間太長了?錯,你滿足他這種需要試試!

那麼,自主性需要得不到滿足會帶來哪些問題呢?心理學上說,自主性需要是人心理上一種積極自主的,追求向上的動機,人們在滿足自主性需要的條件下,做事情才會感到愉快和覺得幸福,否則,被逼著做事的話,即使做得很好,其內在心理也往往是不舒服的,也就是容易出現壓力、焦慮、煩躁等各種各樣的消極感受。所以,我們發現,在家呆久了,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不聽話,甚至跟家長爭吵也多了起來,當然,被憋了很久的家長一樣因為自主性需要得不到滿足,脾氣也不小,於是各種各樣的“家庭大戰”就越來越多了。昨天晚上,我就剛接到一個家長緊急電話,告訴我正在上初二的孩子因為被自己說了幾句,非要離家出走。

孩子們想上學是因為假期時間太長了?錯,你滿足他這種需要試試!

講真的,沒有誰喜歡這些難受的情緒和壓抑的環境,對於學生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逃離了,最好逃離理由就是上學了。何況,到學校不僅可以逃離家裡的環境,還有學校開闊美麗的校園環境、善解人意的同桌、校門口的奶茶店、籃球場上的宣洩和汗水等等,甚至連之前古板嚴肅的老師也變得可愛了。當然,這些也成為了孩子們新的自主性需要。

我是心理小小師,關注我,每天學點心理學!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