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信谣言的墓碑

1891年4月27日,环游世界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即后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到达了他最后一站日本,在长崎登陆。

但是,在尼古拉来到日本之前,就有一种奇怪的传闻,说当年西南战争中死去的西乡隆盛其实没有死,逃到了俄罗斯,得到了俄 国的庇护,这回跟俄国皇太子一起回来了。这样的谣言,实在是太扯,但是,喜欢传谣信谣的日本人,还就是有信的。

听信谣言的墓碑

当俄国皇太子到达京都之后,由于京都的街巷比较狭窄,他们一行每人乘坐一辆人力车,就是后来在中国流行的黄包车的前身。

当他们路过大津町的小唐崎的时候,一名担任警戒的警官,突然拔出佩刀,冲向皇太子,猛地砍了他一刀。

尼古拉额头被砍,血流了下来,他还算敏捷,见对方还要砍,他跳下车,向街边逃命。

事情来的太突然,护卫的日本警察和围观的民众,都被吓傻了,没有人上来阻止凶手,尼古拉在前面跑,那凶手就在后面追,幸好皇太子的随从,从凶手后面用手杖打了一下,把凶手打倒,这时候,两个车夫赶了上来,把凶手制住。

俄国皇太子尼古拉受到了惊吓,他的额头上,留下了两道挺长的伤口,一个九厘米,一个七厘米,所幸没有伤到骨头。事件发生后,俄国公使十分愤怒,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让皇太子中止了访日行程。

听信谣言的墓碑


日本方面,从天皇到政府,都十分的惊愕,而且感到丢脸。天皇亲自赶到京都慰问道歉,而日本外相向俄国公使保证,一定按照日本伤害皇室的法律,对凶手加以严惩。同时,按照天皇的指示,准备派一个谢罪特使,前往俄国。

俄国人特别关心的是,到底此事是孤立的事件,还是有预谋的阴谋,凶手有没有同谋。

然而,审讯的结果,就是这个警官的独自行动,他是受了谣言的刺激,因为他曾经参加过西南战争,一个荒诞不经的谣言,就这样刺激了一个警官的神经。

但是,日本民众对此却感到很是丢脸。有个村子的居民公议,此后不许用凶手的姓氏,还有一个日本女人竟然自杀了,死前写了两份遗书,分别给俄国大臣和日本政 府,表达了对事件的深深歉意和惶恐。

听信谣言的墓碑

最后的问题,是如何处置这个凶手。

日本内阁由于已经答应俄国人,要按伤害日本皇室的罪名对凶手定罪,如果这样的话,凶手是要被判死刑的。但是,日本大审院(最高法院)的院长儿岛惟谦却认为,这样做不合适,因而拒绝了内阁的要求。

尽管内阁对此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最终,案子还是在大津地方法院开庭,按照一般谋杀未遂罪加以审理,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凶手被判处无期徒刑。

由于日本已经是个立宪 国 家,司法独立的原则,只要最高法院坚持,内阁也无法撼动。天皇虽然有意重判,但碍于一向的传统,也不便加以干涉,于是,案子就定下来了,凶手进监狱服刑。

内阁感到在俄国人面前丢了脸,所以,当时的外相辞了职。而天皇为了加以补救,下令募集资金,在袭击现场修建了一座纪念牌。

而那个凶手,当明白俄国皇太子并没有跟西乡隆盛一道回来,他只是听信了谣言之后,非常懊悔,一度想要自杀,但是没有机会,当年的九月,在狱中得病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