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理解人造生命体这个事情?刘慈欣三分钟帮你解答疑惑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刘慈欣的思想实验室》

“人造生命体”是一种通过改造而合成的特殊生命体,它能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合成自身所需的食物,甚至燃料,塑料和其他人类所需的产物。

如何去理解人造生命体这个事情?刘慈欣三分钟帮你解答疑惑

人造生命体他可能分这两个大的领域。

两大领域

一个领域就是直接意义上的人造生命体,就是说我们就用地球生命这个概念,来制造出新的地球生命。这个目前的话进展很小,据我所知,只有一个起步性的进展,能够造出一个人造的细胞来,离人造生命体还差得远。

如何去理解人造生命体这个事情?刘慈欣三分钟帮你解答疑惑

而即便是这个人造生命真的实现了,我们最多从宗教意义上来说,人类代替了上帝的位置,但是造出来的这个生命体,他仍然是地球的生命,仍然是我们这种蛋白质的生命,他未必见得比我们人类真的高级多少。

而另一个领域的话,则比现在要迫在眉睫,变成现实的可能性大得多。那就是刚才说的人工智能,就是说计算机变成人工智能,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对生命的概念有一个拓展,由这个硅基的电路组成的,有智慧有自我意识的实体,他也是生命。

这样一个生命体的话,他应该是可以算作人造的生命体。但是这个我觉得其实和人类升级多少会有一定联系的,只不过是这种升级不是以我们人类自己为模板,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东西来升级的,这个东西它仍然是人类的创造物。

但是目前看来的话,这两者的前景,不从科幻的角度看,仅仅从这个科学的角度看,这两者的前景也都是比较模糊的。

比如说人工智能,目前其实它的发展被媒体所夸大了。AlphaGo战胜李世石,这是一个事实,但是这个恰恰是计算机所擅长的一个东西,其实计算机在很多的领域早就战胜人了,只是我们不在意而已,它早就比我们计算速度快得多了,对吧?它做出一个数据库的排序早就比我们快得多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实际上整个人工智能现在的进展仍然是一个很初步的。至于说人造生命现在可以说连起步都不算,也是一个很初步的状态。

人工智能

人们对人工智能有很多的误解,他认为人类的很多东西是人工智能绕不过去的。包括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情感这方面,好像是人类的一个马奇诺防线一样,你肯定是攻不破的。

如何去理解人造生命体这个事情?刘慈欣三分钟帮你解答疑惑

但是历史上的马奇诺防线不是被攻破的,是被绕过去的,很可能人工智能会有某个渠道来绕过这些东西,发展出他们更高级的一些东西、一些文明。这个具体渠道我们现在还是不知道的。

关于我们创造出比我们更伟大的生命也好,人工智能也好,这个事情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未来的可能,我们应该看作它是我们人类的终极使命之一,我们必须去创造这些东西。

人类文明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更高级的东西,如果我们创造不了更高级的东西,那这个文明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前面说过我们要探讨人生的意义,我们要探讨整个人类文明的意义,很多人现在把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出一个比他有出息的孩子,对吧?那既然如此,整个人类文明为什么不能创造出比我们更强大的更高级的这么一个实体呢,不管它是生命也好,还是不是生命也好,这个甚至能够当做我们那个终极目的之一。

人类文明我们不可否认他所具有的价值,而应该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即便它会有一种阶段,但是也终会达到人类真正的终极目标。

关于主播与课程:

刘慈欣,第一个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的亚洲人,连续12次获中国科幻文学创作最高奖“银河奖”,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其作品《三体》三部曲迈入世界科幻小说经典之列。

其影响力不局限于虚构作品中。2018年,刘慈欣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霍金、NASA、库布里克的技术顾问也曾获得克拉克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