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一生》誰能想到前半生被命運如此偏愛的她,卻晚景淒涼

這本書發表於1883年,是莫泊桑幾部長篇小說中較為經典的一部,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深受福樓拜《包法利夫人》的啟發。講述了在十九世紀的歐洲的一戶貴族家庭中,成長著一位溫柔善良,天真純情而且相貌出眾的貴族姑娘。她生活在一個溫馨融融,喜氣洋洋的家庭裡。母親多愁善感,父親生性溫良淳樸,熱愛自然,樂善好施。女主角雅娜在步入婚姻之前,一直生活在無憂無慮,穿金戴銀,美好純真的夢幻世界裡。雅娜憧憬著美好的人生,嚮往著美麗愛情,全然不瞭解世界的另一面。當她自以為遇見了真命天子要開始全新的人生的時候。命運卻開始吝嗇於她。她發現她的丈夫不再是那俊秀英氣溫文爾雅的年輕子爵。而是一個貪婪醜惡,卑劣淫邪的敗類。隨後,自己的丈夫離世,只留下一個早產子。孤兒寡母相濡以沫的度過隨後的日子。而且由於雅娜的善良,仁慈的溺愛,將兒子培養成一名遊手好閒,吃喝嫖賭的流氓。雅娜到了晚年,由於償還兒子的債務而賣掉僅剩的家產,在悽風苦雨中度過餘生。


莫泊桑《一生》誰能想到前半生被命運如此偏愛的她,卻晚景淒涼


每當我們聽說一些絕地反擊,欣欣向榮的故事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感到快意和激動。我們都希望故事是越來越美好的,大家都希望有一個happy ending。可是,前半生輝煌美好,無憂無慮,可最終確是一場悲劇,這種故事情節不由得引發我們的思考。為什麼好人卻沒有好報?為什麼人生會如此無常?其實,所有結果的背後,都必然隱藏著一些潛在的原因。



過度天真導致了認知的狹隘

誠然,雅娜是一位集美好品格於一身的女子,她善良寬厚,誠實仁愛,美麗純潔,他像一個天使一樣,她的父親老男爵,也一直刻意的保護她美好的天性。但是,我們要明白,在這個世界上不僅僅只有光明與天堂,更有醜惡和庸俗的一面。活在世上,認知世界和看待世界的能力顯得尤為的重要。每一個悲劇人物的背後通常都有著極端的一面。

過度的美好就自然不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以及認清他人。人總是要為天真付出一些代價。可以說,雅娜與於連的婚姻是草率的,在他們成為夫妻的三個月之前,雅娜還完全不認識,不瞭解她這位“溫文爾雅,英俊瀟灑”的丈夫。當他們步入洞房,當雅娜純潔的心第一次遭受到男人旺盛性慾的衝擊的時候,她顯得如此的恐懼和反感。她才在心底裡反問自己是不是有些草率了。當於連和她的女僕通姦的時候,傻乎乎的她還全然不知道事情的真想,直到瓜熟蒂落,私生子出生後,她才發覺這場悲劇。當她發現,之前溫文爾雅的紳士丈夫,會為了少給小費和傭人船員吵架的於連,開始對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開始穿金戴銀,開始冷漠無情的時候,她才意識到這是悲劇,然而她卻還沒有放棄天真的幻想。。。

過度的善良和仁慈縱容了惡果的滋生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拋除部分聖人偉人。人性都是生來趨利避害,欺善怕惡的。雅娜的善良和仁慈,不僅助長了於連貪淫好色的天性和囂張的氣焰,也在日後將自己的兒子溺愛成不學無術敗壞家產的混混。因為她的善良,在發現於連一次次醜惡嘴臉後,她選擇原諒。因為她的善良,當面對不知廉恥的女僕的時候,雅娜依然妥善的安排而不給出教訓。因為她的善良,當兒子負債累累的時候,她還是會去委屈自己去償還債務。過度的仁慈縱容了所有的惡。雅娜一直在委屈著自己,任由著一切滋生蔓延出來,最後達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雅娜是個好人,卻沒有得到好報。因為在這世界上,只有適者才能生存。在小說的前半部分出場了一位不起眼的角色,麗松姨媽。她和善拘謹,卑微軟弱,她彷彿一直是一個透明人,在任何地方都顯得無足輕重,無人問津,無人掛懷。她似乎卑微到塵埃裡。因為於連客套的稱讚了一下她的腳,麗松姨媽就像遭到雷擊一樣渾身抽搐,斷斷續續的哭泣,原因竟是被感動到這種地步。麗松姨媽想來是一位溫和善良的人,可在這世界上,誰有在乎她呢?卑微順從的仁慈和不夠鋒芒的善良註定會讓你變成一隻綿羊,就是那種可以被一隻狗驅逐追趕的綿羊。

過度的依賴和期望導致完全喪失自我

年少時期,被父母保護,在父母的愛中生存,沒有經歷任何世事。結婚後,開始把希望和幸福全部寄託於婚姻和丈夫,把自己完全託付給所謂美好愛情。於連死後,有把未來交到了一個不學無術的敗家子手上。雅娜的一生,缺乏的是勇敢獨立的精神。缺乏的是保持自我的勇氣。缺乏的是建立自我的能力。人生於世上,不該淪為任何人的附屬品,有依賴就有要挾,哪怕是最親近的人。


莫泊桑《一生》誰能想到前半生被命運如此偏愛的她,卻晚景淒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