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寬:不戀剪髮做剪刀

“除吉林、黑龍江和西藏外,所有省都有代理商,還出口東南亞國家,每天生產的兩三千把修枝剪都不夠賣。”3月31日,在虞城縣大楊集鎮馬莊村園林工具扶貧車間產品展示廳,31歲的經理劉海寬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前,自豪地介紹產品出售情況。

劉海寬,大楊集鎮銀河寺村人,2011年開始在集市上開理髮店。“當時發現一把小小的理髮剪刀就要三四百元,並且壞了只能換新,我就想著如果自己生產這種剪刀,利潤一定很可觀。”空閒之餘,他開始琢磨轉行生產剪刀。

通過查閱資料,他發現生產理髮剪刀技術條件較高,工藝技術難度大。為學到這項技術,一有時間他就上網搜索剪刀生產信息。他意外發現“手動修枝剪”的生產工藝相對簡單,加上“要金山銀山更要青山綠水”的發展理念,讓他堅定——隨著各地環境綠化的不斷提升,修枝剪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如火如荼的脫貧攻堅大環境為劉海寬實現致富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優厚政策。2017年年初,大楊集鎮先後在全鎮6個貧困村新建扶貧車間,並組織鎮村幹部積極宣傳扶持政策,通過減免房租、減免稅收、加強道路配套建設等,吸引創業青年到扶貧車間投資辦廠。“抓住政策機會,能降低很多成本。”這讓劉海寬進一步堅定了創業信心。

說幹就幹,劉海寬關閉理髮店,投資30餘萬元購來一套二手機器,然後窩在家裡沒日沒夜地鑽研修枝剪生產技術。掌握了技術的劉海寬,在鎮政府支持下,成立了“虞城縣佳途園林工具廠”,註冊“佳途”商標,將機器搬到了大楊集鎮馬莊村扶貧車間,優先招聘20餘名貧困人員。2018年年底,他增加設備新推出4個系列、20餘種剪刀產品。之後,他又多方拓寬銷售渠道,並以物美價廉、誠信經營打開了銷路。至2019年年底,他已在全國擁有100多個銷售代理商。

“去年7月份,除了代理商,還在淘寶網、拼多多、阿里巴巴等網站開通了網店,現在不愁銷路,愁的是生產不出來,下一步準備擴大生產規模,再上一條伸縮杆修枝剪刀生產線。”劉海寬信心十足。

“對創業青年,我們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積極引導他們向黨組織靠攏,增強其帶動群眾的意識,目前劉海寬已被培養為中共預備黨員。”該鎮黨委書記劉運亮說。

“我利用農閒在這裡打工,工資按件算,少時一月兩千多元,多時能拿四五千哩。”來自該鎮姜樓村的貧困戶王來芳滿足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