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漂9年,搬家7次,生活和房子哪个是自己的?

1

今年是我在郑州生活和工作的第9年。跟很多郑漂一样,刚来郑州的那段日子,我住在城中村。

就郑州的城中村来说,航海路大学路附近的孙八寨虽然没有庙李、陈砦那样赫赫有名,却是我落脚郑州的首站。

它以200元左右的月租,为几乎身无分文的我提供了融入城市的可能,这门槛足够低,似乎充满着温柔。

白天是办公室里的忙碌,晚上是城中村的“灯火辉煌”。偶尔回来早了,在孙八寨逼仄的巷道中走走看看,名字是个村子,却俨然不是故乡的村落。

出租屋两边是密集的自建屋,各种小商店一家挨着一家,在巷道里蔓延;头顶上方电线杂乱,丝毫不见飞鸟的影子。

8月份的一天,女朋友的新裙子在门口晾晒时被人偷走了。又过了几天,我们买的第一件工具——一辆二手自行车放在楼梯间也不翼而飞了。

月底房东来收房租,我们把情况告诉他,想要提醒他警觉,没料到话还没有说完,房东老头不以为然的说,这儿丢东西太常见了,似乎他已经见怪不怪,更与他无关。

在经历了这两件事情后,我们决心离开。

回想起在城中村的日子,我们吃惊的发现,恍然之间竟然住了半年。这座城市最初给我们的“温柔”,也许是一份款待,但也可能是一个陷阱。

郑漂9年,搬家7次,生活和房子哪个是自己的?

9月份,雨季来临,城中村中污水横流,好在我们已经搬离孙八寨,在小李庄某家属院租了套房子。房租自然是要比城中村贵很多,但是环境也好了不少,并且有厨房可以做饭。

当几个盘子装满菜端上桌子,家的气息便出现了——在城中村的出租屋,无论买来几样菜,是断然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

我们陆续添置一些家具,对房屋做一些布置,努力让这里越来越像个家。

2012年夏天,我和女朋友领了证举办了婚礼,婚后住房问题成了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不久,房东想要卖房子,愿意以最低价格优先卖给我们,60多平只要33万。

但这对我们来说依然是笔巨款,我们动用了双方父母的积蓄以及结婚的份子钱,也才凑够了8万块钱,还不够这套房子的首付。

这套房子我们最终没有买,但由此却开启了看房、买房的序幕。

2

看房和买房的过程是艰辛的。

那段时间,我们一有空就骑着电动车在二七区的西南区域转,把大学路、航海路、淮河路、政通路、人和路、兴华南街、淮南街、京广南路、连云路等地看了个遍。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也走过高低不平的工地。从2012年的9月开始,到次年的2月,我们从阳光明亮的秋天看到寒风凛冽的隆冬,最后购房在合同上签字时手是哆嗦的,莫非是因为寒冷?

看房买房中的“故事”值得一说再说,因为它和开发商的品牌密切相关,选择不同的楼盘,结果真的可能是天壤之别。

郑漂9年,搬家7次,生活和房子哪个是自己的?

先看的是康桥金域上郡,我们陆续去了三次,一直觉得贵。起初置业顾问隔三差五打电话催促我们去认筹,开盘之后却再无音讯,再去售楼部才知道房子卖完了。

8200元/平的开盘价也能卖完,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现在看来,没有买康桥的房子是有点遗憾的,毕竟二手房价格高出周边不少。

转看亿辰山海间,按照要求交了2万元的银行定存,但一个月之后我们又取出来了,似乎总觉得不放心。

2年之后,当我们住进了亚星的新房,亿辰山海间的楼盘依然在建,遥遥无期。

后来了解到这个楼盘的开发商毕竟是小企业,缺乏成熟的经验,开发过程中时常捉襟见肘。

选择亚星盛世,完全出于偶然。我们看到了一栋栋封顶的房子(有的已经在做外立面了),甚至找到了房产中介,却找不到售楼部。

边走边问,总算进了售楼部,这才知道此时的亚星盛世郦都已经进入尾盘销售阶段,剩余房源不多,也就没有什么广告宣传,以至于让像我这样有纯粹需求的购房者,差点错失机会。

有了康桥金域上郡的价格作对比,我们对亚星7100元/平的价格坦然平静了许多。并且因为是准现房,年初购房年末就可以交房,等待的周期大大缩短,再合适不过了。

而在住进属于自己的房子之前,我们又搬了两次家。不管怎么搬家,我们始终选择的都是家属院。

城中村是回不去了,一旦习惯了家属院的安静、老派,就再也难以忍受城中村的“临时”和“凑合”。

2015年的春天,等住进亚星的新房子,孩子已经七八个月大了。很快她学会了走路,学会了骑着儿童车撒欢,整个客厅就是她的领地。

庆幸的是,亚星的这套房子是典型的两居室,89平米,户型方正,客厅足够大,从入户门到阳台,十几米的进深毫无阻碍,成了女儿的“战场”。

她骑儿童车横冲直闯,在墙壁上、门上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当她学会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想象后,每一面墙都是她的画板,她的作品几乎将屋子变了个模样。

郑漂9年,搬家7次,生活和房子哪个是自己的?

此时,我体会到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多么的重要,你不用阻拦孩子的想象力,因为你不必顾忌租期结束房东验房时的愤怒。

但到了2017年8月份,我们又搬了一次家,因为孩子9月份要上幼儿园,学校就在爱人单位隔壁,为了不让接送成为负担,我们把家搬到了文化路大石桥附近。

这次,依然,毫不犹豫,我们又选择了一处家属院小区。

3

搬家之后,我们原打算把亚星的房子租出去,毕竟是公积金贷款,1500元左右的月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租金也完全可以覆盖月供。

可一想到未来的租户可能会把你的家搞得不成样子,我就犹豫了。

干脆就卖了吧。房子挂在中介不到一个月,同一个社区的业主便相中了。

2017年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我们签署了居间协议和购房合同,收到了首付款,又半年之后尾款到账,我们和第一套房子彻底说再见,再也没有去过小区。

如今回想起来,也算是时机把握得比较到位,正值房价高位期,不但好出售,还能卖个好价格。

年前偶然经过郑密路长江路,看到亚星盛世郦都的商铺已经全都营业了,一派繁荣景象,和两年前相比,让人刮目相看。

这个区域和这个城市一样,一直在变化和发展,当你置身其中似乎并不察觉,而一旦抽离出来,在时间的关照下,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郑漂9年,搬家7次,生活和房子哪个是自己的?

社区门口的长江西路小学也开学了,回想着当时的施工场面,在一瞬间我又在想,或许当初卖房过于冲动了?

住到金水路文化路附近的这两年多时间,我充分感受到了市区的“强大”:周边有完善的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商场影院,周末带着孩子去公园和商场,走着路就到了;平时我喜欢跑步,早起半个小时去人民公园跑几公里,一天都神清气爽。

当然,在这里生活也有很多烦恼:菜价贵(因为店铺租金高);缺少停车位,白天不敢停车(这也是我白天基本不在家的一个原因),同一个地方两年贴了11张罚单;交通拥堵,早中晚几乎瘫痪。

4

2020年年初,全国、全世界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袭击,也打乱了我们过了年就搬新家的计划。

我们期盼着春暖花开,期盼着疫情早日过去,期盼着搬入新家。

新家是个三居室,按照爱人的建议,我们没有过多的买家具,连茶几也是选了个直径只有60公分的小圆桌——我们把空间充分留给孩子,让家成为他们活跃的乐园。

如果算上即将搬家的这次,在郑州的这几年我将经历第7次搬家。

我不确定以后还会搬几次家,但可以肯定的是,每次搬家都会扔掉很多东西,也会增加很多内容,通过这种减法和加法,生活会变得更本真一些。这也算是这八九年来的“搬家心得”吧。

从一套房子到另一套房子——房子就像接力赛中的那根接力棒,把我们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接续着我们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