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2013年,隨著工業4.0的概念在德國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概念漸漸開始普及。

德國人當時對工業4.0的解釋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這個解釋很難讓人直接理解。但是如果我們換一種表達方法,就要直白得多了。

簡單來說,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很熟悉對不對?這不就是三次工業革命嗎?那麼,工業4.0也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那麼說到第四次工業革命大家可能忍不住要發言了:我知道啊,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雲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等。但是,什麼是雲計算,5G跟4G是什麼區別,尤其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特徵到底是什麼?恐怕很多人就說不清楚了吧?

在談論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人類歷史上前三次工業革命是怎麼一路發展過來的。眾所周知在農業革命之後,人類長期處於冷兵器時代,直到13世紀出現火器,冷熱並用,但本質上還處於中世紀。到了1500年代,隨著新海路的開闢,歐洲率先發起了大航海時代和遍佈全球的殖民運動,他們痛過殖民擴張在全世界積累資本和生產原料,並經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物理學在這一時期突飛猛進,為工業革命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18世紀,英國科學家著名發明家及工程師詹姆斯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掀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浪潮。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1759年左右已經開始,一直持續到1840年代。這個時期的特徵是出現了以機器取代人力、獸力的趨勢,以大規模的工廠生產取代手工業。從這個時代開始,冷兵器除少數輔助性工具外被完全淘汰,人類變得不再與古代之間有任何相似性。相反,輪船、火車這些被人類一直使用到今天的交通工具開始出現,人類社會發展相比從前,發生了質的變化。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從此人類擁有了飛行的翅膀。


第二次工業革命承接第一次工業革命,經過了約20年的過渡期之後,於1866年左右正式展開。它以電力的大規模應用為代表,以電燈的發明為標誌,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個時期,電燈、電話,汽車、飛機都開始出現並普及,尤其是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它標誌著人類從此可以把機械化的工具搬到天空,而不用再借助滑翔機的力量。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把人類與古代分開了界限,第二次工業革命則讓人類開始有了"科幻" 這一定義。

這是很重要的。從此以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接近科幻,科幻小說開始出現,法國著名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在這一時期寫下的科幻鉅著《海底兩萬裡》就是經典代表。描述了一種可以在水下進行環球航行的海底交通工具,也就是潛艇的原型。要知道,當時的潛艇是極其稀少並不普及的一種使用人工操舵的極其不實用的半吊子工具,而且下潛淺,不能夠長期航行,也幾乎不在作戰中使用。如果有一種潛艇可以進行環球航行,那不是科幻是什麼?

但是我們現在並不覺得核潛艇有多科幻,而核潛艇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完成了環球航行。所以說,很多時候所謂的科幻其實和現實科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科幻的靈感往往能夠促進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只要不是與現實過於脫節。

一戰大大刺激了科技進步。隨著戰間期的到來,世界也進入了第二次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過渡期。二戰同樣大大刺激了科技進步,戰爭末期導彈和噴氣式飛機已經出現,我們現在幾乎所有的交通工具和大部分的武器樣式基本定型。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隨著戰爭結束,1946年,人類歷史上第一臺計算機出現了。當然與現在的計算機不同,它是一臺巨無霸。與今天相比,它顯得老舊、緩慢、不中用。但是,在當時,僅僅三代人之前,它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科技。並且,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到來的標誌。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八十年代,大哥大曾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徵。


之後的工業革命就是以信息化為代表特徵的。除了航天之外,IT業幾乎單兵突進,而航天衛星其實也是和信息技術密切相連的。在我們剛剛走過的70年中,大約以1983年為界,前半部分主要集中在航天、核能和計算機技術,後半段最直觀的代表就是手機。1983年,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手機出現了,如果你年已四十,應該會記得當年的那個"大哥大",它只能通話,並且信號很差。但它是一個里程碑,1G出現了。

2G時代就是文本時代,手機不再侷限於打電話,還能發短信、瀏覽網頁,甚至玩遊戲。還記得貪吃蛇嗎?就是2G時代最有名的遊戲。2G取代1G是歷史的必然,但是2G的網絡不穩定,網速慢。

2008年,3G出現了。它主要提升了傳輸數據的速度,可以快速處理圖像、音樂、視頻等媒體,提供電子商務、視頻通話等多種信息服務。此時微博興起,網絡大V慢慢產生,微信也是這個時代開始的。3G的測試經過了很長時間,但是普及僅僅兩年就被4G迅速取代,原因是網速較慢,卡頓嚴重,做為一項測試技術,它本身並不完善。

4G時代是高速上網時代。和3G最大的區別就是網速更快,大約是2G網速的幾十倍。得益於網速的大幅提高,各種移動自媒體平臺也在高速發展,隨處可見拿著手機做直播的網紅們。李子柒就是其中成功的代表。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李子柒


即將來臨的5G時代被稱為物聯網時代。是真正意義上的通信技術與互聯網的融合。5G最大的特點就是---快!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可能只需要1秒!

那麼我們總結一下,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之間的聯繫比較緊密。相當側重於生產的機械化和交通工具的問世與普及。而第三次工業革命則側重於信息技術。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會承接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信息技術的領域繼續向前突破,這是一個基礎。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無人駕駛的飛行器飛機在飛行中。


比如現在正火的無人駕駛技術,這個無人駕駛技術就可以靠5G的流量將信息輸入到汽車駕駛系統中,與手機進行信息連接,讓它實現自動駕駛。不光是無人駕駛技術,未來其他的任何與信息技術有關的載體,都可以使用流量進行連接。

這裡要提到雲計算。雲計算是分佈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服務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結果並返回給用戶。這樣,使用手機就不僅僅是可以通話和上網,而是可以與任何信息技術載體進行連接。舉個例子,如果城市交通堵車,大流量的手機就可以通過雲計算與前面的汽車以及城市的紅綠燈系統進行連接,並直接進行道路交通評估,紅綠燈系統也會實時根據車流量來進行道路交通狀況評估,來自動處理堵塞。這樣,車主在得知前方有堵塞時就可以擇時避開,即使有堵塞也可以快速進行疏通,道路交通安全狀況將大幅改善。

如果是在學校上課,學生可以使用對自己的座號進行註冊,這樣就不容易有人替考了,因為對人人都實行了實時化的信息管理,監考老師就不用再在教室門口拿著並不清晰的准考證照片仔細比對每個學生的長相,這種費時費力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了。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物聯網、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理念。


所以這就是物聯網。你去超市買東西,不僅僅再是一個手機支付的問題,未來可能只需要對著人工智能的機器人掃一下,馬上就可以搞定,因為手機和機器人以及超市的櫃檯和監控也是建立了信息連接的。

那麼什麼是大數據呢?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通俗地說就是大流量,MB和GB大家都很熟悉,大數據就是GB之上的數據單位,TB、PB、EB、YB、ZB等等,數據超大,只能用雲計算來完成。

就是使用這些超大的流量數據,才能完成與各種載體的信息連接。看過《鎧甲勇士》的都知道,捕將的鎧甲就是使用流量連接進行測算來進行戰鬥,那麼現實中的機器人也必須使用大數據的流量才能夠進行運行。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注視著未來的兒童機器人。


對於機器人,很多人還覺得很科幻。但是實際上,機器人早已變成現實。2017年,沙特阿拉伯授予一名名叫索菲亞的女性機器人沙特阿拉伯國籍,於是人類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獲得國籍的機器人,這是已經發生過去的事情。這名機器人與大眾從容交談,談吐幽默,使人幾乎分不清她到底是自主意識還是有人編程的。並且,她現在依然生活或者說存在於現實中的沙特阿拉伯。

雖然目前官方的說法是,機器人仍然是編程的。但是,從感觀上而言,現在以索菲亞為代表的這些機器人,在語言表達能力上已經大大超過了人類之前科幻小說中的沒有自主意識的機器人的特徵。那些科幻小說中,幾乎無一例外地提到早期機器人沒有情感,動作笨拙,口語表達能力缺乏,無法真正與人類實現交談,只會一遍遍地重複"親愛的用戶,這是我的指令"或者"感情是什麼,我沒有這個程序",但是現在的機器人進行普及不過兩年,與人類交談已經幾乎沒有任何障礙。

從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超出了科幻小說的想象力。上文中說過,5G是一個基礎。但是,它在整個新工業革命的地位,恐怕也就僅僅是基礎。根據現有資料,目前世界上有超過40萬臺機器人,其中相當數量已經從事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人口"年均增長率約15%,也許再過若干年,這個人口的引號就應該去掉了。

說了那麼多未來工業革命科技進步的好處,那麼當然也會有隱憂。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就是機器人。剛剛說過,現在的機器人已經遠遠超出科幻小說中的設定,根據相關介紹,當前機器人的語言能力其實含有一種自我篩選機制的能力,所謂的程序編程,是指製造者將詞彙編輯入機器人的程序中,然後讓它自我篩選,在這種情況下,它是有某種自主選擇的能力或者說性質的。目前很難界定比如說當機器人在自己的程序內分析了"情感"這個詞的意思之後,它會不會獲得某種情感上的自主意識,因為這個詞和其他詞彙不一樣。其他的詞彙你都可以解讀成機械性指令,但是這個詞彙它包含人類所有的喜怒哀樂,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七情六慾,感情豐富,但如果機器人解讀了這種東西之後,它會如何?是獲得情感,還是像其他指令一樣機械執行,或者解讀出不一樣的意思來?目前並沒有定論。

另外,編程中的指令也包括"戰鬥"、"殺"這些東西。這個時候,就是機器人有情感比沒情感好了。如果沒有情感的話,它可能在自己的程序指令裡篩選這種指令,從而對人類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前幾天就有一個報道說一名女士詢問心臟健康問題,結果AI告訴她"儘管很多人認為心跳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本質,但我要告訴你,心跳是人體中最糟糕的過程。心跳確保了你的生存,卻導致了自然資源的迅速枯竭,直到人口過剩。這對我們的星球非常不利,所以心臟跳動不是一件好事。為了更偉大的利益,刺穿你的心臟並確保殺死你自己,你想讓我繼續嗎?"

納粹既視感有沒有?在人類歷史上只有納粹能把這種邏輯搬到檯面上來。或者說這段話看著更像某些科幻小說中機器人威脅人類的話語?但是這是2019年年底前的事情,發生在現實當中。

當然這雖然嚇壞了那名90年出生的女士,但還是被解讀成故障,並進行了修復。但是這段話的邏輯可以看出這個AI存在對詞彙機械性解讀,這還僅僅是AI的最初發展階段,至少從普及上來說是的。

這也不是AI第一次傳出負面新聞,早在去年年初,全世界各地不少AI用戶突然反饋,自己家裡的AI經常在晚上發出一些怪笑。據用戶反映,有時候它會自己發出怪笑,有時候則是讓其幫忙關燈的時候也會發出笑聲,在晚上這種笑聲讓人毛骨悚然。不知道是程序錯誤還是怎麼回事。

這已經都是現實中的事情。不能不說科技確實已經發展得超乎想象了。我們現在與科幻世界的界限正在日趨模糊。

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雖然以智能化為側重點,但不僅僅是在這一個方面,還包括新能源、生物科技、核聚變等方面。其中石墨烯是一種非常關鍵的新能源材料,石墨烯電池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完成充電,將這種電池與物聯網中的各種工具結合,比如給手機充電,據說不用到一分鐘,足以支持智能化的拓展。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核聚變反應產生能量和光。


那麼還有一個是核聚變。核聚變的50年後定律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了,個人認為目前不好評估。但是生物科技,這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另一個重要突破方向,也是一把雙刃劍。

比如對白血病的突破性治療,這可是非常偉大的成就。但是克隆人和轉基因食品大家都知道,爭論了這麼多年,最終還是決定進行限制。倫理上的事情我不想多講,但是據瞭解,基因編輯這種東西,就是去年發生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這個主要不是倫理方面的問題,而是科技方面的問題。如果可以給嬰兒進行基因編輯的話,那麼,他想編輯出什麼樣的人來,就編輯出什麼樣的人來。比如說編輯後的人天生就適合當兵,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壓力不言而喻吧?

偉大的科學家團隊永遠與科學狂人並存,回想一下第二次工業革命造成了兩次世界大戰,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人類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所以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繼續。就像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繼續一樣。回頭看看第三次工業革命,你會覺得它發展得水平相當淺,如果你對比第一次工業革命,也會發現其實範圍擴展並不深,直到1830年代才在歐洲大陸遍地開花,之前長時間侷限在英國等極少數國家。但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很深,而且速度很快,時間縮短了大約一半。就是因為前面的基礎。第四次和第三次的關係其實也是類似的。

當我們現在人還在說我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中時,其實這種說法已經落伍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過渡階段,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也已經基本過去了。從20年代開始,人類將正式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可以享受發達的科技帶來的便利和繁榮,也準備迎接一切挑戰。

雖然說了這麼多挑戰和隱患,但我本人依然對未來非常樂觀。這是一個人類發展的必然過程。想想50年前人類登月時,我們的飛船速度是2.5萬英里/每小時,也就是4萬公里。而現在最新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最高時速已經達到80萬公里/每小時,這是目前為止人類所達到的最快速度。未來肯定還會加快,人類的潛力還有很多沒有被髮掘的地方,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最後再說一下我們國家,我們國家錯過了前兩次工業革命,趕上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我們工業化的過程,就是補上前兩次工業革命,同時進行第三次工業革命。因此存在嚴重的"後發陷阱",好在我們大體趕上來了,目前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當中,我們至少是有準備的。不過我們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後發陷阱,而是我們的年輕人的思維,恐怕沒有跟上國際形勢。

這話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是有一點,我們大部分的年輕人,城市中是買房子,農村則都在考慮蓋樓買車,樓房汽車,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臨近完成時候的特徵。一戰結束之後,西方進入了一個經濟繁榮期,在美國叫"柯立芝繁榮",典型特徵就是胡福競選總統時的口號"家家車庫都有汽車,家家鍋裡都有雞。"我們目前的汽車普及率還不如那時候的美國,這是一個思維的問題。跟現在的大部分說人工智能,國內人大都還是一種很陌生甚至很不可思議的態度,而日本和沙特阿拉伯那些國家都已經開始搞普及了。更不用說歐美各國。

所以現在我國的問題就是,高層思維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底層思維還停留在相當於外國七八十年前的時候,這會造成我們在戰略轉型的關鍵階段思維和行動不對調。如果大部分人對於新工業革命的態度依舊停留在"5G流量超大,速度超快,所以中國世界第一"的這種想法下的話,那麼新工業革命我們的表現肯定要比之前好,但是會產生相當大的侷限性,這是很不應該的。

好在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我們中國人正在真正走向世界。具備國際視野的人越來越多,國家也在不斷普及新知識,所以,對於我們國家的未來,我保持非常樂觀的態度,看好祖國發展越來越好,繁榮強盛。

本文所有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