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琴海到烏拉爾山:歐洲的邊界在哪裡?

說起歐洲的邊界,想必大家一定會首先想起中學地理課本上必背的那一連串地名: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愛琴海。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然而事情到此卻沒有結束,多個地跨歐亞的國家及其引發的複雜的地緣事務似乎在向人們說明:沒有人知道歐洲的確切邊界在哪裡。


從愛琴海到烏拉爾山:歐洲的邊界在哪裡?

歐亞分界線


本文也不想一言下定論,只是想在此將些許資料進行整理,以便讓我們對歐洲的地理與歷史知識有一個更詳細生動的瞭解。

在歷史上,歐亞分界線並不是在如今的烏拉爾山一線,歐亞的分界線最初起源於腓尼基人對於自身所處位置的東西方的稱呼,屬於古代閃語的腓尼基人將黎凡特以東稱為“亞細亞”,以西稱為“歐羅巴”,稍後的古希臘人沿用了這一稱謂。

然而,腓尼基人主要活動於地中海地區,古希臘人的活動範圍靠北一些,但在當時,根本就不涉及黑海以北的廣大區域。而且,作為寒冷乾燥的大陸性氣候與溫暖溼潤的地中海氣候的交匯點,黑海自古以來便是風暴之鄉,該海域200米以下的海水沒有氧氣,海水只能通過土耳其海峽少許流入地中海,極度缺乏流動性,這是一片死氣沉沉的海域。

所以,當公元前的古希臘航海家們駛入黑海時,他們到達的海域便被認為是當時人類世界的盡頭,已知世界的最北端。同時黑海因為其惡劣的自然環境而常常與一些黑暗古怪的神話和詭異怪誕的傳說相聯繫,在歐洲人的傳說中,這是一片佈滿了海妖和陷阱的地方。因而,它也成為了古代歐洲文化上的邊界。


從愛琴海到烏拉爾山:歐洲的邊界在哪裡?

黑海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陸內海


稍晚一些的人們可以通過海路或陸路來到黑海的北岸,來到亞述海的北岸,膽子大的還可以沿著頓河的河口向上遊行駛一段時間,隨著羅馬人對邊疆的探索止步於此,黑海——亞述海——頓河成為了古代和中世紀歐洲人共同認可的邊界。

但是後來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其中之一是俄羅斯的出現並歐洲化,在公元9世紀之前,世界上並不知道“羅斯”是個什麼東西,而且後來的基輔羅斯各國長期被蒙古帝國統治,在16世紀之前,俄羅斯一直屬於亞洲。

但是一方面,在頓河以東,並沒有什麼能夠讓人心服口服的自然邊界,另一方面,隨著15世紀晚期俄羅斯脫離蒙古人的統治並接受了東正教,扛起了君士坦丁堡的大旗,又於1700年代經過彼得一世積極改革,國力大增並積極向歐洲靠攏,表現出了極大的融入歐洲的願望。

當歐洲人幾乎是一夜醒來發現這樣一個東西突然出現在自己的東方,心態從不屑變成幾乎崩潰,但是,隨著俄羅斯對歐洲事務的深入參與,歐洲人對俄羅斯的排斥也一度轉化為認同,在拿破崙戰爭勝利後成為神聖同盟領袖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發出“吾儕即歐洲”的豪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號稱“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曾經一度深度融入歐洲,躋身西方列強一員。


從愛琴海到烏拉爾山:歐洲的邊界在哪裡?

“歐洲的救世主”亞歷山大一世


那麼,隨著俄國的歐洲化,俄國的擴張也就意味著歐洲的擴張,於是歐洲的邊界一路向東,但是俄國的擴張太快了,也太大了,無論何時把東西伯利亞和清朝的北部邊界作為歐洲的東部邊界都是不合適的,因此歐洲的東部邊界在哪裡,即便是在地理意義上也一度是個難題。


從愛琴海到烏拉爾山:歐洲的邊界在哪裡?

俄羅斯廣袤的西伯利亞


實際上,最需要一個明確邊界的恰恰是俄羅斯人自己。他們需要一個新邊界,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邊界。

這個新邊界最終還是由俄羅斯人自己提出,彼得大帝時代的歷史地理學家塔季謝夫通過一系列觀測,發現烏拉爾山東西兩側地區的動植物有許多顯著不同,故提出將烏拉爾山定為歐亞分界線,這一提議於18世紀被國際接受。

然而這一設定也導致了日後俄羅斯人自身的定位問題,“歐亞洲”、“歐亞橋樑”、“歐洲韃靼”等一系列尷尬的奇談怪論層出不窮,直到今天,人們提到歐洲很多時候還將其與俄羅斯並列,而不是將俄羅斯包括在歐洲之內。

另一個極具爭議的地方位於土耳其海峽,本來在古代,古希臘城邦就遍佈在愛琴海兩岸,在小亞細亞沿岸,有數以百計的希臘城邦,小亞細亞的赫梯人,也是印歐人的一支。從歷史文化聯繫上來說,小亞細亞與歐洲的關係,其實要遠遠強於俄國與歐洲的互動聯繫。

然而也是在15世紀俄羅斯皈依東正教的同時,奧斯曼帝國進入歐洲,讓這個本來屬於歐洲大門的地方,一下子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奧斯曼人是個混血民族,從中亞一路流浪混血來到歐洲,滅亡了東羅馬帝國,把君士坦丁堡作為自己的首都並宣稱自己是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人,還曾經到西歐找過教皇要求冊封。但不管它怎麼折騰,歐洲人對於這樣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伊斯蘭帝國,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從愛琴海到烏拉爾山:歐洲的邊界在哪裡?

奧斯曼人:從不過四百騎兵到橫跨歐亞的帝國


無論別人怎麼想,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帝國一樣,都是以半歐洲的身份表現出了對歐洲的極大熱情,奧斯曼帝國比俄國更熱衷於以歐洲的方式與歐洲各國進行外交,簽訂條約這種清朝到最後也沒太學會的事情,奧斯曼人可謂爛熟於心,並在前期長期處於優勢地位。雖然如此,但歐洲人對於其“半文明”的看法卻沒有改變。

另外,由於羅馬帝國曾經環繞地中海,所以人們在提到羅馬帝國的時候,經常會說“羅馬帝國統一了歐洲”,但此處的歐洲並不包括維京人的北歐,卻把閃米特人的北非與近東包括在內,這些地方也常常被稱作“大歐洲”的一部分。

當然,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英國。它自認是半個歐洲國家,另一半是大西洋國家。

曾經見過一幅地圖,圖上用英文標註亞歐大陸,讓人感到驚訝的是,這幅英文地圖把帕米爾以西的地方全部用“Europe”標註,範圍包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向西一直包括整個北非,這是迄今為止見到的最大版本的歐洲地圖。

但一般人還沒有這麼大膽。一般而言,大歐洲的概念要包括俄羅斯和土耳其,也要包括南高加索三國和塞浦路斯與以色列,甚至黎巴嫩,但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把歐洲分成“大歐洲”和“小歐洲”來看待。

前者包括所有廣義的歐洲國家以及與歐洲有重大歷史淵源的地中海國家,後者只包括歐洲的核心地帶,包括西羅馬帝國留下的拉丁歐洲地帶和西北部的新教日耳曼歐洲。

這樣一來,歐洲的邊界或許就相對清晰一些了。“小歐洲”包括西羅馬帝國遺留下的拉丁歐洲也就是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與克羅地亞(就是羅馬時期的伊利里亞地區)等國。大致以阿爾卑斯山為界,北部包括德國、荷蘭、斯堪的納維亞諸國和英國及愛爾蘭,向東以波蘭東部和匈牙利為界,波羅的海三國經常被排除在外。這是歐洲的核心。

在這個核心區的外圍,有著被稱為“歐洲的邊緣”的地方,這個範圍包括巴爾幹各國、波羅的海各國和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加上這些,就是現在地理意義上的歐洲了。


從愛琴海到烏拉爾山:歐洲的邊界在哪裡?

歐洲全圖


更大範圍的一層經常被國人忽略,歐洲人自己卻非常重視,那就是地中海以東以南的那些國家,歐洲歷史上與其交際極其深厚,它們對於歐洲的地緣安全極其重要,所以歐洲的地緣戰略目的實際上是向東肢解俄國,將俄國的歐洲部分重新變為十幾個斯拉夫人小國,以烏拉爾山為界,將其納入歐洲,向南則要對近東北非各國能控制則控制,將其納入掌控,成為勞動力輸入來源,其範圍,就是古羅馬帝國的行省範圍,北非五國和東地中海沿岸各國,有時包括漢志地區。

另外,歐洲將格陵蘭也經常視作自己的一部分,對格陵蘭實施長臂管轄。

所以,歐洲一直以來的大歐洲夢想,就是將俄羅斯歐洲部分、南高加索各國、近東北非地中海沿岸地區和格陵蘭統統納入歐洲,形成一個以西歐核心區為領導的超級聯盟,這個範圍可能會達到1600萬平方公里。對於歐洲而言,這才是它夢寐以求的天然邊界。

但是無奈胃口太大,所以現在歐洲的實際邊界就是在東色雷斯大門洞開,接受土耳其的訛詐,在北部的第聶伯河一線與俄國形成割據斷裂帶,也無法將南高加索各國納入有效控制範圍,在南部則要面對被自己搞得一團糟的地中海沿岸各國的嚴峻的安全形勢,在西北部則是腳踏兩隻船的英國和格陵蘭。

歐洲的現狀事實上是,有疆而無界,它有一個內部存在裂痕的核心區,以及一個不存在天然邊界的模糊外殼,二者共同劃定了歐洲的邊界。這樣的狀況,近期應該不會改變。

造成這樣的結果,先有羅馬帝國放棄南部疆土,後有西歐各國坐視拜占庭滅亡,再有俄國入歐失敗,再到現在的北大西洋長臂管轄,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嘲弄。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