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简•爱》——我们失去的爱


浅读《简•爱》——我们失去的爱

初读《简•爱》,我便被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深深的吸引了我,来自英国的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以她绝妙的文笔将她的温柔融入了这部自传体小说中,用一种柔和不刺人的方式和读者探讨爱这个名词。

小说女主角简•爱出生在一个穷苦的牧师家庭,出生不久后父母便离她而去。幼小的简被寄养在舅父家里,并在舅父里德先生去后饱受不喜欢她的舅母的冷眼,长达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里简受尽了歧视和虐待。

这段时间的生活给了简•爱一种爱的缺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的家庭却没有给她家庭的爱,这使她在长大后迫不及待的于舅母对抗。

对抗的结果是简被送到了孤儿院,本以为逃脱了地狱的她实际上只是从地狱跳到了深渊,孤儿院的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继续在孤儿院受到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值得庆幸的是简在孤儿院认识了好友海伦,两个同样不幸的孩子相依为命,也算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有了一丝丝光亮。

简•爱拥有了朋友的爱,但是一场传染病将海伦的生命夺走的同时也夺走了简拥有的爱。

海伦去世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生活环境变好了,可简的心里缺失的那份爱却很难再补回来。

简·爱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由于谭波尔儿小姐的离开,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

简在新生活里遇上了自己人生里一份新的爱——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在一次黄昏后的散步中简邂逅了这个喜怒无常的男人,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罗切斯特先生隐约的神秘感使得他们相爱并走向婚姻的殿堂。

故事到这里结束的话这就应该是一个完满的丑小鸭式故事,一个从小受尽人间疾苦的姑娘最终嫁给了爱情。

著作之所以被称为著作就在于它对于一些事物用文字的方式进行独特的探讨,在简与罗切斯特即将成为和对方共度一生的人的时候,在两人心里都满怀着对对方的爱意的时候,意外又来了。

两人的婚礼上有人指出罗切斯特先生早在十五年前便已经结过婚了,法律阻止了他们的结合,同时再次将可怜的简小姐即将得到的爱夺走。

简•爱心灰意冷,离开了罗切斯特先生,这次的打击之大使得简漫无目的乱走,一路上吃了很多苦,最后被圣•约翰牧师收留,关于简和约翰这一片段作者用了不下于简和罗切斯特先生香车篇幅描写。舅父留下的遗产;圣•约翰和简的表兄妹关系;约翰对简多次的求婚……

此篇幅是我认为整篇小说最出彩的部分,首先是简离开罗切斯特以后一路乞讨风餐露宿,奄奄一息时候被约翰收留,这在那个时代可以说的上一声救命之恩,往后的生活又对简处处照顾,但是到了求婚这里,约翰要简嫁给他的理由仅仅是简适合成为一个传教士的妻子,约翰发现了简的坚强,朴实,简的自尊自立,发现了简的一切闪光点。

但是约翰不是爱简这个人,他要和简结合是应为需要她,说起来这也算是简小姐一生中第一次主动的放弃自己拥有的爱,一种被需要的爱,说起来现实中很多人最终的归宿也是这种需要的爱——在你所有棱角都被磨平,所有热情都被消磨殆尽,你终究会和一个还不错的人共度一生,可这个人却一定不是你最爱的人。

这里引用曾经

写过的一句:“我希望能得到我一开始想的那个人,而不是精挑细选,权衡利弊后,觉得还不错的那个人。”

读到这里我脑子里就跑出来这一句话,我想简•爱拒绝约翰的理由大概也出于此,约翰的确很合适,也对简不错,但的的确确不是简一开始想要那个人。

而约翰这个人同样也是一个不错的人,一个看清楚自己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职责,他不禁让人很羡慕,但也让人感到悲哀,羡慕他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悲哀他的固执,为了自己的职责而放弃了一些本该拥有的东西,比如说爱情。在简离开以后,约翰也踏上了传教的路途。

故事的最后,罗切斯特先生的夫人放火烧毁了庄园,自己葬身火海,罗切斯特失去了自己的右眼和一只手,最终简找到了他并且嫁给了罗切斯特先生,致此全书结束。

我认为最后这一段大概是一种理想的爱情,现实中到了约翰那一章大部分人的爱情也算结束了,嫁给一份需要的爱大概也算得上完满。

童年家庭的爱的缺失,青年朋友的爱的失去,成年即将到手的爱不得不痛苦的放弃,遇上需要的合适的爱作出选择,最后理想的爱失而复得。

作者巧妙的展示了爱对于我们的无数种可能,我们的一生里也是这样,有的爱还没得到就已经缺失,有的爱因为以外不得不失去,有的明明近在眼前却因为种种原因就算撕心累肺也要自我放弃,有的就算合适,就算需要也要作出选择,理想的,我们能对自己想要的爱失而复得,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不知不觉合上书本,脑海中却满是对感情的思考,《简•爱》一书虽说女主角的感情之路曲折,但比起其他的名著,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显得平平淡淡,但是简小姐给我的震撼,给我的思考却远远大于保尔•柯察金,不是说那些书比不上这本,而是这本书里的平平淡淡更贴近于我们的生活,更贴近于我们的内心。

再引用长岛冰茶的一句话“执笔者感动自己,写书者直击内心”。我想我大概理解这句话了——你书字一帖无论怎样行云流水终究很少人能理解,只要自己觉得不错便可以,而你写书,写文章不仅要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出来,还要直击读者的内心,让他们觉得写中了他们心中的柔软或者坚硬,这才称得上一篇好文章。

合上的书页再次翻开,我想再去看看简小姐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