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理解:孝悌謹信,這四個字的內涵和外延?

微山湖邊一隻魚


對於古代的封建統治階級來說,“孝”文化與“信”文化是其鞏固政權的良好工具。因為推廣“孝”文化,教化風氣,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使得人人守孝忠君,進而維護社會的穩定。譬如漢武帝劉徹提倡“以孝治國”,其目的主要還是為施行自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方略服務的。

而推廣“信”文化,肅清秩序,則有利於加強道德建設,使得人人守信講禮,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譬如著名的歷史典故“商鞅立木”,為了表現自己推行新法的決心與權威,商鞅巧妙地用一件守信的小事順利地取信於民,為自己的變法道路奠定了強有力的群眾基礎。可見,“孝”文化與“信”文化能成為儒家思想的主要構成部分自有其必然的理由。

【解讀】

孝之至,莫大於尊親

當今社會不少人感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感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共鳴,它背後反映的其實是我們整個社會群體對於當下社會現實的無奈。如今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失獨父母等群體雖然頗受關注,但其物質生活及精神層面依然存在問題。

不過,無論是在法制建設還是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國家都對“孝”進行了倡導與鼓勵,例如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條文,要求兒女多陪伴、孝順老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家庭美德”建設方面,號召建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諧家庭等。這些都體現了我們在推崇孝道上的不懈努力。

《孟子·萬章上》中說:“孝之至,莫大於尊親。”意思是兒女孝順至極,莫過於對自己的父母親人尊敬奉養。這句話跟“子游問孝”的典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據《論語·為政篇》記載,孔子的學生子游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答道:“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的回答很有些義憤填膺的味道,他說如今所說的孝,指的是能夠對父母做到奉養,但是我們對狗與馬這樣的動物同樣也能做到奉養,所以,如果我們對待父母沒有做到奉養的同時還報以尊敬,那奉養他們與奉養動物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因此,對於父母,我們要孝,更要敬。

孝敬父母不在嘴上,空喊口號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有些人喜歡在社交網絡上轉發一些祝福,比如,轉發就能使父母長命百歲之類的文章,或是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在社交網絡上寫生日祝福等。這些雖是源自於兒女的拳拳孝心,但是多數父母並不熟悉社交軟件,因此這樣的祝福父母基本是看不到的。行勝於言,與其花費時間在社交網絡上編輯祝福還不如給父母打一個電話,或是買一份小禮物,直接對父母表達自己的關心,讓父母第一時間感受到自己的點滴祝福與愛意。

在這方面,漢代的韓伯愈堪稱孝子典範。

有一次,韓伯愈的母親因為韓伯愈犯了錯,便揮著拄棍要對他施行家法,韓伯愈毫無二話地當即跪在地上任由母親笞打自己的背部,只是打著打著,韓伯愈便哭了起來。母親納悶地問:“以前每次打你,你都絕不會哭,這次怎麼才打幾下你就哭哭啼啼的?”韓伯愈傷心地說:“因為我能感覺到以前母親您打在我背上的拄棍很有力,但現在您打在我背上,我都感覺不到疼痛了,想來是因為母親您年老力衰的緣故,所以我覺得十分難過。”韓伯愈對母親的“孝”在這體察入微的細心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孝敬父母不在比上。盡孝不能盲目攀比,做面子工程以沽名釣譽的行為同樣不可取。真正的孝敬要做到持之以恆地在日常生活中關愛父母。正如韓非子所說:“家貧則富之,父苦則樂之。”意思是若是家裡窮的話就努力賺錢讓家境富裕起來,免除父母的生活之憂;若是父母不開心的話就想辦法令他們開懷,不讓父母整日愁眉緊鎖。這樣滿足父母切實需求的孩子才能算是賢能的孝子,即真正地“解其憂”才算“孝”。

當然,孝敬並非要“愚孝”,更不應生搬硬套地重演“二十四孝”。孝敬父母,也並不是要求孩子唯唯諾諾、毫無主見,而是要尊重父母的意見,同時與父母積極溝通,跟父母表達探討自己的看法。至於該如何對待中國傳統的“孝”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無疑是最可取的。


奇正國學


為人處世不過如此。這四個字出自《弟子規》,“首孝悌,次謹信”。我認為其內涵的要義是: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百善孝悌為先,孝悌是為人之根本;成事謹信為首,謹信是處世的良方。


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悌,指對兄長要敬重。

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宗法等級秩序。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輩善事長輩,作為一種社會道德風尚,自古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孝悌”講的是長幼有序,和人性博愛。

孔子認為“孝”是人的基礎,不孝的人不能博愛。儒家認為孝是各種道德規範的根本,貫穿於人的行為始終,從侍奉順從父母,到治國安邦,從君主到平民都離不開孝。

孝可概括為以下五點:

  1. 贍養父母。《論語·為政》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2. 敬重父母。《論語·為政》說:“……至於犬馬,皆有能養,不敬,何以別呼?”
  3. 取悅長輩。《禮記·內則》說:“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
  4. 好言規勸父母錯誤言行。《禮記·坊記》說:“從命不忿,微諫不倦”。
  5. 不做有損父母聲譽道義的事。《論語·為政》說:“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悌”主要指尊敬兄長,弟兄相親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說:“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孝與悌相聯繫,是為適應古代家庭宗法制度提出來的。

“孝悌”的外延社會意義

儒家社會思想本身並不只是以家族血緣為中心,而是整個的社會的長治久安。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第一》)。

孔子這句話中表達了儒家傳統對人的道德從家庭倫理到社會倫理的一個發生過程。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學而第一》)。

就道德社會關係中基本道德情感的培養需要從“孝悌”提升出來而言,它是道德根“本”。“孝悌”本意雖然是一個家庭觀念,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國家的基本單位。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會的和諧發展,國家的長治久安。

謹,是指謹言、慎行;信,是指誠實、忠信。

人之所以為人,人有思想。思想支配著人的一言一行。古人為人做事講究謹慎小心,誠實有信。謹言慎行, 這才是做一個真正的人的根本保證。

“謹”在《弟子規》裡體現為以下幾點:

  1.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衣著打扮的這個細節會給別人留下第一印象。俗話說,吃飯穿衣量家當,衣服不一定華麗,但要得體、乾淨,更要符合自己的年齡、身份,不能給人輕浮、邋遢的感覺就行。謹慎衣著,打扮得體這樣做的好處是既是尊敬別人,也是在尊敬自己。
  2.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人都很忙,做事若分不清主次,沒有充裕時間安排好計劃,事到臨頭,匆匆上馬,容易出差錯。
  3.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坐有坐姿,站有站姿。腳不要踏在門坎上,也不要斜靠在牆壁上;坐在橙子上雙腿不要分得太開或不要抖腿,這樣很不雅觀。
  4. “入虛室,如有人”。出入別人房間,要先打招呼,輕輕敲門,裡面有答應,同意之後方可進入,子女進入父母房子如此,父母進子女的房間也應如此;進沒有人的房子,就好像進有人的房子,這是對別人的尊敬,也是對自己的自尊,這其實就是“慎獨”,出入沒有人的地方,更要謹慎自己的內心。

“信”字是一個單人旁,一個言字,說的是人說話的事。講話真實就是信,不真實就是不信。大家知道,人與人之間交往,最頻繁、最容易溝通的就是言語,最容易表達的也是言語,言語如果不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人的交往就是非常虛假的。

“信”在《弟子規》裡提現為以下幾點:

  1.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古人講凡事得三思而後行,說話也一樣,想好了再說,不能信口開河,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如果出言“詐與妄”,一次兩次,別人可能還相信,次數一多,別人肯定就不信了。
  2. “奸巧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要知道,“惡語傷人恨難消”,受傷的一方是很痛苦的,如果這個人沒有寬容之心,就容易產生報復心理。
  3.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在背後不要說別人的壞話,不要拉是非,當長舌婦,沒事的時候,可乾點正事,閒言亂語“莫閒管”,“閒事少管,打捶趔遠。”謠言、毀謗人的話不要說,“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沒有親眼看見的東西,就不要亂講,講不明白的事情就不要亂傳。
  4. “過能改,歸於無”
    ,知道自己講錯話了,知錯善改,也是好同志,“知恥近乎勇”嘛,要命的是“倘掩飾”,給自己“增一辜”。用謊言來彌補你的過失,就增加了一條罪。
  5. “事非宜,勿輕諾,勿輕諾,進退錯”。不該幫的忙就不要去幫,否則就是幫倒忙,不能做到的事情就輕易不要答應別人。如果你不能辨別是非,又輕易答應了別人,就進退兩難了,這時你講信用不行,不講信用也不行。所以,現代人要學會拒絕,拒絕也是一門藝術很高的學問。

“謹信”的外延意義

雖然說《弟子規》是給小孩子學的,但很多人長大了也沒真正完全學會。一個人在社會中,表面上我們看做事能力,但是,隱含在內部的是做人。

人越往上走,越應該小心謹慎,否則爬得越高摔得越痛。

能構建“信”的人,在往上爬的路上,總會有人願意給你搭把手。要謹慎,因為與人交往“信”的機會往往只有一次,要知道“無信於人”原諒很容易,再信任卻很難。


禺先生


其實這四個字先從意思來看,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謹言慎行、信守承諾。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多學多問。原句出自於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的《弟子規》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弟子規,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是謹言慎行、信守承諾。

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餘精力,就應該多學多問。

如果父母呼喚自己,應該及時應答,不要故意拖延遲緩;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應該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辭偷懶。

父母教誨自己的時候,態度應該恭敬,並仔細聆聽父母的話;父母批評和責備自己的時候,不管自己認為父母批評的是對是錯,面對父母的批評都應該態度恭順,不要當面頂撞。

冬天天氣寒冷,在父母睡覺之前,應該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天氣酷熱,應該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應該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問好;到了晚上,應該伺候父母就寢後,再入睡。


靜修道仙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李毓秀夫子所著。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規範。尤其蔡禮旭老師把儒家文化的精髓注入了弟子規的講解中,深入發揮了弟子規的精要,讓不同年齡層次的朋友都能夠得到足夠的人生智慧,成就陽光幸福人生。

第二十講 孝悌延伸眾生,謙恭謹言慎行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提到了,古人很重情義,在親人當中、在朋友當中都會流露出來。所以李白寫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提到“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孤帆遠影碧空盡”,他送著他的朋友是等到朋友已經完全看不到了,他才捨不得的離開了,對朋友那分情義、那分相惜之心就在送別當中流露出來。現在的孩子能不能寫出這樣的詩?很難!因為孩子現在沒有恭敬之心,比較焦躁、煩躁。所以我們也在這些禮儀當中,長養孩子對人的恭敬。

剛好前天我的結拜大哥來聽我講課,他從臺中趕過來。他聽了兩節課,他馬上又有事,就在下午要離開,他就說不來聽我講,他很難受,對我的支持就不言而喻,真的是很支持我。後來我就陪他走了一段路,送他去坐火車,當他離去的時候,我也是一直在那裡“過猶待,百步餘”。突然想到跟他相識這十年,我很多的決定他都很支持,雖然很多次我都失敗了,但是他還是一直很信任我。他說:你只要抱持著你對人、對社會的這一分初心,一定會做出一些能夠利益他人的事。所以他是時時都在關心我,看到我這幾年投入教育,他也非常歡喜,非常欣慰。下一句是;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就是當長輩站著的時候,晚輩我們不要坐,等長輩叫我們坐了我們再坐,這是進退之禮。學禮儀也要學得靈活,不可以學呆了。比方說看到人要行禮、要鞠躬,剛好你在電梯裡面,很擠,突然看到你叔叔來了, 你要不要再給他鞠個躬?可能旁邊的人都被你彈到旁邊去了。所以,學禮要學得靈活運用。剛剛張教授也說,在廁所的時候要不要鞠躬行禮?那就不用了,等出來再打招呼就好了。我們要順勢而為,因地制宜。

剛好我們有位老師他也學了『長者坐,命乃坐』,所以到一個單位去,跟當地的負責人在談話,對方是個女性。結果站了很久,這個女性她就坐下來,一坐下來,我這個朋友因為她是長輩,“長者坐,命乃坐”,但是長者沒有說,他還是繼續站著,這位長輩她都必須頭一直仰著。因為他很高,她又坐下來,頭就這樣。突然這位長輩覺得頭很酸了,她說:你坐下來吧!我的頭都快受不了了。當我們看到別人已經在那裡仰頭而望了,不等長輩叫你坐,你就很自然的坐下來。所以學不可以學呆。所以“長者坐,命乃坐”。

有一個孩子她才差不多兩、三歲,一個小女孩。有一天跟她父母還有外婆出去出遊,在公園裡面,她父親坐在那裡看報紙,小女孩坐在一個板凳上面。突然她的外婆走過來,結果那個小女孩突然就跳起來,因為那個椅子比較高,她馬上跳起來,沒有站穩就往前傾,然後倒下來。她的外婆跟爸爸都覺得很奇怪,就站起來趕快把她扶起來,就問她:你幹嘛跳起來?小女孩說:長者立,幼勿坐。因為外婆過來了,她趕快跳起來。結果這個父親在那裡很汗顏,外婆走過來,他無動於衷在那裡看報紙,他兩三歲的小女兒已經跳起來了。所以後生可畏,面對這些學聖賢書的孩子,我們也要跟他們一樣好好學習,落實《弟子規》。下一句: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近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這個也是講話的禮貌,在尊長前面聲音也要放低,不然會影響到長輩他們的談話。現在的孩子對於什麼時候應該講話,什麼時候不應該講話,這個分寸的拿捏比較缺乏。往往一群孩子遇到一起,就控制不住,大吼大叫,都快鬧翻天了。這個時候我們長輩要適時去制止,不然等他都已經習慣,就很難再把他導正過來。所以發現孩子講話很大聲,影響到長輩談話,要趕快說:你們要小聲一點。有些長輩就說:小聲一點!孩子就小聲了,小聲多久?三分鐘,又控制不住。小聲一點!然後三分鐘,又沒效果。長輩說:算了,算了,不要管他們了。這樣對不對?不對!所以教育還要很有耐性才行。

中國很強調中庸之道,其實中庸之道就表現在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比方說,穿衣服要不要中庸之道?穿太多了,很熱,穿太少了會著涼。吃飯呢?吃太多了會胃痛,吃太少了會捱餓。講話要不要中庸?對!所以『尊長前,聲要低』。但是假如跟長輩講話都講不清不楚,那就很失禮,所以『低不聞,卻非宜』。跟長輩講話,要讓長輩很清楚我們在說什麼,而且也要注意,講話的時候眼睛要看著對方,看著長者,叫『問起對,視勿移』。我們跟現在的小孩子交談,他的目光可以專注的看著你多久?很不容易很久!能十秒鐘就不錯了。孩子對人講話眼睛都不專注,代表他的心沒有恭敬,很浮躁。現在孩子為什麼這麼焦躁?就是太缺乏禮節的教育,久而久之我行我素了。所以這些小細節,都需要我們為人長者好好用耐性去教導,慢慢讓他能循規蹈矩,處處替人著想。

『進必趨,退必遲』,遇到長輩要快步上前,不要讓長輩等太久;等跟長輩談完話了,我們要離開,就慢慢退幾步,然後再走出去。你不要馬上長輩跟你講完話,“好,再見”,馬上就衝著離開。這樣好像是告訴長輩說,我恨不得馬上走,不要再多留一秒了。處處我們要注意到別人的感受,所以“退必遲”。“出則弟”最後一句: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這個『諸父』跟『諸兄』,在古代它的意思是指伯伯、叔叔,可以延伸到像舅舅,就是長輩,伯伯、叔叔、舅舅這一輩的;“諸兄”,堂兄弟、堂姐、堂妹,還有表兄弟、表姐、表妹這些親戚關係。我們可以回想一下,這些叔叔、伯伯也都是伴著我們、照顧我們成長,也不知道曾經抱過我們多少次,在心裡面祝福我們健康成長,也都是很關懷我們。俗話說,“受人點滴”也要“湧泉相報”,有這樣的態度人生才厚道,人生才會充滿歡喜。

這一次講課也看到很多長輩、很多朋友,都是我在這幾年認識的,也有很多是一、兩年沒見面。見到面,這些長者、朋友都很歡喜,他們也很祝福我能夠在這一段時間有一點小小的進步。當我面對他們真誠的祝福,我們都要記在心上,“受人點滴,湧泉相報”。更應該好好的充實自己,然後奉獻這個社會,讓這些祝福你的人都能生歡喜心。所以相同的,這些伯伯、叔叔,這些堂兄弟姐妹也都是伴我們一起成長過來,也對我們有很多的提攜,很多的關懷,這一分情我們也要時時存在心裡。當他們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一定盡心盡力去幫忙。

這個“諸父”除了指有親緣關係之外,我們可以把它解得再廣泛一點。“諸”可以當眾人,也就是侍奉任何一個人的父母,我們都要有恭敬之心;對待任何人的兄弟姐妹,我們也要有愛心,也要關懷。當我們是用這樣去解,整個心胸就會非常開闊,量大福也就大。

在新加坡許哲女士,她是新加坡的國寶,曾經就有記者訪問她。因為她人生幾十年都一直致力於照顧病人,照顧貧窮的人,記者就問她,“你這樣幫助這麼多人,幫助這麼多別人”,記者問到一半,她就說:我哪有幫助別人?我幫助的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所以在她的態度當中,哪裡是她的家?整個宇宙都是她的家。記者又問她:你都照顧別人,誰照顧你?你看,人都有很多煩惱,照顧別人還怕自己沒人照顧。這位長者很開心,她就說:我不用照顧我自己,老天爺會照顧我。你看,多麼豁達的人生態度!而這個人生態度就跟聖賢的經典完全相應在一起。

老子有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所以善良的人他的福報不可限量。所以,許哲女士說她的冰箱都會莫名其妙就多很多菜出來,而且也不知道是誰送的。諸位朋友,為什麼不知道是誰送的?當施的人是不求回饋,回報的人也不想讓她知道。假如我們今天去送禮是有所目的,禮物拿過去還要告訴對方說:這是我拿過來的。當我們是有所目的去付出,對方接受的時候也會有負擔,好像欠你一個人情,這樣人與人相處會有壓力。而許哲女士她的付出是不求回饋,而且她覺得那完全都是她應該做的,所以接受她幫忙的人都會發自內心的感動。一有機會可以幫她做些事,大家都會很主動,所以都買些菜放在冰箱裡。

楊老師當時候出來教孩子讀經、寫書法,每一次下完課,學生都走了,老師走到廚房,都會發現一些東西,這邊一包菜,那邊一包水果,也不知道是誰送的。所以,我們確確實實可以用自己的真心,去跟每一個人相交,當你把天下人當兄弟,天下人也會把你當兄弟看。所以,“四海之內皆兄弟”,它是一個結果,原因要怎麼種?一定是我們把天下人當家人看,我們主動去付出,就能夠得到這樣的結果。

《孝經》裡面有一段話,“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以其實人際關係不復雜,只要你有一顆真心,一定會贏得很好的人緣。當我們面對別人的父親,我們都很恭敬,他的孩子都會心生歡喜,相信你也會跟他們家裡的人處得很好。“敬其兄”,你尊敬他的兄長,他所有的這些弟弟妹妹也都會很高興。“敬其君”,你尊敬他的上司,或者尊敬他的公司,那他的這些同事、同仁也會很尊敬你。所以當我們時時抱著一分恭敬之心,自然就會贏得眾人的友誼。

除了我們剛剛有提到,對父、對兄要恭敬,而且要進一步做到愛屋及烏。要敬“諸父”、敬“諸兄”,比方說哥哥的孩子、弟弟的孩子,或者是伯父的孩子、叔叔的孩子,我們應該也要愛護。古代在明朝的時候,有一位女士叫章佳英,她的父母很早就過世了,所以她從小就是孤兒。她有三個兄長,後來三個兄長很早就過世,她跟嫂嫂就一起照顧她這些侄子。結果很不巧,她三個嫂嫂也陸續都去世了,在這樣的當下,這個章佳英她就抱定一定要負起這個責任,要好好把這些晚輩都撫養長大。當她有這樣態度,那是真正的“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因為她這麼做,一定會讓她的兄長很寬慰,兄長寬慰,也會讓她的父母很寬慰,所以我們要愛屋及烏。所以她終身就沒有嫁,她有沒有吃虧?相信因為她用真誠的愛心去愛護她這些晚輩,她的晚年也會贏得這些晚輩對她的奉養。

我在教書過程,也曾經遇過學生父母已經不在了,而是姑姑撫養。這個姑姑談對象的時候都跟對方講:我一定要帶著兩個侄子一起嫁過去。那個時候我在跟她(這位學生的姑姑)談話的時候,我整個人都肅然起敬。真的跟她聊,聊到一半有時候,淚水都快止不住掉下來,很感受到她那種忠義的存心。當每一位長輩都能處處愛護自己的晚輩,相信家庭都會在不圓滿當中也會有很好的發展。這是提到愛屋及烏,所以對長要敬,對下要慈愛。

剛剛提到了許哲女士,她是把天下人都當自己的家人看待。在晉朝的時候,有一位讀書人叫祖逖。當時候晉朝國家不大穩定,北方五胡亂華,他不得已就帶著好幾百戶人家,包含他的親戚,還有鄉里面的這些鄰居,就一起遷到淮泗這個地方。因為他從小就很有俠氣,很會照顧人,所以一路上所有的這些車馬都讓給年長的人坐,他自己都是徒步行走。也把家裡所有的財物、藥品統統拿出來給大家用,就這樣一路照顧所有的人。當時候晉元帝也很敬佩他的德行,所以封給他一個官職讓他去做,他也做得很好。而且常常抱著一定要把國家的失土再把它拿回來,很有這種雄心壯志。果不其然,在他生命當中,也把晉朝很多失復的土地都拿回來。

在這個避難的過程,祖逖也是時時替所有人的生活打算,都協助他們怎麼樣去耕作,怎麼樣有好的收穫。遇到一些骨骸,因為戰亂時代,常常都會有很多骨頭,很多大地上就可以看得到。祖逖就組織大家把這些骨頭統統把它埋好,還幫他們辦了一些祭祀的活動。這些行為都讓跟著他的這些老百姓很感動,有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很多的長者在聊天當中就說了,他說:我們年紀都這麼老了,能夠再遇到祖逖,就好像自己的再世父母一樣,我們死都不遺憾。祖逖這種仁義之心,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民百姓,所以祖逖去世的時候,整個人民就好像死去了父母一樣那樣的悲痛。所以確實,祖逖就落實了“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我剛好到澳洲去讀書的時候,有一位長輩,他比我父親還大。在澳洲期間,他胃出血,吐了很多血塊出來,他走到我們學院的時候,我剛好碰上他,看他整個臉都是白色的,都蒼白了。我就趕快去通知當地的這些工作人員,趕快把他送到醫院去,幸好沒有什麼大礙,只是需要好好調養一段時間。因為我們去是去上課,每天都有很多課程可以上,這位長者就必須有人照顧。我就自告奮勇,我說:讓我來照顧,我要體會一下孝養父母的感受。因為我跟父母住過一段時間,很多朋友說“你好孝順,都跟父母一起住”,我都很慚愧,因為我父母身體都比我還好,看起來是我照顧他們,其實很多都是他們照顧我。剛好在澳洲有這個機會,這個長輩生病,我們可以落實“親有疾,藥先嚐”,這些都可以做得到;“晨則省,昏則定”,時時看到他的需要。我就很歡喜,雖然課沒有上到,但是我們可以透過照顧這位長者,把學到的東西真正做出來。

因為他胃已經受傷,就不能吃一些比較不好消化的食物,必須從給嬰兒吃的那種麥麩開始吃起,而且要差不多兩個小時左右要吃一次。我就開始學習照顧長者,兩個小時就幫他煮一碗麥麩給他吃。在這段過程,我就提升了自己的細心程度,那長者也很歡喜,我們陪著他養病。也因為這個因緣,我也在這個長者身上,學到很多的處事待人的道理。這位長者雖然是工人,他的工作也很多,有時候還要下到下水道,下得很深的下水道去做些勞動的工作。但是他都帶很多印度人,因為新加坡有來自很多國家的移民,他說他帶著各個國家的人,他都是身先士卒。下去很危險,他都沒有叫他的工人先下去,他都自己先下去。工人在生活當中很拮据的時候,他都會慷慨解囊去幫助他們,也從來不會去跟他們要。

所以在這段過程當中,我又親近了一個仁德之人。雖然他是用勞力,但是他卻很喜歡中國文化,還寫了一手很好的小篆的字。所以確確實實,我們要禮敬一切人,很多臥虎藏龍都在你的身旁,你都不知道。假如你能不斷保持一個恭敬心,你確確實實會處處遇到貴人,就能體會“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由於我們住在一起都互相照顧,剛好我必須先離開,這個陳伯伯還有幾位我們一起住的男士,在前一天晚上就聚在一起。然後他們送我離開,那種男人跟男人的不捨之情,我也體會很深。所以我說,不只男生跟女生有真情,男生跟男生也是有真情真義。最重要的還是要我們有一分真心去對待別人,所以,“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我們接著要進入第三個單元,“謹”。

我們看到“謹”這個字,要想到什麼?要很謹慎,謹言慎行。其實在講“入則孝,出則弟”,跟謹慎有沒有關係?也都有。在“出則弟”當中所提到的這些禮儀,“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都是言語、行為當中的分寸,我們也要謹慎去對待。

有一個北京的著名的外資公司,它要招考員工,也是通過各個關卡,考一大堆試,還要考英文。在這個過程就刷下來很多人,最後留了一批人,準備做最後的面試。剛好公司的主管進來,跟他們坐了一會兒,主管就說:我現在有事,必須出去十分鐘,你們等我一下。這個主管就出去了,所有的人在裡面,坐了一、兩分鐘就站起來,然後看到辦公室裡面有些文件,就把它翻開來;一個人看完之後,還遞給另外一個人看,另外一個人也在那裡翻。十分鐘過去了,這個主管走進來,他說:你們都沒有被錄取。因為辦公室裝了個攝影機,所以看到每個人都動公物。因為他沒學過“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他也沒有學過“入虛室,如有人”,縱使主人不在,縱使他人不在,我們該守的分寸也不能有絲毫的減少。當這個主管宣佈說你們都沒錄取,這些人憤憤不平。“怎麼可以這個樣子!”這些剛大學畢業的學生就說了,“從小到大又沒有人告訴我們,不可以亂翻別人的檔案”。這些處事做人至關重要,所以要謹慎。

這個“謹”的功夫在小地方看,可能我們一不謹慎會阻礙到別人,比方說你坐沒坐相,腳還伸出去,很可能絆倒他人;假如在大的方面,你不夠謹慎,也有可能造成災禍,造成傷亡。前一陣子有美國的直昇機墜落下來,後來查出原因,就是直昇機在檢查的時候,其實已經有裂縫,但是沒有檢查出來,所以人機都毀了。所以,當我們在做我們該做的事也要時時謹慎,不然有可能因為疏忽,而造成了他人生命財產的損失。

像我常常坐飛機到很多地方去演講,假如不夠謹慎,剛好今天要去馬來西亞,護照找不到,那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因為沒有“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那會有什麼結局?不只自己可能會整個情緒非常緊張,到時候去不了,又對不起誰?對不起一群在等你的人。所以,謹慎雖然是一個小地方,但是它的影響面確確實實很大。假如一個單位的領導人他不夠謹慎,都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地方,而造成無法彌補的過失。所以,謹慎的態度一定要從孩子小時候就要養成。

在中國大陸,去年有個案件讓所有的人都在省思,叫“馬加爵事件”。馬加爵他是一個大學生,他還沒畢業,參加很多物理、化學實驗,全國的,都還得到名次,優不優秀?優秀。結果因為跟同學衝突,殺了四個人,所以被全國通緝。這件事就震撼了整個教育界,重新思考,要注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我也去問了一些朋友:你看馬加爵做出這樣的事,你有什麼看法?有些人會說:這樣的人趕快讓他死,把他槍斃了。有些從事教育的人,他可能就不是這個角度了,他會覺得馬加爵很可憐。他都還沒踏出社會,為什麼會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情?這麼誇張的事?

所以這個事件,家庭要反省,學校也要省思,為什麼這些做人的態度,在一個成績這麼優秀的大學生身上都沒有學到。而且這件事情還沒有發生以前,他可能都是父母的驕傲,因為他是在很偏遠的地方考上的,他們那個村落就他一個大學生。所以確確實實,我們不能被這些外在的這些“名”淹沒了,要更實質的看到,能夠讓一個人人生能走得踏實、圓滿,不是學歷,而是德行。馬加爵他沒學過《弟子規》,假如他有學到“凡是人,皆須愛”,他就不可能這樣做。他假如學了“兄道友,弟道恭”,他假如學了“言語忍,忿自泯”,就不會造成這個意外了。

為什麼他會萌這個殺機?因為他的同學常常都笑他,因為他太窮了,所以他都沒有好衣服穿。他在監獄裡面還跟監獄長說:這件囚衣是我穿過最好的衣服。當所有的同學都譏笑他,他的自卑感愈來愈難受,就是因為這樣的刺激才失去理智。從這件事我也告訴家長,你要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為什麼這些同學會被殺?為什麼?是不是偶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做人的分寸,他沒有學到“勿諂富,勿驕貧”,他沒有學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把人家家裡的隱私拿來取笑,難怪人家會不理智的對待他。又有一句講到“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人家狗急跳牆。

所以從這個事件我們也要省思,我們教孩子絕對不能讓他去傷害別人,像馬加爵這樣;相同的,我們也要教出的孩子,是不會讓人家引發對他攻擊。當孩子言語當中都有揶揄他人、都有輕慢他人,我們自己就要謹慎,這已經讓孩子在往後的人生布下危機了。從這個事件當中,我們也瞭解到,確實要謹言慎行才是。我們來看經文,我們一起來讀一下: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這句話的意思是早上早起一點,晚上少睡一點。很多家長就說了,這樣孩子會不健康,讓他多睡一點。確實睡覺有時候比吃飯還重要,因為在睡覺當中整個人在休息,很多身體機能在恢復,所以一般小孩他所需要的睡眠都會比較長。但是假如一個人很有志向,非常充實,他睡眠的時間也會自然而然慢慢減少。

所以楊淑芬老師我們都說她是“早睡早起”,什麼意思?早上兩、三點睡,早上六、七點起來,所以叫早睡早起。不知道諸位朋友有沒有見過楊淑芬老師?你看她一天睡四個小時,氣色怎麼樣?紅光滿面,我們這些年輕人都自嘆不如。結果她在我們中國大陸,有位很高明的中醫幫她把脈,他就跟楊老師說,他說:你睡這麼少,氣色還那麼好,就是因為你是吸收天地之氣。什麼天地之氣?浩然正氣!當我們念念都跟古聖先賢的存心一樣,那你的身心狀況就會愈來愈好。但是諸位朋友,欲速則不達,你不要說:我要效法楊老師,今天回去就睡四個小時。到時候一個禮拜以後,整個人都消瘦下去,那我不負責任。我們可以讓生活更充實,多看書,當你法喜充滿了,睡覺的慾望就可以慢慢減少。

其實“朝起早,夜眠遲”,因為古代的人都很孝順,所以很早起來打理家裡的事務。《朱子治家格言》裡面提到的,“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既昏便息,關鎖門戶”,晚上要巡視家裡這些門窗有沒有關好,然後都是先請父母去睡覺,父母都睡了,他再去睡,所以“夜眠遲”。我們也常常聽到古代一些詩詞,“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苦讀時”,當他人生有所志向的時候,他都會珍惜時間,不願浪費。中國人特別惜時,所謂“寸金難買寸光陰”,確確實實當你很有錢,你有萬貫的家財,也絕不可能買回你已經失去的時間。當一個孩子對時間非常恭敬、非常謹慎,他就不容易蹉跎光陰。在漢朝時候有一首樂府詩也提到,“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希望孩子的人生不要有這樣的遺憾,所以從小一定要讓他珍惜時間;而且生活作息要正常,不要一放假就到半夜不睡,隔天又睡到中午。那種睡功,我還真是學不來。

我們教導孩子讀經,也很注重這種生活作息,所以告訴孩子,六點半起床,七點要讀《弟子規》。這些孩子都六、七歲而已,學了之後真做。剛好大年初一,因為除夕比較晚睡一點點,她的媽媽就把鬧鐘調晚一個小時,希望給孩子多睡一點。結果這個女孩可能也是生活已經習慣了,差不多六點多,她就醒過來,一看才五點多,她就繼續睡。一睡覺得愈睡愈不舒服,怎麼時間過那麼慢?她一看,七點了。結果走出房間一看,八點!小女孩馬上放聲大哭,說:八點了,我沒有念《弟子規》!孩子為什麼掉眼淚?你看她對學問負責,她對老師恭敬,老師教導的話,她不願意違背。所以我們當家長的要跟老師配合,不要愈幫愈忙。小孩少睡半個小時沒關係,讓她失去對老師的恭敬,那才大有關係。這節課上到這邊,謝謝。

全系列目錄:

第一講 人生最難的不是奮鬥,而是抉擇

第二講 建立理智,才能下對抉擇

第三講 “孝”是德行根本,教育首重孝道

第四講 抓住根基,將聖賢教誨落實在夫婦之倫

第五講 家庭教育與家庭經濟

第六講 孝悌家風的承傳與家庭教育的誤區

第七講 孝敬之心從感受父母恩德起

第八講 用恭敬心孝養父母的身、心、志

第九講 做好學業、事業和家業,讓父母放心

第十講 防微杜漸,從小養成廉潔有守的品格

第十一講 真正的富貴與快樂,從至誠孝親開始

第十二講 改正壞習氣,習勞知感恩

第十三講 自理自立,修身立德,善諫親友

第十四講 立身寶箴—存好心, 行好事

第十五講 孝無終始,樹立家教風範

第十六講 平等禮敬,和諧萬事萬物之本

第十七講 輕財謹言化解怨忿,長幼有序進退有禮

第十八講 生活教育,長養孩子恭敬之心

第十九講 子女應對進退應有的禮節

第二十講 孝悌的社會延伸

第二十一講 自我管理與做事能力的訓練

第二十二講 食衣住行中的禮儀

第二十三講 愛物敬人,替人著想是第一等學問

第二十四講 持身恭謹, 仁以為己任

第二十五講 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

第二十六講 細節之處也要為對方著想

第二十七講 言而有信

第二十八講 “信”在五倫關係中的應用

第二十九講 承傳智慧,做有信義、有道義的炎黃子孫

第三十講 建立“言而有信”的風範

第三十一講 承諾守信與是非判斷

第三十二講 積善之方與改過之法

第三十三講 教育孩子要以德為本

第三十四講 “錯”與“惡”在一念間

第三十五講 萬物同體,皆須仁愛

第三十六講 愛是用心感受對方的需要

第三十七講 隱惡揚善,愛敬存心

第三十八講 寬厚待人與傳統師承

第三十九講 師承的心法“君、親、師”

第四十講 解行相應,志在聖賢

第四十一講 和諧人生的法寶


東方影月51747391


《弟子規》,“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朗朗上口,易讀易誦,像唱歌一樣,非常有趣。他的意思是《弟子規》是聖人對後生的訓導:首先要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做人要謹慎,講信用。

兩千年前的古聖人告訴我們“孝悌”和“謹信”是做人的根本,我們是 21 世紀的現代人更應該時刻謹記聖人訓,並履行到實際行動中去。

我們的生命源於父母,是父母哺育了我們,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長大,供我們學習,給我們溫暖。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

當父母忙碌了一天,疲憊地回到家裡,我們為他們送去一句甜甜的問候: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快坐下歇歇吧!當父母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主動伸出我們的小手,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父母生日的時候,及時為他們送上一份美好的禮物,送上一句誠摯的祝福。我們更應該虛心好學、勤奮上進,用優秀的成績讓父母歡心。

“人無信則不立”書後的小故事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宋濂是古代的大學問家。幼年的他家境十分貧寒,只能向別人借書抄書。一次,宋濂借到了一本他非常喜歡的書,可說好明天一早得還給人家,於是宋濂忍受著嚴寒,抄了整整一夜,將書抄完。第二天早上按時把書還給別人。宋濂用自己的誠信贏得了別人的信任,也贏得了自己輝煌的人生。

誠信是每天按時地交給老師那工整的作業本;誠信是讓家長簽名的考試卷;誠信是答應別人的事能做到。

誠實守信、孝順父母,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天天報料


孝悌謹信四字出自清代李毓秀《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中的第一句“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弟子規》應該是我們從小就接觸過的一本教育書籍,但是仔細研究過它產生的背景之後,就會發現這本書存在的實際意義。

先說說作者李毓秀吧,他並非什麼傳奇人物,而是一個致力於研究及傳播儒家思想學術的教書先生。早年因屢次科舉未中,便致力於治學。

《弟子規》便是以他平生的教學經驗結合《論語》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編輯而成的,可以說是對儒家思想的個人解讀。

全文以孝為先,非常符合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的傳統思想。

“孝悌謹信”四個字中,“孝”很好理解,便是對父母長輩要盡孝道,不可忤逆,要知禮守禮,以長輩為先;“悌”便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尊重,互相扶持,尤其是對待兄長要像對待父親一樣敬重,明白長兄如父;“謹”是指對自己的行為要有約束,不放縱自己,行的端坐的正,凡事要注意言行;“信”便是要求我們要守信用,說得出做得到,不能背信棄義。

古人總說“君子”,那何為君子?

我覺得能真正做到“孝悌謹信”的便是“君子”。

其實《弟子規》更像是封建社會對民眾的一種約束,放到現在來說肯定是不能讓我們照搬照用的,還是應該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

就拿“孝悌”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孝心和同袍之情,但並不意味著就要愚孝或者不顧一切盲目地付出,還應保持清醒的頭腦,懂得辨別是非,用合理的方式處理家人與自己之間的問題。

比如現在女生都不願意嫁給“媽寶男”,男生也不願娶“扶弟魔”,就是因為這部分人覺得自己的一生就是為他們而活的,殊不知,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

其次,謹言慎行可以說是值得一輩子去學習研究的,通俗點來講就是自律,不論是“謹”還是“信”都是對自我行為的一種約束和要求。

自律的話題時常被提起,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如果我們能真正做到自律仁愛有孝心,那麼我們的人生應該是非常美好的!


萌新小肥宅


《弟子規》中,首孝悌,次謹信,是講首先對父母孝順,對兄弟友愛;然後要做事謹慎,講究誠信。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是我們每位中華兒女的啟蒙書。

它教導我們: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與大眾相處時要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


國學知識分享記


孝悌謹信。狹義講,孝敬父母,兄弟和愛。謹言慎行,誠信為本。這個不多禪釋。廣義講,孝悌,佛報四重恩,首為父母恩。父母生人,有造化之大恩,扶育之大道,蒙化之大德,護持之大義。無一不驚天地,泣鬼神。烏鴉有反哺之義,羔羊有跪乳之恩,何況人乎?兄弟相親,同胞血脈,無慾相近,無利相持,放下清淨,無心而心。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兄弟不睦,何以正其身。言語是造化之物,皆概括之意,不得本之一二,或相,或形,或—時,或一剎那,或—人,或一事等等。如水之為水,非水之水。文明幾千年,何人,何聖,何賢真明水,言水,知水?固賢聖無為而異,真經依無言而言。更何況行乎?時事變迀一剎那,行同矣,實異矣。謹而為之,已不名他,何況亂言!心為本,信為相。二者相依相伴,不可分二。迷時不見本心,信即現於當下。如田地中禾木,觀其當下,了知秋收冬藏。悟見本心,信而受持,福德無量。



凡夫書旨


孝悌,內涵,孝順父母,尊敬兄長。

謹信,外延,謹言慎行,誠實守信。


快樂人生128359036


前兩個字是講在自己家裡,敬孝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後兩個字主要是講出門在外,對待朋友和世人們要誠實守信。[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