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西北山路盡頭,有座神祕建築,曾是一代威海人的童年噩夢

在威海市市中心的西北山路盡頭,有個如今看來怪怪的地方。它的建築一看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風格,比如貼著白瓷磚的小樓,黃琉璃瓦,綠琉璃瓦,大金字的“天宮”還有石制的巨型飛龍。院內有個大大的空場,零星停了幾輛車。草長得囂張,角落堆著建築用材,這一切彷彿已被人遺忘。

山東威海西北山路盡頭,有座神秘建築,曾是一代威海人的童年噩夢

但恰恰就是這裡,卻承載過威海一代人的回憶。而且據說還都是恐怖的回憶……

它就是威海西北山路,和古陌西路之間,中華環保園東邊的天宮和地宮。

話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這裡是可以買票參觀的展覽館。“天宮”裡運用聲、光、電等影視手段,塑造了很多民間傳說的神話人物。它們每一個都形象逼真,造型新穎,場面綺麗,當時人們形容是具有“藝術趣味和觀賞價值”。現在想想,估計裡面無怪乎是做工簡單,用色濃豔的民間雕塑,然後把九十年代的霓虹燈用上,營造神秘的氣氛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山東威海西北山路盡頭,有座神秘建築,曾是一代威海人的童年噩夢

真正恐怖的是在地宮。後來就是“地宮”裡的場景進入了當時很多小孩的夢境。地宮由27組雕像群(156個形像)和36幅大型彩色壁畫(描繪318個形象)構成的,再現了小說裡描寫的“十八層地獄”的情景。還有一個“木乃伊”展覽館,直接把孩子幼小的天真秒殺了。這裡展出的是明末清初時的男女乾屍。和一同出土的他們的衣物、器皿等。更赤裸裸的是“人體標本”,它把人體各個器官的實體剖面展示出來,幫助孩子加強對自身的瞭解。

山東威海西北山路盡頭,有座神秘建築,曾是一代威海人的童年噩夢

這一系列從天上到地下,從神話到現實的展出相信在那個時代一定震撼了無數幼小的心靈。當時威海各小學都組織孩子來這裡參觀。集學習自然知識與歷史文化於一體的寓教於樂活動。沒想到在當年的孩子們心裡留下了恐怖的回憶。

北京有個自然博物館,裡面也有展出人體標本。有一具平躺的女屍,我至今還記得它戴著黑手套,穿著黑襪子,臉上蓋著黑布的模樣。在屍體旁我很困惑,猜不出女屍活著時是什麼樣?她的家人為什麼就這樣把她放在這裡?確實,這真是一個小學生想不透的問題。

今天,天宮與地宮在迅速發展的城市中,成了無人問津的角落。“天宮”儘管依然高高在上,經過的人也只把它當成很low的“老古董”。站在天宮臺階下,我看到兩條巨大的石龍神情莊嚴,仍舊堅守著它的崗位。臺階很高,一路登上去我看到“天宮”內正在裝修。宮內搭著腳手架,水泥、石灰鋪了一地。神像保護的很好,色彩豔麗,神氣活現。

山東威海西北山路盡頭,有座神秘建築,曾是一代威海人的童年噩夢

一位穿著便裝的工作人員走來客氣地請我離開。從天宮再往北一點就是地宮。地宮沒有天宮那麼氣派,大門緊閉,比起天宮這裡內斂了很多。但一切都是破敗的,草長荒涼,我實在想不出它曾多麼光怪陸離,人頭攢動,多麼令孩子又好奇又恐懼。

山東威海西北山路盡頭,有座神秘建築,曾是一代威海人的童年噩夢

站在天宮臺階上俯瞰眼前景象,遠處高高的煙囪裡冒出白煙,樓房蓋了一座又一座,嶄新的威海每天都有新的變化。那些曾經到這裡看展覽的小學生們都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和家。我們的成長永遠都趕不上一座城市的更新,曾經在當時代表了新理念新技術的展覽,回首不過像一場舊夢,一切都遠去了,就像被風吹走的雲。是不是曾經的噩夢,現在回想也有了些許溫暖和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