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單八將中最傑出一人是誰?施耐庵早已在《水滸傳》中點明

浪子燕青退隱江海去了,看著他揚帆遠去,一種別樣滋味湧上心頭。

一百單八將中最傑出一人是誰?施耐庵早已在《水滸傳》中點明

水滸並不是對英雄人物都是一味讚美,反而是有些挑刺找茬,但卻抑制不住對浪子燕青的讚不絕口,這燕青,長相出眾,唇紅齒白,一身花繡,燦爛奪目,一旦站出,引得是眾生顛倒。聰明伶俐,眼睛一動,口角一轉,更是傾倒眾生。“人人都羨英雄領袖,浪子燕青”,燕青絕對是個偶像級人物。

燕青的出眾,難得是他的見識高超,賽過他人,是個真英雄。燕青自小父母雙亡,是盧俊義一手把他撫養長大,他和盧俊義在外人眼裡看來是一主一僕,其實就跟親兄弟一般。在大名府時候,盧俊義一早醒來,看了兩旁的人,問道:“怎生不見我那一個人?”這一個人就是燕青,可見他對燕青的關切。

一百單八將中最傑出一人是誰?施耐庵早已在《水滸傳》中點明

盧俊義被吳用假扮的算命先生,騙得昏頭昏腦,一定要去東南一千里外避禍,東南一千里外,不正是梁山泊地盤麼?燕青一眼就看穿這騙人的把戲,對盧俊義說:“休信夜來那個算命的胡講,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裝做陰陽人來扇惑,要賺主人那裡落草。”盧俊義不信,果不其然落入梁山圈套。盧俊義是燕青的主子,梁山的二號人物,燕青的見識明顯高過了他。

一百單八將中最傑出一人是誰?施耐庵早已在《水滸傳》中點明

入梁山後,燕青依然不離盧俊義左右,打東昌府、破遼國、徵方臘,燕青都立下赫赫戰功。特別是徵方臘,他化名雲壁,和柴進一道打入方臘內部,為梁山最後掃除方臘,居功至偉。剿滅方臘,梁山弟兄折損大半,燕青屬於最後凱旋的少數頭領之一,戰爭終於結束,和平總算到來,下一步就是接受朝廷封賞,享受人生,但燕青這時卻做出不可思議的舉動來。燕青找到盧俊義,說自己不願進京,情願歸還官職,隱姓埋名,過一種閒散日子。盧俊義挽留說,我們一家就剩下咱們兩個,現在衣錦還鄉,圖個封妻廕子,難道不正是時候,為何你反倒要走?燕青講了實話,說梁山雖然立下大功,但怕只怕朝廷加害。盧俊義不信,燕青於是給他講了歷史上飛鳥盡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的故事,提醒盧俊義小心。盧俊義還是執迷不悟,“燕青納頭拜了八拜,當夜收拾了一擔金珠寶財挑著,徑不知投何處去了”,燕青就這樣遠走他鄉隱居江湖去了。不出燕青所料,盧俊義還朝,先是加官晉爵,但很快就被朝廷奸臣無情毒害,在掩卷沉思欲款不已的時候,不由不佩服燕青的遠見卓識。水滸裡面這樣讚揚燕青,“他雖是三十六之末,果然機巧心靈,多見廣識,了身達命,都強似那三十五個”,隱然把燕青當做一百零八個最傑出的一人,這話並非空穴來風,自有它的深意所在。

一百單八將中最傑出一人是誰?施耐庵早已在《水滸傳》中點明

燕青何以離去?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燕青的瀟灑離去,來源於民間智慧,別看燕青平時“去三瓦兩舍打鬨”,這瓦舍既有諸般風流物事,另外還有講評書的、演戲劇的,其中大都是充滿歷史教訓和民間智慧的故事,千百年來民間不乏秀傑之士,離不開這類故事的養育。真理是樸素而又簡單的,民間的三言兩語最容易給人以醍醐灌頂的警醒。身居高位的人,離開根本,愈迷愈遠,事到臨頭,往往才追悔無限。燕青一刻也沒忘記自己的草根本性,所以也才能保存著這份難得的清醒與自知。

一百單八將中最傑出一人是誰?施耐庵早已在《水滸傳》中點明

人,貴在自知,才不至於磨滅自己的光亮。

豪傑堆裡,燕青無疑也算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但他的這種文武雙全,和通常意義上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很不一樣,論文,他不會舞文弄墨、詩詞文章,會的是吹拉彈唱、方言俗語;論武,他不會使槍弄棒,連好漢們隨身攜帶的杆棒朴刀也不會,防身就是一張川弩,三隻短箭,當然還有那天下無雙的相撲。

燕青的文武之才,帶有強烈的個人化色彩。

一百單八將中最傑出一人是誰?施耐庵早已在《水滸傳》中點明

其實這就是燕青的個性,想想如果遇上敵人,遠的話,他那箭無虛發的箭術,足夠可以打發;近的話,那一身天下無雙的相撲,更是誰也不怵。日常生活中,吹簫唱曲、笑語解頤,更是讓自己生活充滿風味情趣。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人是群居的動物,但在這群體生活當中,切不可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和個人應有的生活之道。

海闊天空,還我自在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