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存在16年却换了三位皇帝,后梁为何如何短命?

说起五代十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圈。其实这样很正常,五代十国仅60余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五个朝代,相比于那些动辄三四百年的大朝代,五代十国的存在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在五代十国中,有一个朝代,仅仅存在了16年,却换了三位皇帝,这就是五代中的第一代,后梁。

那么后梁是如何建国,又是如何灭亡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

仅存在16年却换了三位皇帝,后梁为何如何短命?

安史之乱以后,强盛的大唐帝国逐渐走向衰败,自763年平定安史之乱,一直到907年唐王朝灭亡,大权旁落的李唐王室已经没有能力处理安史之乱以后遗留下来藩镇割据问题。

割据一方的藩镇架空了大唐的权力,他们不听大唐政府号令且各自为政,这给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埋下了伏笔。

仅存在16年却换了三位皇帝,后梁为何如何短命?

唐朝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巢起义,黄巢手下的朱温在起义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后来黄巢兵败,朱温投降唐王朝,被唐朝册封为宣武军节度使,镇守汴州。

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王,史称后梁。

仅存在16年却换了三位皇帝,后梁为何如何短命?

朱温其人残暴荒淫无度,做了后梁皇帝以后残杀无辜,以奸淫诸王公大臣的妻女为乐,甚至儿媳都不放过。

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害怕被谋害的朱友珪在得知朱温要将自己贬官之后,联合守卫诛杀朱温,自立为王。

仅存在16年却换了三位皇帝,后梁为何如何短命?

次年,朱友贞与赵岩等人密谋推翻朱友珪,二月,打起了"除凶逆,复大仇"的旗号,联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兴师问罪。在杨师厚的帮助下,朱友贞得到宫中禁军的配合,最后杀死朱友珪,夺取了皇位。

朱友贞即位后,大肆赏赐助他夺取皇位的禁军将校,花费了巨额钱财。加之连年征战,军费开支浩大,使后梁财政日趋紧张。为了满足需要,梁末帝任用贪吏,搜刮民财,致使社会矛盾骤然激化。

仅存在16年却换了三位皇帝,后梁为何如何短命?

这一期间,后梁所面临的最直接的威胁是北方宿敌李存勖(xù)。李存勖年少有为,看见后梁朝局混乱,乘机集中全力要攻灭后梁。

双方争战不断,互有胜负。这一时期,梁朝的内部矛盾却日趋激化。

仅存在16年却换了三位皇帝,后梁为何如何短命?

自康王朱友敬作乱后,朱友贞疏远宗室兄弟,宠信赵岩及德妃兄弟张汉鼎、张汉杰等人。

这些人依仗着朱友贞信任,卖官鬻爵,玩弄权谋,搞得朝中乌烟瘴气,人心涣散。朝里如敬翔、李振等忠心耿耿的大臣虽然身居要位,但所提出的建议,朱友贞多不采纳。朝政荒疏,将士离心,后梁江山摇摇欲坠。

仅存在16年却换了三位皇帝,后梁为何如何短命?

公元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并于同年攻破开封,诛杀朱友贞,灭亡后梁。

后梁共历三帝,定都开封,又定西都洛阳,国祚16年。

纵观后梁16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后梁根基毁于内部斗争,都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国家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