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美容術後該如何修復護理?

激光帶來的美麗,一半是來自於激光的治療作用,一半是來自於激光術前術後的正確護理。今天我們就先來聊一聊光電術後的護理。

光電物理治療技術是現代皮膚科學必備治療手段之一,隨著醫學激光技術的發展,波長控制更準確、選擇性更高的新型激光不斷湧現,在皮膚美容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難治性的損容性皮膚病得益於光的熱效應及其他相關生物效應得到了很好的治療。目前所應用的新型激光具有安全性高、創傷性小等優點,但不存在毫無損傷的光電治療。只要是光電治療,一定會有副作用,也一定會有恢復期。


激光美容術後該如何修復護理?

醫美治療通常是以「先破壞後重建」的方式達到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破壞皮膚正常結構和功能。


激光美容術後該如何修復護理?


  • 皮脂膜被破壞,皮膚乾燥粗糙激光的熱效應及光化效應可影響糖基化神經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影響神經酰胺的生成,保溼功能下降,皮膚易變得乾燥、脫屑、敏感。此外,激光還會破壞皮脂膜中亞油酸、亞麻酸及脂質成分,降低皮膚的抗炎作用。
  • 角質層被破壞,形成色素沉著激光產生的熱效應可使角質層中的角蛋白變性,破壞角質層的正常結構,使角質層喪失對皮膚的保護、防曬功能,日曬將直接促使黑素細胞產生黑素增多,易形成色素沉著。
  • “磚牆結構”被破壞,影響皮膚正常呼吸功能激光熱效應可引起酶蛋白變性,影響酶促反應,導致保溼因子、脂質生成代謝障礙。破壞表皮中角質形成細胞及細胞間脂質的緊密結構——皮膚“磚牆結構”,從而降低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禦能力,影響皮膚自循環,更易發生敏感、感染等。
  • 水通道蛋白被破壞,皮膚滲透壓降低光熱效應會使得AQP3變性,使細胞滲透壓降低,更難運輸皮膚所需營養物質,減緩肌膚癒合。
  • 基底層被破壞,引起瘢痕形成當光熱反應到達皮膚基底層甚至真皮層時,使得表皮生長速度遠低於肉芽組織生長速度,會引起瘢痕形成。

光電治療通過對皮膚不同結構的損傷, 多方面影響皮膚的保護屏障功能、表皮黑素細胞的防曬功能、皮脂膜的保溼作用以及其他一些類脂的抗炎作用,從而引起皮膚紅斑、水,甚至滲血、色素沉著、瘢痕形成, 使皮膚變得乾燥、脫屑、易感染。因此光電術後必須做好皮膚護理

  • 術後即刻冷敷光電術後皮膚會有不同程度的紅、腫、熱、痛反應,一般需要24小時候才會消失。為減輕術後臉部不適感,需在術後即刻使用冰袋或醫用冷敷敷料,冷敷30分鐘,以最大限度減輕熱損傷。冷敷完畢後,可塗抹表皮生長因子(EGF)凝膠,以保持創面溼潤從而利於修復和抗感染。視炎症反應情況使用金黴素、紅黴素等抗感染藥膏,創面較大者可根據醫囑口服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 黃金修復72小時光電術後4小時內,皮膚的自身防禦機制還未重新形成,72小時內皮膚屏障還未恢復,這段時間一定要避開汙染源,避免進入有可能造成感染的環境。術後24小時,皮膚會有輕度潮紅、乾燥瘙癢等反應,48小時~72小時,會有輕微的疼痛及不適,皮膚容易變得很乾,很緊繃,此時可以適當使用利於皮膚屏障重建的保溼修復醫學護膚品。
  • 做好返黑色沉期護理有創治療術後72小時,皮膚開始結痂;5~7天,細小黑痂掉落;痂皮一般7~10天脫落,一定要等待痂皮自行脫落,不可撕剝。痂皮脫落後可看到新生的粉色嫩皮,再過一段時間,嫩皮會跟原本膚色融合。但部分人群會出現反黑和色沉。反黑和色沉一般需要3個月,長的可達半年才能消退。在治療後 3~6 個月時間內, 使用適合的醫學護膚品進行有效的皮膚護理( 保溼、防曬、修復受損的皮膚) 是非常必要的。

光電治療術後護理,最終的目的其實就是修復皮膚屏障,讓肌膚新生,達到破後而立的醫美效果。因此,修復皮膚屏障是醫美術後護理的核心,而防曬和保溼在根本上也是為了恢復皮膚屏障功能。

皮膚角質層因其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並具有重要的屏障功能,相對於皮膚其他各層而言表皮是最為重要的組成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