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羌縣(甘谷)蔡相爺,蔡家寺的歷史故事


伏羌縣(甘谷)蔡相爺,蔡家寺的歷史故事

蔡家寺,位於甘谷縣東北約30裡,新興鎮蔡家寺村,北依臥牛山,南臨渭河水。據《伏羌縣誌》記載,始建於元朝至正年間。現在的蔡家寺一共有30餘處建築,大多為清朝建築,是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

關於蔡家寺在當地有一個這樣的傳說。

相傳蔡家寺是宋朝奸相蔡京所建,蔡相爺想另立朝廷。便選址于于老家甘谷縣。建宮殿的地址。這地方既要遠離京城以便保密,還要風水好,有龍蟠虎踞之勢。

伏羌縣(甘谷)蔡相爺,蔡家寺的歷史故事

地方選好以後,建造可是一件麻煩之事,金殿所有材料都要從京城運來,千里迢迢,路途遙遠,建造速度必須要快,不耽誤蔡相爺登基稱帝的黃道吉日,時間緊迫。好在蔡相爺有兩件寶貝,可以幫助爭取時間,一件是“奔騰神牛”,能“日行八百,夜行千里”,一夜就能從京城回來構造一層臺階的金磚。只需要一百個夜晚,建造的百層臺階的金磚就足夠了。這麼多金磚,運到老家甘谷以後。還得需要照看以防別人偷盜。他還有一件寶貝。就是金龍天狗,負責看家護院之職責。他可以騰雲飛翔,像一朵白雲飄浮在天空之上,俯瞰著蔡家寺的每個角落,任憑地上走來的,還是天上飛來的,都逃不脫它的火眼金睛。

神牛能夜行千里的秘密,就是它的屁股下面住著一窩鳳凰,這鳳凰要等到神牛駝金磚百日滿就能生窩成鳳,為蔡相爺的登基龍鳳呈祥。

伏羌縣(甘谷)蔡相爺,蔡家寺的歷史故事

蔡相爺有一兒一女,兒子負責建造蔡家寺,百日功滿之後,蔡相爺登基,他就可以當太子繼承父業。

女兒不知神牛的秘密,看到它每天馱磚是那麼的辛苦,又看到牛屁股下面的一窩鳥窩,自己暗暗想到,這鳥窩給牛帶來多大的痛苦和累贅啊!既不雅觀,也不實用,為什麼不把它掏出來呢?可以減輕牛的負擔,她想到這裡,乾脆自己來幹,掏出了牛屁股下面的鳥窩。此時正是小鳥變成鳳凰還只差一天的時候,一掏出來就再也變不成鳳凰了。這種小鳥就是甘谷人所叫的,(牛屎火燕兒)。

神牛馱了九十九回金磚,由於鳥窩被掏,它的神力也就煙消雲散,痛苦地嚎叫幾聲,倒地身亡,化為一座大山,這就是蔡家寺後面“臥牛山”的來歷。

伏羌縣(甘谷)蔡相爺,蔡家寺的歷史故事

蔡相爺的兒子見神牛死亡,鳳凰不出,金殿差一層臺階無法成功,自己的太子夢隨之破滅,氣急而亡。

據說這就是甘谷人到現在把女兒叫“女害兒”的來由。

金磚從此變成了土磚,金鑾寶殿也就從此變為一座寺廟,名為“蔡家寺”,供僧人修行唸經,蔡家寺臺階九十九層的原因既在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