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招聘怎么准备?怎么做策划,需要怎么联系校方呢?

川乡绕妹周末


你好,校园招聘你应该要做以下准备。

一,根据公司的人才需求,拟一份招聘岗位需求表,然后根据这个需求表联系到合适的学校。现在学校也很希望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为学生安排工作或实习。你可以根据需要的专业在网上找学校,有很多的。

二,如果企业需要招聘的人才比较多,还要成立招聘小组,招聘小组的组长一般由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来担任。如果只要招聘十个八个的,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二,在去学校做校园招聘之前先做点宣传单,再做一份公司宣传音频或视频资料,这个要与学校联系,看在招聘现场是什么情况。有的学校为了安静是不能放的。

三,再做两个招聘用的易拉宝,展架之类的,要大气一点。

四,当然这只是工作的第一步,在学校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之后还要安排后续怎么到企业报到?是企业去学校接,还是学生自行来企业报到。这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求职指导师


1、确定招聘职位和人数:这是招聘应届生的前提,就是要招哪些职位的储备人才,要招多少名。只有明确了这两样,才能确定去哪些学校招聘,招聘哪些专业的学生。

2、成立招聘小组:招聘小组最好由人力资源部经理负责,甚至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负责。不要以为招聘应届生相对比较容易而忽视,其实际不然,就象前面提到的,如果安排一个刚毕业两三年的招聘专员负责面试,学生们会以为企业不重视招聘工作,甚至会认为企业不重视人才,而对该企业打了负分。招聘小组主要职责是准备招聘前期资料、制定招聘计划和政策、招聘实施、面试等。

3、联系招聘学校:招聘小组根据公司批准的招聘计划、历年各校的接收毕业生情况、本年度各校生源状况和各校往年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等情况,选定相应的高校,在招聘工作具体实施前,招聘小组将招聘计划发送给各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并与学校保持联系。

4、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制定招聘政策(包括招聘整体实施、招聘纪律、招聘经费等)、明确小组内部分工、准备面试相关的表格、准备企业宣传资料等。

第二阶段:招聘实施阶段,要做的工作有发布招聘信息;收集和筛选应聘资料;测试与面试;录用。

1、发布招聘信息:通常招聘信息的发布方式包括以下三种,供招聘人员选择:

在公司网站(包括各子公司网站)和校园网站上刊登招聘信息,介绍公司本年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用人标准、招聘程序、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应聘方式等。

在校园内部张贴海报,宣传企业。

在校园举办招聘推介会,加强毕业生对公司的感性认识,并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吸引潜在的应聘者(在校生)。招聘推介会所用资料,事先公司统一制订,并且在推介会演讲的人员必须事先经过培训。

2、收集和筛选应聘资料:对应聘人员的资料进行初审和筛选是招聘工作的重要一个环节,可以迅速从求职者信息库中排除明显不合格者,提高招聘效率。同时,也可将所有求职资料进行记录归档,为人力资源部的事后分析工作提供素材。应届毕业生自己提供的资料也许有虚假成份,招聘人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证实其真实性,比如到所在院系核查分数、奖励情况等。

3、测试与面试:

测试既要准确有效,又要简便宜行,建议以下几种测试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专业知识测试。招聘小组需在出发之前准备好各专业的测试试卷。

分析能力测试。事先准备一些案例,要求几分钟


王石头小观点


感谢能回答您的问题。

我们按照招聘类型和方式进行一下区分。


双选会形式

这种双选会的形式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前期准备的物料多一些。需要关注各个大学春季和秋季的开展时间,一般在开始前,学校的就业创业网站上就会有申请电话和邮箱,我们可以选择去学校拜访或直接批量投递。

投递时,需要营业执照复印件照片,公司介绍(最好是图文形式),岗位介绍,岗位要求以及岗位薪资待遇等。一旦通过,学校会第一时间联系企业,或邮箱通知或电话通知(部分学校会有入场证、通行证、展位表等)。此时,就等待开始就可以了。

会中,除了需要的展架展板简历外,一定带足公司的宣传单,人力方面除了初试的,还要有维持秩序的、分发传单的、建立学生会社团渠道的,确保未来进人的持久性。

总之,公司薪资越高的,全场关注力越大,名头岗位越响亮的,你进人肯定不愁。

专场性质

专场操作就比较麻烦了,重点就是联系校方和流程上。

首先,在联系校方做专场时一定要上门拜访。对于学校来说,大企业他们求之不得,基本都是免费,甚至有的签长期。小企业的话,谈不拢就得收取一定的场地费了。在沟通过程中,需要着重突出企业优势和对学生的好处,可以是薪资,可以是平台,还可以是企业地位等等。

一旦敲定专场机会时,要立刻锁定针对的院系专业,同时对人数进行把控。人数过多,现场混乱且很难筛选人,人数太少,没有气氛且浪费时间。一般的,一个岗位对应50-60人就差不多,一次招四个岗位就是200人足够了。这200人也基本占到了各个院系有求职意向的人了。

会中,注意流程。优质的开场会抓住学生的目光,比如绚丽的ppt,长相出众的主持人,到场的伴手礼等等。一定要明白,你做一次专场是在大量撒网,所以千万不要在会上进行面试,以拿简历约会后时间为主。

同时,在结束后,务必给校方反馈整场数据,全面的分析才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关系 ,更多职场轶事等你发现!


职场大刘


做好PPT,做好宣讲、做好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