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爆破成本直降20%!怎麼做到?


為什麼要對客戶進行分類和分級?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群內客戶是不是越多越好?

實際上答案是否定的,肯定的是隻有意向客戶佔比越高才越好。

衡量一個群內的意向客戶佔比,10名意向客戶和100名意向客戶對於商家而言,付出的成本也大相徑庭,直接決定了資源和費用的投入。而做好客戶的分類和分級,成本降低還不止只限於20%。

更重要的是,針對客群分類目前還沒有形成習慣和體系化的管理。

尤其在實體門店,常用的做法是填寫意向客戶登記表,記錄意向客戶。但還沒有形成數據化的統計。

在實體店,平時導購吸粉意識弱,很多導購只關注進店客戶,處於一種預計狀態,忽略線上客戶積累,因為門店無系統化的數據統計。如果平時不做活動,一般的導購員沒有意識針對意向客戶進行持續的跟進。

第二,導購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資源狀態,沒有邏輯體系梳理。而由於沒有進行持續跟蹤梳理,一個月前的客戶很可能跟丟。只關注進店,忽略日常,不清楚客戶跟進情況和積累資源情況,只在活動之前做蓄水顯然不夠。

第三,通過科學的數據統計,更加有利於成交,商家可以根據客戶意向強弱進行銷售決定。活動前根據分類進行客戶意向進行分級,很容易將客戶分成成交,強、中等、弱,然後根據客戶的意向強弱進行有針對性的跟進。

先統計,再有的放矢。

第四,通過對客戶進行分級,盤點出對方的意向產品。

即,客戶對購買哪類產品更有意向?是煙機、熱水器或者冰箱等等,包括一些小家電贈品,等等。據此,做出相對應的活動政策,使產品可以實現點對點,有針對性推進。極大提高逼單和成交的效率。

為什麼要制定跟進表格?

制定進群和邀約跟進表格,不僅便於門店導購員按照流程操作,同時利於操盤手、老闆和店長展開工作,可以隨時看到進群、跟進和成交狀態。

第一張表:電話邀約記錄表

該表格的制定便於添加,邀約,也便於記錄過程,以及跟蹤客戶是通過電話、還是微信二維碼入群。

值得一提的是,客戶的分類,以及ABCDD的代表意義。

A類客戶:意向強,願意參加活動,曾經到店。但數量少,需要特別標註。

B類客戶:有一定意向,不拒絕活動好進群,但在猶豫;

C類客戶:電話不通,電話不接,無需一直打,等A類、B類溝通完,再溝通C類;

D類客戶: 無意向,反感進群。

一般而言,以B類和C類客戶居多。

通常,每晚夕會操盤手、店長需要核算回收表格,考核導購是否完成,並有獎懲機制。

過程指標的設置為,每天早上晨會分配任務。例如,三個導購,每人自己領任務,約客戶進店的可以適當減少進群指標,如果無約客戶進店則適當多領客戶進群指標,每天50個電話30個微信為基本考核指標。

第二張表格:成功邀約記錄表格

如何記錄?

同意進店,進群的客戶,做好對應填好資料,並要一直保存好。在活動蓄水期間,邀約成功一個,記錄一個。清晰的跟進對方是否進群,是否成交,也便於操盤手跟進考核。

第三張表格:操盤手的彙總

第一種情況,已經復工的企業,線下填寫。

打印好統計表格發給銷售人員,夕會前由店長回收統計,最好為電子文檔,便於線上統一統計彙總。

第二種情況,未復工/線上辦公/年紀大的人員不會線上操作。

1, A4紙手動抄寫,拍照發給店長統計,店長形成電子文檔交給操盤手;

2, 使用騰訊文檔小程序,見表格轉為文檔,可在手機上填寫,交給店長,操盤手統一線上彙總。

結尾有彩蛋!

彩蛋1!垃圾流量怎麼處理?

對客戶進行分類,還要明確一個事情,即垃圾流量的處理。

何為垃圾流量?在現代家電線上賦能課堂中,馬秋傑老師實際已經談過這個問題,即那些無購買意向、群裡“刺頭”、以及同行競爭對手進群找資源的等等。

處理辦法主要通過渠道限制進群,例如在群二維碼推廣時進行部分限制,包括設置好友分類、朋友圈有針對性的推廣,等等。同時進行群裡意向客戶盤點,針對亂髮廣告,不遵守規則,擾亂群秩序的客戶給予及時清理等等。

彩蛋2!如何降低流單率?

今晚20:00,現代家電線上賦能課堂預告:如何降低20%的流單率?提高線下門店轉單率的6大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