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142萬海外留學生回國難:航班減少99%,地方政府不接收,隔離點不夠用


3月3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表示"我國海外留學人數為160萬人,目前在國外約142萬人。"

留美、澳、英學生最多,百萬留學生在重點疫情國

為何142萬海外留學生回國難:航班減少99%,地方政府不接收,隔離點不夠用

據《財經》報道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1日11:50,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達到189035例,已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記者查詢《2019美國門戶開放報告》發現,在2018-2019年度,中國在美留學生佔美國國際留學生總數的33.7%,約為37萬人。

而歐洲和澳大利亞也作為目前疫情的重災區,也是我國留學生集中分佈的地區,重點疫情國的中國留學生加起來總量超過百萬人。

據瞭解,仍在海外的142萬留學生裡,有回國需求的並非個別,但因為航班大量縮減,他們大部分暫時不可能返回國內,有關包機接留學生回國或放開更多航班的呼聲,連日來在留學生及家長群體中一直居高不下。

為何142萬海外留學生回國難:航班減少99%,地方政府不接收,隔離點不夠用

針對留學生等滯留海外的中國人迫切的回國需求,3月30日,中國民航局運輸司二級巡視員靳軍號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對一些需求集中、飛行目的地有接收保障能力的城市,民航局將視情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確保及時開通臨時班機或包機。

國際航班數量為疫情前1.2%

從3月29日到4月4日,計劃的國際客運航班量降至108班,這相當於疫情暴發之前全國國際客運航班總量的1.2%。

為了遏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高發的態勢,3月26日中國民航局要求,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每條航線每週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

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中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週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航班調整計劃自3月29日起執行。

上述措施落實後,每週進入中國的國際航班量將下降到130班左右。經中國民航局測算,每天通過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數將由2.5萬人降到5000人左右。

為何142萬海外留學生回國難:航班減少99%,地方政府不接收,隔離點不夠用

在眾多外國航空公司因成本問題選擇停飛,中國民航局要求國內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一條的背景下,臨時航班或包機成為留學生和華人歸國的希望。

女兒在意大利留學的王華組建了一個250多人的留學生群。王華說,這些留學生大都是大二年級以下,回國慾望強烈,來自全國各地,同時心理承受能力低。

為了幫助這些留學生回國,上週王華代表留學生家長給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遞交了聯名信,希望駐意使館能安排商業包機送這些留學生回國。

就在王華聯繫駐意使館的同時,東方航空和中國國航拿到了米蘭至溫州的包機許可。中國國航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中國國航的包機是溫州政府包機。

駐意使館工作人員也向王華透露,米蘭至溫州航班由溫州政府負責接機等事宜,而王華組織的250多個留學生飛到國內後,由哪個地方來接是一個問題。

具體回到國內,由誰來接收是留學生包機回國的攔路虎。據瞭解,留學生及家人原來居住的城市,並非天然的被動接收者,而國際航班到達城市近期也有很多調整,有的機場僅為臨時接受停靠,當地也並不一定有足夠能力消化更多入境者。

因此,只有各地有能力有決心接收,境外包機才能成行。

為何142萬海外留學生回國難:航班減少99%,地方政府不接收,隔離點不夠用

多地隔離設施容量有限

"海外留學生太多了,國家組織包機會突破現在隔離設施的容量。"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副主任王偉炳教授說,包機回國理論上風險是可控的,國際航班或機場感染的風險程度相對最低。不確定因素主要來自於國內隔離的執行力度、以及國內轉運的人口流動。

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需要集中隔離的旅客,每天都在以新增上千名的速度增長。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魏敏在3月23日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介紹,連日來,廣州隔離人數均以每天新增上千人的速度增長,為了滿足隔離需要,正在不斷優化調整全市隔離場所,全市的隔離酒店已從40個增加至76個。而北京上海相恐怕只多不少。

王偉炳認為,即便撤僑,也應該在隔離設施的能力範圍內分批實施。但隔離能力也可以不斷擴容,目前的壓力主要在幾個大城市,全國有容量可以擴大。

大使館出面也十分重要。中國在英國約有1.5萬名未成年小留學生,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已經找到3家機構收留小留學生,但目前遠遠不夠。大使館正在和國內溝通安排臨時航班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