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生四女被人罵“絕戶”,我給爸媽找“兒子”

我叫山麗,山東臨沂人。

很難想象在現在這個時代還會有重男輕女的陋習,但是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

男孩是家庭的火種,女孩雖然是至親骨肉,但始終比不上兒子。沒有兒子的家庭在我們老家是“雙戶女”,會受到很多的排擠。

連生四女被人罵“絕戶”,我給爸媽找“兒子”

我的家鄉,思想和土地一樣未開化 | 作者供圖

我是一個“雙戶女”家庭裡的老大,也因為這個,我的婚姻有了跟別人不一樣的故事。

1

我出生於1986年,我的下面有三個妹妹,最小的妹妹是1991年出生的。每一次懷孕,媽媽都會跟我說“一直期盼著下一個是弟弟”,但是每一次她都失望了。

我們四姊妹的出生,讓爸媽在當地人面前都抬不起頭來。因為在我的家鄉,無論是紅事還是白事,都只能是兒子來主持大局。尤其人老了,去世了,也都只能男性摔盆送終,女婿只能算外人,不能出面。

生了女孩的家庭在別人眼裡是無人送終的家庭,而不“絕戶”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個上門女婿,來頂門戶。

我是家裡的大姐,很早的時候,我就有了招女婿上門的覺悟,我是大姐,我要照顧妹妹們,照顧家裡。

爸媽知道我決定的時候一開始並不同意。因為上門女婿不好找,沒有男的願意入贅到女方家裡,除非差異十分巨大。爸媽很擔心我會委屈自己,直到跟我們家情況相似的大姨家為大表姐找到了一個上門女婿,兩個人過得挺不錯,爸媽才覺得這是一個可行的法子。

於是,我就走上了漫漫尋夫路。

2

相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開始的時候,我找對象的消息放出去很多的親戚朋友都來介紹。

我跟他們介紹的男孩子們一起吃飯見面,有一些家庭條件不錯,人也不錯的,我就想跟他們繼續溝通。但結果往往是,我跟介紹人說了繼續接觸的意向,對方家庭一聽我是找上門女婿的,就趕緊說“兩個人性格感覺沒那麼合得來”“我們不著急找對象”。

跟之前預想的一樣,找一個合適的上門女婿太難了。條件還不錯的男孩子根本不會考慮來當上門女婿,只剩下一些本身條件不怎麼好的,倒是一直願意跟你接觸。

之後我也陸陸續續去過幾次相親,有的一看年紀比我大很多,還有婚史,有的是模樣不怎麼樣,性格也合不來。

後來還有幾個村裡人來我家給自己家的親戚來說親,說是親戚因為精神有問題才一直沒結婚。

我和爸媽聽得都很生氣,想著對方怎麼敢把這種人介紹過來。但是對方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還得意洋洋地跟我爸說:“這樣的人聽話!你這是在農村,找個能幹活的人就得了,你家那麼多地,這還能替你爸拉犁呢!”

我們當場冷著臉,把人轟了出去,徹底把人得罪了。這之後,村裡面的閒言碎語就漸漸多了起來,我走在外面的時候,經常看到有人對我指指點點,說“挑什麼挑,還以為自己長得跟天仙一樣啊!”“還以為家裡面是有金礦要繼承呢,就幾塊田還那麼拽!”

雖然我決定招上門女婿,但是不代表著我就要將就,我也憧憬婚姻,憧憬愛情。村裡面的閒言碎語還有別人的無端指責,讓我慌了起來。

每次出去相親回來,我都要躲在房間裡大哭一場,覺得自己被踐踏了,同時又懷疑自己,難道真的是我不配嗎?真的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嗎?我怎麼就遇不到一個我喜歡的人呢?

3

爸媽終歸是心疼我的,看著我每天這麼折騰,動搖了找上門女婿的決心。

媽媽跟爸爸說:“算了吧,別再折磨小孩了。遇到合適的就嫁過去過日子好了。”

家裡面的房子是決定招上門女婿的時候就開始蓋的,等到我想要放棄的時候,房子已經蓋好了。爸爸有點猶豫,因為在我們當地,房子蓋好了就是要給兒子女兒結婚用,這是女兒和上門女婿的婚房,也是他們的養老房。如果我不留下來,那麼誰留下來呢?

二妹說:“讓姐姐走吧,我留下來。”三妹和小妹當時都還在上小學。

我看著自己的幾個妹妹,心裡又痛又無奈。可恨的封建思想下,這條路總要有一個人走,我已經走了一半,知道這條路有多難,如果妹妹們再走也未必會比我好很多。

那幾天,家裡面的氣壓很低,鄰居還有村裡人大概也都知道我找上門女婿不太順利,我家正在為這件事情焦頭爛額。

這時候,大伯上門了。大伯家有兩個兒子,因為這件事情,大伯母一直以來沒少嘲諷我媽,說什麼不爭氣生不出兒子,說我爸媽沒人養老送終。

小時候,我和妹妹也經常被我兩個哥哥欺負。他們兩個經常找我們麻煩,搶我們東西,作弄我們,然後還罵我們家都是“母”的。爸爸讓大伯管教他的孩子,大伯還反過頭來指責我們小孩亂告狀,沒什麼事還麻煩大人。

這次大伯過來,說的是過繼一個兒子給爸爸的事情。話說的很好聽,說的是“我給你一個兒子,什麼你的我的,都是咱自己家的人”。言外之意就是看中了我們家的房子,怕房子落入了女兒和女婿手裡,女婿不一個姓不算是一家人。

我聽到這番話,當時就很生氣,咬了咬牙跟爸媽說,我還是繼續找上門女婿,我留下來。

4

轉眼過了幾年,我就到了二十五六歲。在農村,我已經是老姑娘了,看過了不知道多少相親對象,都沒有中意的,也就隨緣找著。

這時候,隔壁的姑奶奶給我介紹了一個小夥子,她說:“小夥子長得挺周正,人也不錯,家裡面有三兄弟。就是年紀比你小四歲,心智不成熟。”後來見了面,兩邊都覺得不錯。

他爸媽同意了讓他入贅,擔起我家的紅白喜事,只是婚禮還是去他家辦。

折騰了那麼久,我也沒有力氣再折騰下去。兩個人順利地結了婚。我還記得結婚那天,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好像在慶祝我的解脫,我也真真切切地鬆了一口氣。

過日子跟想象中不一樣。兩個人相處之間總有分歧,他想著為自己爸媽考慮,我想要為自己的家人考慮,就這麼一直磕磕絆絆地走著。

如今我也有了兒子,我們家再也不用擔心沒有人“接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