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说来也是挺巧的,最近认识了一位做腰部网红推手的孙姓老板。闲聊中说起来,我打算做做B站,做做商业摄影类vlog的情况,于是她表示愿意加入,并且推来了一些网红小姐姐。因为这些网红小姐姐也是需要一些高级感强一点的图片。

于是第一个小姐姐便来到了我们的影棚,她此行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拍摄,只是简单地试一下妆。而且妆容的本身更加偏向于民用级别的而非商业广告的那种。

所以穿来的服装和饰品都不是针对摄影用的。但孙老板的意思是给小姐姐拍一下至少留个纪念。我的vip学员兼助理龙哥当场找了一些参考的图片和风格,来问问小姐姐的喜好。没想到第一张图片就打动了她。

那么本着给她做纪念也好或者带助理成长的思路也好,便拍了几张。同时发了一下朋友圈,随口问了问关于布光的事,没想到很多人都没能整明白。就开了个帖子简单说一说。




关于参考图


龙哥是摄影专业科班出身。他和我这种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的不同点在于他对摄影史和美术史的了解程度远胜于我。

当然同时他还是个年轻人,所以他的口味更接近于时下年轻人的审美。只是我没有想到现阶段的年轻人会对这种古典派系的肖像也会产生浓浓的兴趣。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此为龙哥show给小姐姐看的参考油画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直到拍摄完毕前,我都是不知道上面那张参考图是源自于荷兰国宝级画匠维米尔倾心画作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所以拍摄的当下,我脑海里也完全没有这幅画的隐现。但作为一名优秀的商业摄影,分析光和复刻的能力对于我来说那就如同喝口水一样的简单。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荷兰 海牙毛利斯博物馆;布面油画,46.5cm×40cm ;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斯嘉丽·约翰逊饰演




试妆成片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试妆成片




拍摄思考和光位分析

很多人在看了参考图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如果抛开背景的灯光不谈只需要一个灯就好。

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思考是过于草率的。因为如果只用一个灯去打,你特别容易出现暗部丧失细节或者就是照亮的部位过于繁多导致整个图片变得很平。

参考图的魅力在非专业人士看起来的是氛围,是色调。然而我们专业认识要考虑得更多,比如:“优秀的暗部过度”,“出色且纯净的暗部色彩和细节”等等

很显然在这么一个参考图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到的Key Light(主光)为OCTA(八角柔光箱)。而且Key Light的光位应该为长侧过一点且不能做成伦布朗

同时需要严格根据参考图(注意是参考图,而不是油画原著,我拍的时候并没见过那个原著)的阴影的角度以及“浓淡”程度,来进行主光的安排。

另外我加入了抛物线去做暗部的填充。这个手法其实没有太多的讲究,除了输出功率需要精准。如何精准输出我会在今年6月的人像workshop上进行详细解析。

还有就是背景上用了斜口罩做为渐变光的布光道具。

那么最最发人深思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第四个灯——空间感的光

我们的图片由于都是平面二维的,所以立体感空间感一直是需要重点思考的地方。特别是对比度强的或者暗调式的图,为了不让主体的边界陷入黑暗中同时又需要在背景和主体间加入光照制造脱离感。切记空间感的光不是发型光!空间感的光不能影响到其他任何灯光

那么空间感的光是具体怎么打,光的形态和注意点是什么呢?我依然会在今年6月的人像线下课上进行详细描述。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空间感的光不是发型光,是强调空间感和脱离感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注意主光的形态和布光的要素点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现场环境工作图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现场环境工作图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现场环境工作图


思考题


下面是另一张图,表面看起来区别不大。但是布光的方法和所谓的光位图是

巨大的差别。那么问题来了,你能看出区别吗?

如果没有,那么请关注一下我的线下课程,详情可以加我vx联系。

行摄观——由一次随意的试妆拍摄模仿的油画风布光

猜猜区别在哪里


制作团队

特别感谢 | 摄影后期:邢德龙

摄影助理:宋国威,邢德龙,邵寅

相机:GFX100 + GF 32-64 m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