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雞腸毒綜合徵,也叫雞腸毒、爛腸病、腸毒血病等。這種疾病是由多種病因,導致雞腸道出現問題,失去應有功能,如果治療不及時,病雞腸道相關組織,就會出現病變壞死,導致雞死亡,給養殖戶帶來不小損失。這種疾病在肉雞和蛋雞養殖業發達地區,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疾病,以病雞腹瀉西紅柿或胡蘿蔔顏色的糞便、且裡面含有未消化吸收完的飼料、採食量顯著下降、生長髮育不良、脫水和飼料利用率低下為主要特徵。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雖然雞群發生這種疾病的致死率不高,但是,直接降低了養殖戶的養殖效率,減少了養殖效益,如果治療不及時,也會造成一定的養殖“災難”。雞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往往與養殖戶的飼養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直接關係,管理好和治療好的雞群,死亡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反之,雞群死亡率可高達20%。特別是新手養殖戶,不要看到雞腹瀉西紅柿糞便,或者糞便中含有未消化完的飼料,以為只是消化不良、小腸球蟲感染、細菌性腸炎等簡單的疾病。其實,此病屬於綜合性疾病,一旦雞群感染此病,要及時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把損失降至最低。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雞腸毒綜合徵的發病原因:

此病的病原主要有:魏氏梭菌、厭氧菌、艾美爾球蟲的一種,或者由多種病原菌共同作用下所致。雞場的養殖環境、飼養管理和疾病預防水平不同,是引起球蟲感染的原發性因素,特別是雞群被小腸球蟲感染以後,小腸球蟲在感染雞腸黏膜上大量繁殖滋生,導致其腸黏膜增厚,嚴重脫落以及出血等病變問題,使得病雞的腸系統失去應有的功能,對飼料不能有效的完全消化吸收和利用;且對水分的吸收也明顯下降,雖然病雞大量飲水,不能阻止其出現脫水現象。這就是雞腸毒綜合徵,引起病雞腹瀉西紅柿、或胡蘿蔔顏色的糞便,且糞便中含有沒有消化吸收的飼料。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當病雞腸道發生病變以後,病雞腸道內環境發生了變化,相關組織失去正常功能、壞死等問題。那麼,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症狀,糞便會出現不正常黃西紅柿的顏色;病雞中後期,其腸道病變相關組織出現壞死,電解質大量丟失,會造成病雞猝死;在病雞發病過程中,會出現自體中毒現象,造成病雞相關器官衰竭而亡。

二、雞腸毒綜合徵的發病誘因:

此病多發於腸道系統功能比較弱的雛雞,20~40日齡雞為高發期,最早可在10日齡左右發病,發病雞群通常集中在30日齡左右。因為,此時的雛雞,正在生長髮育旺期,採食量增加,但是腸道系統的消化吸收功能還比較弱,抗逆性比較差,一旦被病原體感染,雞群就容易發生腸毒綜合徵。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此病的發生和雞群養殖密度大,生長環境溼度過大、通風不良、衛生條件差有很大的關係。在這種不良的養殖環境下,雞群容易發生,症狀也比較嚴重,治療效果也不好,往往造成養殖戶較大的損失。

再者,雞群餵養的飼料,優質蛋白和能量飼料比例過大、維生素等營養全面的優質飼料過於充足,雞群發生此病的概率就比較大,症狀也比較嚴重。因為在養殖過程發現,給食雞的飼料營養越豐富,雞群發病率越高,症狀也更嚴重;而給食雞群品質較低的飼料,雞群發病率相對比較輕。這是由於在球蟲和細菌的混合感染下,過量的能量和蛋白質、以及部分維生素,會促進病原的大量繁殖滋生,加重雞群的病症。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從這裡可以看出,飼養管理不當和養殖環境不良,是誘發雞群發生腸毒綜合徵的主要誘因。這幾個方面需要養殖戶認真對待。

三、雞腸毒綜合徵的發病症狀:

雞群在發病初期,通常沒有特別症狀。雞群精神正常、活動正常、採食量也比較正常,損失率也在正常的範圍。通常早上起來的時候,雞群會有個別雞糞便比較稀,不成型,且有黃西紅柿的顏色,或者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飼料,下午隨著雞群的活動量增加,排便又恢復正常。但是隨著病程的延長,整個雞群開始大範圍腹瀉,且開始一整天這個樣子。有些雞會有水瀉,不成型一大灘,糞便顏色略成黃色或者黃綠色,裡面通常有比較多沒有消化的飼料。

當雞群中出現大規模這種糞便2天以後,雞群的採食量就會出現顯著下降,通常下降10%~20%,有些病症嚴重的雞群,採食量下降30%以上。在雞群發病的中和後期,雞群中的個別雞會出現神經興奮、瘋跑,然後癱軟死亡。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四、雞腸毒綜合徵剖檢症狀:

通過對病雞群的剖檢觀察,病雞腸道的主要病理變化在發病早期。病雞的十二指腸段,空腸的卵黃蒂之前的部分黏膜增厚,顏色變淺,呈灰白色,像一層厚厚的麥麩,非常容易剝離;通常是腸粘膜溫厚,腸壁也增厚。腸腔道空虛,內容物比較少,或者內容物全無,或者內容物為沒有消化掉的飼料。

病雞中後期,腸壁就會變薄,腸粘膜會脫落,腸腔內容物呈蛋清樣、黏膿樣,個別特別嚴重的雞,腸粘膜幾乎完全脫落潰爛,腸壁更薄,腸腔內容物呈血蛋清樣或者黏膿樣、爛柿子樣。

病雞其他臟器並沒有明顯的病理變化,或者初期病雞腸腔內沒有內容物,或者稀薄,呈白漿糊或者胡蘿蔔樣,如果病雞與小腸球蟲混合感染時,腸內容物呈西紅柿樣或者棕黑色,腸黏膜上有小黃米粒大小或者針尖大小的出血點,腸道內有少量未消化吸收掉的飼料,個別病雞僅僅心冠脂肪上有點狀出血。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五、綜合預防措施:

新雞舍也可以每立方米用甲醛42ml,舊雞舍每立方米用量56ml,利用化學反應,即用甲醛量1/2的高錳酸鉀與甲醛反應進行燻蒸消毒。也可以採用自然揮發法,用甲醛量1.5倍的水與甲醛混合,對雞舍墊料噴灑,讓其自然揮發起到消毒作用等等消毒處理。

每次接雞前,都要以雞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雞場育雛期的衛生防疫消毒制度。必須嚴格對待育雛期的消毒工作,因為雛雞本身免疫力比較弱,沒有達到抗疫病定的要求,所以只有通過嚴格消毒,才能有效預防疫病的發生。同時,其育雛儲備用品也要消毒處理,經過化驗檢測要達到相關標準,才能避免雞群出現疾病安全隱患。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預防本病在雞群中發生,要根據雞群發病誘因入手。雞群飼養密度要適中,注意養殖環境的溼度,根據雞的生長階段和生長環境,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設定雞群一個雞群所需最低溫度值,當雞舍溫度低於臨界值,停止通風,反之,雞舍就要勤於通風換氣,保證其環境空氣質量;加強養殖環境的衛生保潔和消毒工作,給雞群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雞群就不易感染雞腸毒綜合徵。

同時,養殖戶應根據雞群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採用合理化的飼料養殖,不能一味的給予雞群太過充足的優質飼料,浪費飼料不說,還會引起雞群發生腸道系統的疾病。養殖戶應加強飼養管理,供給雞群飼料跟得上雞群的營養需求即可。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病雞的病理變化:雞腸毒綜合徵,雖然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疾病,但是在臨床上,雞群發生球蟲病是引起該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此病通常較少會單獨發生,大多數是和球蟲病併發,或者由球蟲病引發。當小腸球蟲感染雞群以後,破壞了雞腸黏膜以及黏膜、淋巴濾泡正常的生理結構,改變了雞腸道微生物的生存環境,為腸道病毒、病菌的繁殖和侵害提供了便利條件。由於小腸球蟲在雞的腸粘膜上大量滋生,導致其腸粘膜增厚以及出血病變,失去了應有的對飼料消化吸收功能。這是引起雞糞便稀、有西紅柿顏色,以及糞便中含有未消化飼料的主要原因。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在臨床上通常採用抗球蟲、抗菌、調節雞腸道內的環境、補充部分電解質和部分維生素等綜合性治療辦法。治療時可採用磺胺氯吡嗪鈉加強力維他飲水,黏桿菌素拌料,連續用藥4天左右;或者用抗球蟲藥劑拌料也可,用複方青黴素鈉加氨基維他飲水,連續用藥4天左右。症狀嚴重的雞群,需要加葡萄糖和維生素C排毒解毒,使用微生態製劑緩解和優化病雞腸道的菌群,促進恢復常態能力。

對尚未發病的雞群用磺胺喹惡啉鈉可溶性粉混飲,100克兌水150千克,全天量一次集中飲用,連用3天。同時在飼料中加入球清混飼,每100克拌料100千克,混勻全天投飼,連用3天。

症狀輕微者用硫酸粘桿菌素可溶性粉,100克兌水400千克,分上、下午集中飲用,連用4天。

對症狀較重者用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00克兌水150千克,進行灌服,連用5天,同時用白頭翁散拌料,500克拌料300千克,混勻全天投飼,連用5天。自體中毒嚴重的雞群另加葡萄糖、維生素C進行排毒、解毒。


雞腸毒綜合徵讓人頭疼,瞭解其發病規律,做好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在此基礎上,使用特有黏膜修復因子的藥物,能夠有效修復因病菌感染引起的黏膜損傷,修復病雞腸道的正常功能,抑制住腸道痙攣,可以使得病理神經症狀加速消失。相關研究發現,低血糖也是造成雞群發生腸毒綜合徵的誘因之一,所以在治療的基礎上,如果拌料裡面加入1%~2%的葡萄糖,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良好效果。養殖戶應注意:雞群患染此病以後,容易反覆發作。所以,在雞群康復以後,要加強飼養管理,以及飼料質量配比的把控,同時要給雞群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髮育環境,減少、杜絕雞群再次發病的可能。做到安心養殖,養殖出一個健康的雞群,不想賺錢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