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榮:礦粉受制於人,所以要加大這方面的投資力度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成為當下主題。如何奪取“雙勝利”,沙鋼集團用實際行動向社會傳授了寶貴的“沙鋼經驗”,充分展現了作為我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在困難面前的強大韌性,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遠見。

在沙鋼集團冷軋廠硅鋼車間,工人們各司其職,上料、冶煉、裝卸……一派熱火朝天景象。作為連續生產型企業,沙鋼集團即使在疫情期間,車間裡機器運轉的嗡嗡聲也從未停止。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個車間的產量還有了新突破。“1月份計劃9萬噸,實際完成9.3萬噸,2月份計劃8.3萬噸,實際完成8.5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約15%。”車間第一副主任盧禹龍說。

沈文榮:礦粉受制於人,所以要加大這方面的投資力度


硅鋼車間交出了“增產”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而縱觀整個沙鋼集團,整體產量也沒有遭受太大沖擊,僅下降10%左右。能夠在疫情重壓下保持強大韌性,背後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便是從源頭上保證原料供應的不脫節。沙鋼集團供應處處長高文平介紹:“因為今年春節比較早,在2019年12月下旬就開始增庫,量比往年也增加了10天左右,能夠整整覆蓋2月份。疫情影響,開發了新的供貨單位,尋找了一些替代產品。”

充足的原料供應讓沙鋼避免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有了這個基礎,沙鋼就能開足馬力生產。而疫情之下,部分員工未能及時返崗,但得益於近年來沙鋼大力推進的智能化改造,用機器換人,既讓沙鋼挺過了疫情的“陣痛”,更讓集團有信心在未來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說:“沙鋼現在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不能說100%,但80%到90%肯定有,智能化已經全面起步。我們的技改目標不變,年度任務目標不變,受影響的10%的生產量,分攤到未來的八九個月當中去,通過有效組織生產,每月產量增長1%到2%的能力是完全存在的。”

挺過冬日的嚴寒,春天已經向我們走來。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全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從汽車行業、造船行業、機械行業,新興產業中的大數據行業、計算機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傳統產業都需要鋼材,意味著我們鋼鐵行業形勢好,2020年的鋼鐵需求不會低於2019年,這就是我們的信心落腳點。”沈文榮說。

用信心支撐夢想,用實幹實現希望,對此,沙鋼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在原料保供、技術研發等多個方面齊頭並進,吹響沙鋼搶佔市場高地“集結號”,為集團發展謀劃更長遠的未來。

我們的原料供應,特別是礦粉受制於人,所以要加大這方面的投資力度,我們準備尋找新的礦山,贏得高速發展主動權。另外在技術方面的投資也要進一步擴大,比如

我們的超薄帶,未來五年還要建第二第三條,不斷擴大國際市場競爭力。”

不僅如此,沈文榮還表示,做大做強鋼鐵主業是沙鋼的生存之本,在此基礎上,沙鋼不會“偏安一隅”,一直在積極尋求產業突破。2019年沙鋼集團成功收購全球排名第三的英國GS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邁出了向數據中心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

我們要建成中國最大的數據中心,在中國的一線、二線城市佈局我們的數據集成網絡;我們還要根據國家的戰略,東南亞板塊、‘一帶一路’沿線,在搞好鋼鐵主業的基礎上,在大數據方面發揮我們的作用。”

回望過去,一場疫情展現了沙鋼的韌性;放眼未來,45歲的沙鋼正值青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於創新、不斷攀登”,她將在16字的“沙鋼精神”支撐下,繼續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