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对于《疯狂动物城》这部经典的电影,虽然故事情节老生常谈,但如若只关注表面的故事情节,未免显得眼界过于狭隘。今天我们就来换个思路,从多个角度对这部影片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疯狂动物城》由迪士尼影业出品的3D动画片,由里奇·摩尔、拜恩·霍华德及杰拉德·布什联合执导,金妮弗·古德温、杰森·贝特曼、夏奇拉、艾伦·图代克、伊德瑞斯·艾尔巴、J·K·西蒙斯等大咖配音。


《疯狂动物城》无疑是一部成功之作,是我国内地历史上第一部总票房超过十亿的动画电影,全球更是狂揽10.2亿美元,取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不仅如此,《疯狂动物城》还获得第44届美国动画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动画角色设计、最佳动画故事板等六大奖项毫无悬念的成为最大的赢家。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该片讲述了兔子朱迪从小就梦想能成为动物城市的警察,尽管身边的所有人都觉得兔子不可能当上警察,但她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到了全是大块头动物城警察局,成为了第一个兔子警官。为了证明自己,她决心侦破一桩神秘案件。追寻真相的路上,朱迪迫使在动物城里以坑蒙拐骗为生的狐狸尼克帮助自己,却发现这桩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意欲颠覆动物城的巨大阴谋,他们不得不联手合作,去尝试揭开隐藏在这巨大阴谋后的真相。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老少皆宜,但是如果沉迷于故事情节和精美的特效是无法完全解读电影《疯狂动物城》的精彩之处。因此今天我将结合电影的故事内容、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三方面来分析《疯狂动物城》这部作品的精彩和魅力之处,并谈谈我的思考和见解。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code>从故事内容分析:弱小的兔子朱迪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动物警察,就算面对重重困难也要迎难而上,最后得到了局长甚至所有人的认可,从中我们看到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的。/<code>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当住在胡萝卜镇的朱迪在话幕剧里通过表演的方式诉说自己长大要当一名动物警察,看到表演的父母不免露出担心的表情,看了表演的小狐狸吉迪恩还嘲笑它,“你肯定是疯了,才会认为兔子能当警察,你就是一只蠢兔子”然而朱迪眼神坚定的说

“我就是不肯放弃的。”


回家的路上朱迪的父母直接劝说放弃,他们希望朱迪知足常乐做一只不要尝试新事物的兔子。但朱迪却说“我喜欢尝试,因为我要让世界更美好。”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梦想与坚持的陪伴下,一转眼15年过去了,朱迪也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警察学院。


我们知道梦想总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当朱迪进入警察学院,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来了。学院里的学员都是威风凛凛的狮子,老虎,大象等等,而朱迪只是一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兔子。先天造成的劣势使得朱迪在锻炼的项目中次次被 “杀死”,北极熊教官一看见她就只摇头,最后直接劝其退学回家。

为了实现梦想,朱迪每天晚上挑灯学习,夜以继日的训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朱迪成功了。北极熊教官也露出满意的笑容,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朱迪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警察学院毕业了,并且如愿的分配到动物城当一名警察了。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电影里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看起来和平共处生活在一起,但矛盾从未少过,强壮欺负肉小,偏见与傲慢,如同阳光之下永远都有黑暗的存在。就如互联网中我们普通大众接触的往往是表网,因此你永远不知道暗网有多肮脏。


满怀信心的进入渴望已久的城市,但现实很快给她上了一课。远离父母朋友,居住简陋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工作的不顺利。


初入警察局,上司牛局长的不待见不重视。就算朱迪有着令人骄傲的成绩和后天的努力,但是在一群虎背熊腰的战汉中就显的那么的微不足道了。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改变,就像五十块的人民币设计的再好看,也没有一百块的招人喜欢。而最让朱迪想不到的是,所有的案件牛局长根本不屑于交给她,而是直接打发她去做交警。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对于朱迪而言本来近在咫尺的梦想,却被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但是朱迪没有放弃而是想方设法的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后朱迪因为想证明自己卷入了一场惊天大阴谋中,经历过重重磨难,最后她与好朋友尼克顺利的破解这场阴谋,从而证明了自己,更是赢得了牛局长的认同。


就如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code>从角色塑造分析: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深刻的讽刺了当今社会的某些现象,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code>


(1)

电影中朱迪和尼克去交管所 的那段,反应缓慢的树懒给他们办业务,明明做什么都慢人三拍,却取了一个“闪电”的名字。这种巨大的反差萌让大多数观众表现出忍俊不禁的喜爱。许多观影人都在朱迪和尼克查车牌号的时候笑出声来。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但实际上,与其说这一段是导演为了制造喜剧效果,还不如说是对车管所等这类机构办事效率低下的暗讽。就如现实生活中,一些机关办事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下,似乎“不折腾就办不成事”。


不过我至今未想通:为什么树懒“闪电”动作那么慢,开跑车却那么快?难道是因为自己的行动太慢,一爪子油门踩下去后,然后就抬不起来了。


(2)

主人公狐尼克小时候想当一名少年童子军,想和食草动物做朋友一起玩耍。然而梦想却被对方践踏,还嘲笑他,“你以为我们会相信一只不戴口罩的狐狸,你比你外表的样子更蠢。”然后被强迫戴上口罩默默流泪。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长大后的尼克一直没忘记小时候的悲惨遭遇。索性就接受别人对狐狸“狡猾”“偷奸耍滑”的刻板形象,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市侩小民。他自以为看透了人情冷暖而对理想主义有着不可置否的态度,不仅自己没有了人生目标,还嘲笑别人的梦想。


当得知朱迪一直想当一名警察时,说她在动物城中“破碎的有可能不仅仅是梦想。”


而后来,他们一起卷入一场惊天的大阴谋中,刚开始朱迪强迫尼克,但是后来自以为是的狐狸尼克也被朱迪所感化,最终顺利的破解这场大阴谋。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我看来,人从来没有感同身受。在这充满物欲的社会里,肯定有很多质疑你梦想的人,这些人可能是同事,朋友,甚至是父母。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便全世界都怀疑你,嘲笑你痴人说梦,你也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code>从情感表达分析:平凡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上演,它们本就是世界上最美的画面。/<code>


影片中的情节很多是源于生活,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影片的开头当朱迪通过舞台诉说自己长大后想当一名警察时,看到表演的父母当时就露出担心的表情。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一直劝说着朱迪,他们希望朱迪能够简简单单安定下来,知足常乐,幸福安康。然而朱迪却不这么认为,她想追求梦想,想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这不像极了我们现实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吗?爸爸妈妈希望我们开开心心长大成人就好,而我们却偏偏要入社会这个大沼泽,撞的头破血流。


虽然父母不支持朱迪当警察,但是当朱迪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动物城。他们既骄傲又担忧。因为动物城那么远,小朱迪又是独自一人。朱迪走之前,他们还给朱迪准备了爱心包以防万一。还有当朱迪的父母得知朱迪在动物城干的是交通协警的时候,他们说,“交通协警是警察局最安全的工作,祈祷终于有回音了--赞美主。”虽然朱迪工作不顺利但面对父母还是说“我很好”。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的爱,就是一份牵挂,当你远行在外知道有人牵挂着,就算在深漂的路上越挫越难,也会微笑的对电话那头的父母说“我很好”然后默默的擦干眼泪继续前进,不知道什么时候报喜不报忧成了我们彼此的默契。


《疯狂动物城》:情与理的交互,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写到最后


影片中朱迪追求梦想贯穿始终。朱迪从小就立志当一名警察,即使面对父母的担心朋友的不理解等种种困难,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后来,不仅结交到志同道合朋友狐狸尼克,还通过破解一场惊天大阴谋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得到了认可。这部电影的背后,充分诠释了一个人只要自己不投降,就算全世界都阻挡你,你也会成功。要相信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花。


一茶一书一知己, 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