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什么病?

龙注河


强迫症又名强迫障碍,其基本特征是患者表现为来源与自我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多数患者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是没有必要的、异常的或违反自己意愿的,这种强迫和反强迫的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无法摆脱,病程迁延的患者可表现出仪式行为,此时焦虑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强迫障碍在男女的患病率大致相同,多在童年或成年早期起病,平均发病年龄在20岁左右,在美国本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2%~3%。

本疾病病程多变,大多数患者病情呈缓慢的进展,少部分患者病情呈反复波动,还有极少一部分患者有完全缓解的间歇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受到显著的影响。同时本病与其他某些类型精神障碍的同病情况也比较高,如抑郁障碍、惊恐发作、疑病症、贪食症等等。

治疗方面:1.药物治疗:急性期一般三个月左右的药物治疗(第二代抗抑郁药SSRIs类首选)外加1~2年的巩固维持期治疗以最大程度的减轻复发。2.认知行为治疗:常通过暴露疗法+反应预防来对患者进行一些行为上的干预,一般需12次会谈和长时间的家庭作业。


大话精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科学家最新发现,强迫症原来是一种基因突变,换言之,所有强迫症都是X战警中失散已久的变种人同胞~

于是大师兄开心给各位来一套强迫症四连冷静下

冷静!这一定是信号不好对不对!

强迫症(英语: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又译强迫性疾患、强迫性障碍、强迫性病症、强迫性神经症,亦译沉溺,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调。 正常人在执行完特定的动作或思考后在大脑的神经回路上产生回馈,降低回路的活性而降低欲望 ,但患者在执行完特定行为后回路持续活化使其执行行为的欲望无法获得解放,进而重复而无意义执行同样行为。 ……

简单来说强迫症不会逼死人,只会——

逼疯你!

好消息是据科技日报11月2日报道,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遗传学论文报告称,

科学家成功鉴别出与强迫症(OCD)相关的人类基因变异,找到了受这些变异影响的基因及神经通路。分离和表征这些基因,将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疾病背后的生物学,进而建立有效治疗方案。

并且报告还显示出


恩,病友,我们有救了!!


至于大师兄有没有强迫症?看下图。。


英国大师兄


题主你好~ 很高兴为你答题。

看题主的情况应该只是有强迫习惯,但是还不能算病症哦。只有在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情况下才能算“强迫症”。

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 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
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划重点)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如强迫思想(包括强迫观念、回忆 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强迫行为(动作)(包括反 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3.强迫症状 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以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 3个月。

我们推荐森田疗法。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

顺其自然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说我们人的心理也是有自然的规律和自然的现象的,比如我们的内心会出现各种的想法念头,各种的担心害怕,情绪以及躯体的感受等都是正常的想象,不是我们不正常了,而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当这些出来的时候,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排斥,抵抗和打压,允许承认就行了。

在承认情绪的情况下予以练习,慢慢达到“如果有健康人的举止,心理自然健康起来”的治疗效果。


瀚思心理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障碍。


在最新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它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这一大类疾病,这一大类中还有“囤积障碍(酷爱囤积)”、“拔毛癖(反复拔自己的毛发)”、“躯体变形障碍(总是夸大自己身体上别人注意不到的外貌瑕疵)”等。

一个人被诊断为强迫症,需要至少满足以下3个条件:

(1)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
(2)反复出现想要停止这些想法或行为的欲望;
(3)因为前两者给自己带来了极度的痛苦或实际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

强迫症患者是十分痛苦的

他们或者存在一些强迫性的想法,比如,站在马路上就忍不住想像自己被车撞死,总是觉得有污染、很脏——这些想法不是他们自愿的,而是侵入性的,不需要的,同时,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焦虑和痛苦;或者存在一些强迫性的行为,比如反复洗手。

还有很多患者的强迫性想法和强迫性行为会一起出现,比如存在左右必须要对称的强迫想法,所以睡觉时要左右左右翻转一定次数(比如6次),开门也要左手右手互换开6次。


通常,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即便他们主观上想要停止这些想法和行为,也仍然是无济于事的。


根据诊断标准,这种强迫思维和行为会耗费患者大量的时间(每天1小时以上),并带来极大痛苦和实际的生活影响。他们可能会因为需要开关到一定次数,导致自己总是上班迟到,或者无法在家以外的任何地方上厕所(比如,总觉得其他地方都很脏)等等。


如果题主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到医院的精神科就诊,切勿自行对号入座。



知我心理咨询


普通人做任何事情都会带有特定的目标和习惯,但是当这种目标和习惯发展到一种病态程度的时候,就会形成强迫症。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一个是行为上,都会或多或少养成一些私人的习惯,另一方面脑海中也或多或少会经常出现一些好像不该出现的想法。但这些行为和想法并不阻碍我们继续生活,我们也不会将我们整天的精力投入到对抗这些动作和想法中。

发展进一步,有些人可能我们会说他是吹毛求疵的人,他身上展现着完美主义的苛求和严谨。如果这种完美主义的作风影响到了他自己,也影响到了别人和他的交往,那就可能慢慢的就成为强迫型的人格障碍。再进一步发展,那就可能到了强迫症的程度。

强迫症在许多行为上会表现出异常,比如说反反复复的检查,反反复复的清洁清洗,对顺序,对称性有苛刻的要求。在脑海中,他们也会,存在穷思竭虑,反复思考没有意义的问题,怕脏等各种强迫思维。无论是上面的行为,还是这里的思维方面,患者都会感到这些思维和行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自己每天花这么多的时间,在这种无意义的思考和无意义的行为上,也让自己感到非常痛苦。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比方说这个病人是非常怕脏,并且有强迫洗手的行为。他一旦进入某个环境,比方说来到一个宾馆,这种陌生的地方马上会激活他一些不好的回忆和体验,他会想到肯定很多人在这里住过,服务员肯定也没有打扫很干净,所有的焦虑的体验马上会涌上来。而另一方面,他的大脑似乎无法区分他这种,个人的焦虑体验和现实是否是对等的。患者自己也会感到很痛苦,他就会认为,这里肯定很脏,让自己会很不舒服,他无法去接纳自己不舒服的这种感觉,就会有冲动进行强迫洗手。但是当他意识到每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洗手这件事上,又会让他非常的懊恼,反悔和焦虑。这就是一个典型强迫症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模式。


夯七婚恋指导


强迫症简称OCD,一般表现为强迫性的思维和强迫性的行为。患有强迫症的个体,往往会被这些反反复复侵入头脑的想法,或者情不自禁重复的行为折磨,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产生焦虑与痛苦感。
在心理疾病的诊断中,强迫症与焦虑有着多多少少的关系。换句话说,强迫症发作的背后往往是个体的过度焦虑导致的。

当个体感到焦虑的时候,便会产生紧张不安的感受,想要通过某些方式去减轻这种焦虑感。而强迫症状恰好可以快速缓解这种焦虑情绪,从而使个体依赖这种强迫行为,进一步产生恶性循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那些过度洁癖的强迫症患者,每天都会洗很多次手,严重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患者可能由于过去的某个生活事件,引发了强烈的焦虑感,又偶然发现洗手能缓解这种不安的感受,便逐渐形成了将焦虑感的减轻和洗手行为间的联系,从而反复重复洗手这一强迫性行为。

还有一种强迫症表现是思维上的,个体老是会有一种侵入性的思维占据头脑。并且这种想法是难以受到个体意识控制的,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又一时半会难以消散。
比如有的患者会突然想到出门前可能忘记关门,便忍受不住担心,回家检查是否关好了门。可是往往检查完了后,又会想到可能没有关好门、忘记关灯等侵入性想法,便又忍不住回家检查。这种便是由于反反复复出现的想法而导致的强迫性行为。并且患者常常难以区分想法与真正发生的事实。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在心理学中,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的常见的焦虑障碍,其主要特点有:1.个体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2.病程具有长期性;3.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4.临床治愈效果不良,复发率比较高。对于强迫症的症状,目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可以分为两类,即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研究者赵玲认为,强迫观念是指患者强制性重复出现的令人苦恼的持久的思想、冲动和意向;强迫行为是指个体感觉被迫从事与强迫观念相关的或需遵从某种严格规则(如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完成任务)的重复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打扫等)或心智动作(如数数、检查、重复思考特定的字词等)。

学校心理学研究表明,强迫症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是因为,赵玲研究表明,压力、紧张和焦虑是促使个体强迫症发生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时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心理上动荡发展、学业上紧张繁重致使青少年所面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的压力相当大,所以,心理学研究者Rasmussen 和Eisen的研究结果表明,强迫症主要开始于中学生时期或成年早期,33 %-50%的成人强迫症患者报告发病于中学时期。

从强迫症的治疗来看,心理学研究者Hollander的研究指出,由于强迫症状的存在,强迫症患者中73%家庭关系受到影响,62%的人几乎没有朋友或难以维持友谊,92%自我评价低,58%的患者学术成就低下,66%对工作要求低,47%有工作受到干扰的经历,40%的患者不能工作达年2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强迫症病程迁延,患者感到极端痛苦,并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影响其正常生活与人际交往。


希朴羊


强迫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可见于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种族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十大致残疾病之一。目前普遍认为强迫症是一种“神经环路”疾病,它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深知这些强迫症状没有必要,但仍然无法控制或拜托,从而焦虑和痛苦。男女患病率没有差异,但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男性患者与性内容相关的症状、强迫迟缓等症状较为常见。而女性患者间,强迫洗涤和清洁较为常见。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或两者同时存在。

强迫症存在一定的治疗困难,心理治疗应该是强迫症患者的首选,认知行为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从本质上讲,针对强迫症患者的心理治疗,就是不断的反复考验患者的恐惧和期望,要求患者学会忍受焦虑,而不是采取强迫行为来寻求安全感。第二,药物治疗的首选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这类用药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但服用剂量较大,副作用风险偏大。最后,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均效果不佳的难治性强迫症,偶尔会用到神经外科手术,如深部脑刺激等。但因为外科手术治疗研究不充分,缺少案例,故风险较大。

即使接受了足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联合治疗,仍有部分患者残留有某些强迫症状,无法根治。


鹈鹕心理陈小康


你好,我是暖心理平台的咨询师姚梦丽,看到了你的提问,询问自己目前这种情况是不是强迫症,也简单介绍了下自己的情况哈。为了更好地回应你的问题,我们需要先介绍下到底什么是强迫症,可能你自己也会更好地理解。
首先,目前确实“强迫症”这个专业词汇越来越多在我们的生活里面出现,但大家很多时候都用来表述一些情绪或者状况。临床上诊断的“强迫症”主要是指,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这里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部分就是诊断为强迫症的话需要存在“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也就是说比如在你的情况里面,“每次着急或者出门就有便意,头脑不断有厕所的念头”,每次出门你会不断地想到厕所,那是不是还同时有另外一种念头就是“绝对不要想厕所”等等,这个想法就是反强迫,一般情况下需要两个部分都有才是强迫症。而假如只有前面的念头,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每次着急或出门时,想到厕所的念头会比较多而已,并不能算是强迫。
其次,如果你并没有“反强迫”这部分的明显表现,大可以对这件事情放松一些,每一次当你发现自己想到厕所时就知道自己找厕所的习惯启动了而已,而不需要总是纠结于怎么有这么多的念头,念头就是你越关注它,它越难消失;当你真的不关注它,其实想法念头自己也会飘走,因为我们的大脑本来就是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各种想法。
综上,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参考哈。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姚梦丽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什么是强迫症?有强迫现象就是强迫症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50d9aa11f57029b06e1c180a47045e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