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心中的歌謠

我曾祖母沒生育過兒女。我父親是過繼曾祖母做孫的。我祖母比曾祖母還大一歲。曾祖母十六歲嫁給我曾祖父,家無片瓦,無插針之地,沒有任何家業。倆口子在她一個遠房親戚家做長工。三十二歲那年,才隨曾祖父返回曾祖父原籍萬池塘,做了一棟明三暗五的泥磚屋,置了三畝水田、二畝旱地。倆口子一生勤扒苦做,非常節儉。為人仁厚善良。自己日子緊巴,但對逃荒討米者每每不惜施捨。

曾祖母在過繼我父親之前,先後收養了二兒一女。收養的女兒是洪湖水災逃荒者遺棄在家門前的,逃荒者災後家境稍好,惦記女兒,常以問路、買豬、買牛身份來暗中探視,見曾祖母待如親生,也就心安了。後來女兒做了大兒媳,可是大兒子命運多舛,三十多歲卻一夜眼瞎了。大兒媳先後生育過三男二女,哺育成人的只有兩個女兒。這是曾祖父、祖母心中一生的痛。曾祖母收養的小兒子也是父亡母改嫁的一個殘疾兒,白皮紅髮,白天光線一強視力微弱,走路顫抖。至親的人認為是凶兆,可曾祖母心善不嫌棄。叔祖父大我父親十多歲,我父母完婚,他還沒人提及親事。

我父親是遺腹子,祖母一人拉扯著五個兒女,家境十分困難。父親五歲時,生了一場大病,周圍的郎中都治過,都治不了,都不願治了。父親奄奄一息。曾祖母聽說後,對我祖母說:“孩子讓我抱回家養著試試吧。”祖母傷心痛哭,把父親交給了曾祖母。曾祖母把父親抱回家,整天守護著,鹽水、姜水、糖水、米湯、米糊一匙一匙喂,喂不進就讓它慢慢地浸入。可能是曾祖母的仁慈善良感動了上帝,父親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流淌在心中的歌謠


我母親生育了我大姐、二姐,第十個年頭生育了我這個男丁。我的曾祖父卻去逝已6年,曾祖母說:“曾祖父終於顯靈了。”我的到來,給曾祖母晚年帶來了無比的欣慰,她視我為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巴不得我一天長大。我母親似乎也悟到了生育秘訣,後來一連為共和國、為曾祖母又輸送了三個金剛,個個健壯、腿粗腰圓、天庭飽滿、五官方正。曾祖母臉上皺紋似乎少了許多,曾祖母忙碌中三寸金蓮象安了法輪,辦事更加麻利,逢人全是笑容,好象她一生操勞終換來了回報。

我們是在曾祖母呵護中長大的,是她教我們呀呀學語,是她扶我們蹣跚學步,是她教我們吟誦歌謠,是她在田頭地邊勞動時讓我們潛移默化地掌握認識了世界方法。

我們生長的那個年代,農村沒有幼兒園,沒有學前班。我們早期教育,都是從曾祖母那裡啟蒙的,她雖然一字不識,在我們心中,她對世界無所不知,博大精深。她教給了我們很多民謠諺語,有的是吟誦,有的做歌唱。記憶中,曾祖母從沒生過我們的氣,更談不上打罵我們。對我們的教育總是和顏悅色、寓教於樂,以民謠諺語中睿智讓你去唸,讓你去誦,讓你去唱,讓你去想,然後讓你去踐行。

懶惰是人的天性,節儉是做人的好品行。她用“青蛙叫,春天到,娘做花鞋我不要,爹打草鞋我就要”;“勤快勤快,有飯有菜”;“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的民謠諺語讓我們從中去悟道理。

曾祖母一生仁慈善良,她希望我們以善為本,厚德載物。“行善留芳千古,作惡遺臭萬年。”“做點好事有人念,做了醜事萬人恨。”來訓導我們。

我們犯了錯,做了不對的事受了父母的責罵,心裡負氣時,她說:“蠟燭不點不亮,油燈不撥不明。”“好馬不用鞭策,響鼓不用重捶。”寄望我們自省、自律、自強。

每當我們遇到困難,受了挫折,垂頭喪氣,心灰意冷時,她說:“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敢上南天門,就能摘星星。”鼓勵我們克服眼前困難,不斷求索進取。


流淌在心中的歌謠


曾祖母一生沒有與鄰里鄉親紅過臉,她希望我們與人團結友愛,她教誨我們:“親幫親好,鄰為鄰安。”“遠水救不了近火,鄰里勝過遠親。”“和為貴,安為上。”“同船過渡,八百年所修。”“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曾祖母教給我們的民謠諺語,順口、淺顯、易懂、哲理、好記,對我們幼兒期影響勝過《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乃至更深遠。在我們的人生路上,一直流淌在我們心中,鞭策著我們做人、做事、處世。我們兄弟姐妹吟唱著這些歌謠,在曾祖母的目光注視中,從故鄉出發,有的走進了城市,走遍了國度,有的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

曾祖母您現有兩對曾孫四個玄孫開拓到了大洋彼岸的國都,他們身上流著炎黃的血液,依然會吟唱您教的歌謠。

曾祖母,您九泉安息吧!您教給我們的歌謠,我們會世代相傳,永遠唱徹在你後人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