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道:男怕子夜帶天,女怕正午帶仙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俗語是古人在經歷了千百年的錘鍊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很多俗語都非常精煉,然後你理解了之後你會發現很多都對我們人生有很大的幫助。前人俗語,言淺理深,書中講的人生哲學、處世之道,是世代老百姓的智慧總結,例如"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等諺語便是出自於此。還有"男怕子夜帶天,女怕正午帶仙"。也是出於此書。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何意思呢?真的很難讓人理解。

首先說一下前半句:"男怕子夜帶天"。現在人說時間都是時分秒這樣的叫,但是在古代人們把一天24小時分成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是不是有點像12生肖的叫法,每一個時辰都是代表2個小時。每個時辰在民間又有各種別稱,如子時的別稱是夜半,子夜,中夜,未旦,宵分。而"怕子夜"其實說的就,男人為陽剛,主動,熱情,,而晚上12點到凌晨一點正是"陰"最強"陽"最弱的時刻,此時出生的男孩性格偏向女性,比較娘,作為男人應該剛強,不該像女人那樣陰柔,感性。

俗語道:男怕子夜帶天,女怕正午帶仙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帶天"則說的是姓名方面像"天"這個字,還有以前一些帝王曾經用過的名諱,一般不能用在子女的名字上,主要是擔心他們能不能扛得住,能不能壓得下,所以對孩子是有一定影響的。在民間很多地方,寧願給孩子起一個土一點、賤一點的名字,感覺容易養活。特別是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對這一點是很關心,很看重的。

俗語道:男怕子夜帶天,女怕正午帶仙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後半句"女怕正午帶仙"也是這麼個道理,正午陽氣太重,生的女孩過於爺們,古代女性都是以陰柔為美,性子剛烈,不容易找到夫家。"帶仙"則說是,女人起名字時,忌諱帶個仙字。也是因為怕孩子們帶不起來。

古代的時候,男孩子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因此有時候一個家庭裡面,生了男孩子會多了一份勞力,對於家庭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但是在古代醫療條件落後,衛生狀況差,有時候難免會患一些疾病,遇到天災人禍等情況,所以古時候有些孩子小小年紀,卻因為各種情況而早逝,造成悲劇。為了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家裡人就希望用一些很土、很賤的名字,比如狗娃、土蛋等,用這些名字,來希望孩子能順利健康長大。

俗語道:男怕子夜帶天,女怕正午帶仙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類似於這樣俗語又很多很多例如:"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相尋死路","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等等等等。

人們都說《增廣賢文》是俗語,其實在我看來它不只是單單的俗語這麼簡單,而是古人的頂級智慧於揭露人性的結合體,它揭露人類內心的那塊面紗,看似露骨,其實讀下去,方能體會出其中的奧妙。《增廣賢文》全文大致講述的人和人際關係、命運、處世以及對讀書的看法,像儒家學說、佛教思想、道教思想也包括在內,雖然部分章節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社會的胎痕,但同時卻具有反映時代風雲的歷史作用。

俗語道:男怕子夜帶天,女怕正午帶仙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古人留下來的俗語都是很有智慧的,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增廣賢文》成書於明代,一經問世,就風靡全國,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增廣賢文》以韻文的形式,將歷代典籍中的名言佳句選編在一起,內容涵蓋了禮儀道德、典章制度、風物典故、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幾乎無所不包。

在物慾橫流,電子產品充斥的時代,我們應該放下自己手中的手機,回到最初那種純粹的體驗,認認真真的讀一本書,讀一本有意義,有價值的書,《增廣賢文》就是這樣一本書。

俗語道:男怕子夜帶天,女怕正午帶仙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下面這本就是我的那一版,全片白話文,48元還贈送一本道德經,一份外賣的價錢,讓你帶回2本智慧,還是很划算的!

俗語道:男怕子夜帶天,女怕正午帶仙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點擊下圖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