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31條新建道路有了“大名” 每條路名背後都有故事,快看看有沒有你家門前的路

西安31條新建道路有了“大名”。記者從西安市民政局獲悉,經報請西安市地名委員會同意,西安市雁塔區、高新區的31條新建道路,於近日正式予以命名並對外發布使用。

此次發佈的31條道路,是根據《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中的相關規定,經專家論證、部門會商、社會公示等環節後形成的最終命名方案。現將這部分道路命名及有關名稱釋義情況予以發佈。

雁塔區(共8條)

金石路

一條與火藥相關的路

位置搜索:金石路南起南三環西段,北至丈八東路。

名稱釋義:該路位於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204研究所)西側。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是我國最大的化學含能材料研究中心,設有火炸藥燃燒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兵器工業火炸藥理化檢測中心等。由於火藥研製的相關原料在古代也被稱為“金石藥”,故採詞“金石”作為道路專名,同時寓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科研精神。

長灃路

沿用民間長期稱謂

位置搜索:長灃路東起雙橋路,西至北沈家橋路。

名稱釋義:為周邊居民小區通行道路,群眾已習慣稱之為“長灃路”,故沿用習慣名稱。

石驛路、石橋路、石橋一路、石橋二路

為傳承地名文化而命名

位置搜索:石驛路南起科技西路,北至昆明路;石橋路東起石驛路,西至西三環南段;石橋一路南起科技西路,北至大寨路;石橋二路南起科技西路,北至大寨路,位於石橋一路的西側並與之平行。

名稱釋義:上述道路均位原北石橋村區域。北石橋村相傳從唐代繁衍至今,於河架橋並以橋得名北石橋。彼時村內驛館、商鋪林立,凡周至、戶縣進長安城者,此地乃必經驛站。為保留歷史村落名稱,傳承地名文化故事,將區域內南北主幹道路命名為石驛路;將其餘3條道路分別命名為石橋路、石橋一路和石橋二路,形成序列化道路。

育苗路

因基礎教育氛圍濃厚而得名

位置搜索:育苗路南起大寨路,北至睦家路。

名稱釋義:該路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多所學校及學前教育機構,故採詞“育苗”作為道路專名,取培育學生,助其茁壯成長之意。

睦家路

諧音原村名,凸顯鄰里和睦

位置搜索:睦家路東起昆明池路,西至育苗路,目前仍在建設當中。

名稱釋義:該路橫穿原牟家村,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將道路命名為睦家路,諧音原村名“牟家”,並以“睦家”一詞凸顯鄰里友好和睦、百姓安居樂業。

高新區(共23條)

魚化三路

因位於魚化二路西側而得名

位置搜索:魚化三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西路,位於已命名的魚化二路西側。

名稱釋義:當地已習慣將此路按照序列化稱為魚化三路,故沿用習慣。

陳林路

為傳承古老村落地名而命名

位置搜索:陳林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六路。

名稱釋義:該路位於陳林村區域內,相傳因村西有宋朝宦官陳琳墓而雅化得名。為傳承這一古老村落地名,故命名為陳林路。

化龍一路、化龍二路、化龍三路

取鯉魚化龍之意

位置搜索:化龍一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西路;化龍二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西路,位於化龍一路西側;化龍三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西路,位於化龍二路西側。

名稱釋義:這3條路位於魚化寨區域內。相傳周武王之女雨花祭天之地,名“雨花苑”。後“雨花”被繹化為“魚化”,賦予鯉魚化龍之意,並逐漸形成現在的“魚化寨”。自唐朝開始,進京趕考的舉子都要來此地祭拜,以求達成金榜題名、魚躍龍門之願。為傳承這一古老的地名文化,按方位自東向西依次排序為化龍一路、化龍二路、化龍三路。

泥叫叫巷

源於當地民間文化遺產“泥叫叫”

位置搜索:泥叫叫巷南起福謙路,北至魚化寨街。

名稱釋義:該路採詞於魚化寨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遺產“泥叫叫”。“泥叫叫”又名“娃娃哨”“魚化寨泥塑”,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指頭粗細、長約寸半、低溫焙燒的彩色陶哨子,主要用於兒童玩具和民間祭祀兩種用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2007、2008年,“泥叫叫”製作工藝分別被列入陝西省和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傳承這一文化遺產,凸顯地方特色,將該路命名為泥叫叫巷。

魚化寨街

依從群眾習慣得名

位置搜索:魚化寨街東起丈八北路,西至西三環南段。

名稱釋義:該路為魚化寨村的東西主幹道之一,依從群眾習慣更名為魚化寨街,並向西延伸至西三環南段。

魚軒巷

源於古時貴婦乘坐之車名

位置搜索:魚軒巷南起魚化寨街,北至科技西路。

名稱釋義:“魚軒”漢語詞義為古時貴婦乘坐的車,該車流光溢彩、鮮亮奪目。該路為聯通科技西路和魚化寨的東側第一條道路,彼時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繁華異常,故採詞“魚軒”作為道路專名,將該路命名為魚軒巷。

探花嶺路

該區域有唐代有名的探花嶺

位置搜索:探花嶺路東起陳林路,西至化龍三路。

名稱釋義:該路位於紅廟村區域周邊,據記載,相傳該村西側有唐代有名的探花嶺。據傳,唐代在進行科舉考試後還要進行殿試,殿試後新科進士參加探花宴後,常坐車輦到此嶺遊覽。為傳承西安深厚悠久的地名文化,將該路命名為探花嶺路。

紹文路

為紀念革命先烈王紹文而命名

位置搜索:紹文路東起丈八北路,西至化龍三路。

名稱釋義:該路途經魚化寨雙水磨村,道路專名“紹文”採詞自西安反袁十八烈士之一的王紹文。王紹文,生於原長安縣雙水磨村(今雁塔區雙水磨村),早年加入同盟會,並參加辛亥西安起義。1915年春在西安東關創辦三育學校,培養革命力量。同年12月,響應蔡鍔等在雲南起義,秘密組織陝西四路討袁軍,不料消息走漏不幸被捕犧牲,史稱“陝西討袁軍十八烈士”。王浩文被殺害後,其兄將其葬於老家雙水磨村。因該路正好位於雙水磨村,經徵求王紹文烈士遺屬意願後,將該路命名為紹文路。

福謙路

因路附近有原福謙堡村而得名

位置搜索:福謙路東起丈八北路,西至西三環南段。

名稱釋義:因此路附近有魚化寨內原福謙堡村,取其村名“福壽謙和”之意,並保留傳承村落記憶文化,將該路命名為福謙路。

龍定路

為保留沿用古剎寺名而命名

位置搜索:龍定路東起魚軒巷,西至西三環南段。

名稱釋義:此路附近有元代始建龍定寺。明成化乙未年間,住僧文聚修葺,原寺在魚化寨村南,清康熙年間移建寨北。為保留沿用古剎寺名,傳承這一歷史文化脈絡,凸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將該路命名為龍定路。

雲萃路、雲萃一巷、雲萃二巷、雲舒巷、雲展巷

取“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之意

位置搜索:雲萃路為雲水公園的環池道路;雲萃一巷東起西三環南段,西至雲萃路;雲萃二巷東起西三環南段,西至雲萃路;雲舒巷南起雲萃路,長北至天谷六路;雲展巷南起天谷七路,北至雲萃路。

名稱釋義:“雲萃”,漢語意為“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根據雲水公園周邊道路的修建的走向、規模,將圍繞公園修建的環路命名為“雲萃路”,寓意其他道路均向此路彙集而建。同時,將東側兩條平行道路序列化命名為“雲萃一巷”“雲萃二巷”;南北兩側的道路取採詞舒展,與雲字形成系列地名,凸顯此處公園風景怡然,來此休閒可舒展身心之意。

育文路、培德巷

取栽培莘莘學子、培養德行之意

位置搜索:育文路東起丈八八路,目前已向西修建至培德巷;培德巷南起育文路,北至錦業路。

名稱釋義:這兩條道路分別位於高新區第八小學而建南側、西側,故採詞“育文”“培德”作為道路專名,寄託栽培莘莘學子、授其文化課業、培養德行之意。

高閣巷

因附近有木塔寨而得名

位置搜索:高閣巷南起永陽二巷,北至科技八路。

名稱釋義:該路位於永陽坊區域。唐時此處建有大莊嚴寺、大總持寺兩座寺廟,兩寺建制相同,規模宏大,寺內各建有一座規制相同的七層木塔,氣勢宏偉,並逐步演化出木塔寨村。周邊近年來,已命名有木塔寺路、莊嚴巷等,故選取“高閣”一詞作為道路專名。

普瑞巷、普新一路、普新二路

寓意產業通達、榮盛之意

位置搜索:普瑞巷南起普新二路,北至南繞城高速輔道;普新一路東起普瑞巷,西至普豐路接已命名的普新一路;普新二路東起丈八八路,西至普豐路接已命名的普新二路。

名稱釋義:上述3條道路位於繞城高速以南普洛斯高新物流產業園區域,採詞“普瑞”寓意產業通達、榮盛之意。將南北向道路按照修建規模命名為“普瑞巷”,東西向道路作為已命名道路的延伸段,為保持道路名稱的連貫性,統一命名為“普新一路”“普新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