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遇到的是明君聖主,為何還會一生鬱郁不得志?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一句詩詞,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一句。馮唐易老,形容老來難以得志,李廣難封,是指功高不爵,命運多舛。

漢文帝時候,有個人叫馮唐,因為孝行卓著,被選拔為郎官,給皇帝當隨從。有一天,漢文帝見他花白著鬍子,歲數不小了,竟然還只是當個郎官,覺得很奇怪,就問:“老人家,你多大年紀了?當中郎多久了?老家在哪裡?”馮唐如實地作了回答。文帝聽說馮唐的祖父是趙人,父親還做過代地的相國,感到非常親切。文帝問他:“趙國有位將軍叫李齊的,你知道嗎?”

馮唐遇到的是明君聖主,為何還會一生鬱郁不得志?

馮唐說:“知道。不過他做將領,可比不上廉頗、李牧。我祖父曾經跟李牧交好,我父親又認識李齊,所以我知道這些趙將的為人。”文帝拍著大腿,惋惜地感慨道:“如果我有廉頗、李牧這樣的大將,就不用擔憂匈奴人的侵擾啦!”

當時匈奴人不斷侵犯漢的邊境,還殺了不少守邊將士,讓文帝很是頭疼。馮唐不客氣地說:“陛下,恕我直言,就算您有了廉頗、李牧,您也照樣不會用人。”文帝一聽,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一甩袖子走了。過了很長時間,文帝還是咽不下這口氣,又把馮唐找來,責問他說:“我對你好聲好氣,你為什麼當眾叫我難堪?我不是不讓你提意見,可你不會等沒人的時候再提嗎?”

馮唐遇到的是明君聖主,為何還會一生鬱郁不得志?

馮唐跪在地上,若無其事地說:“實在不好意思,我是個粗人,有話直說,不懂得什麼避諱不避諱的。”文帝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瞥了他一眼,說:“站起來吧,你說說看,我怎麼就用不了廉頗、李牧?”

馮唐說:“我聽說古時候將領出徵的時候,國君親自推著車輪把他送出城門,囑咐說:‘都門之內我說了算,都門之外您說了算。一切軍功賞罰由您在外自行決定,回來以後報備即可。’當年,李牧就是得到趙王如此的信任,便宜行事,賞罰分明,帶著將士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可是陛下您呢?就拿雲中郡的郡守魏尚來說吧,他是個勇敢又無私心的將領。他的部隊作戰勇猛,敢打敢拼。可是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朝廷卻拿不出錢物,還得魏尚從自己的腰包裡掏錢犒賞官兵。

馮唐遇到的是明君聖主,為何還會一生鬱郁不得志?

論罪處罰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將士們有一點差錯就抓住不放,羅織罪名重重處罰。魏尚只不過是上報殺敵人數多報了六個,您就論他謊報軍功,削奪他的爵位,判處監禁一年。陛下的獎賞太輕,刑罰太重,就算得到廉頗、李牧,不也一樣抓進大牢裡。”

文帝恍然大悟,當即派馮唐拿著符節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讓魏尚擔任雲中郡郡守,馮唐也被任命為車騎都尉。

馮唐遇到的是明君聖主,為何還會一生鬱郁不得志?

可是,因為馮唐性子耿直,容易得罪人,所以遲遲得不到重用。到漢武帝的時候,朝廷徵召賢才,才有人想到了他。可是馮唐已經九十多歲,不能出來做官了。王勃在《滕王閣序》裡說的那句“馮唐易老”,就是借馮唐的遭遇抒寫懷才不遇者的胸臆。而蘇東坡的“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則是從“魏尚”的角度表達自己期待做一番事業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