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印度的防疫行为与众不同?

九美


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涉及到文化、教育、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体制问题等等,所以防疫的措施都会与别不同




唐憎吃饭不花钱


“是什么导致印度的防疫行为与众不同”?很高兴受邀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我在2019年4月印度自由行18天,印度是人口大国,拥有13.26亿人口,领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可见这个国家的人口密度。

在印度的那些日子里,亲眼目睹了那里的脏乱差,其程度超乎我们的想像,人口的密度,居民区的每条道路任何车辆都进不去,当时我就在想,这样的居民区如果发生火灾该怎么办?

现在印度也发生疫情了,世卫组织也曾说过,最担心的就是印度。

印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曝点。

导致印度的防疫行为与众不同的是:

第一,印度对疫情不负责任,对疫情的防空措施不利,印度的警察“棍棒式”劝人“居家避疫”也成为了全球视频的热点内容。

第二,印度167名疑似病例失联,数十名确诊患者逃出医院,印度的市场人山人海

第三,印度的穷人在疫情中绝望,有家难回,无处隔离,贫民窟正在成为病毒的温床

第四。印度的穷人没有任何防护用品,对于印度的穷人来说,停留在贫民窟里,无异于等死。

如果印度政府不拿出点强有力的措施的话,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曝点。

以上这些也是个人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梦幻天使M



古石工坊


莫迪总理虽然下令要求所有印度人在3个星期内“待在家里”,来延缓新冠病毒的大范围蔓延,但由于其组织和控制能力的低下,其国内的情况却并不乐观,民众依旧在街上密集接触,后来印度出动了大批军警上街“清场”,用棍棒来教训那些瞎遛的平民。然而生活在最底层的贫民却遭遇了噩梦般的现实,他们依赖打零工,才能勉强获得糊口的食物,其全国封城使得他们生计全无,专家估计,可能有数百万人会因为封城带来的贫困饥饿而死亡。

尽管全球数十个国家都在封锁以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但像印度这样拥挤和贫穷的地方,许多人担心这些措施可能会引发整个社会的动荡。因为在印度,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生活在贫民窟里,要让他们在这些地方呆上三个星期,基本上是不可想象的。

印度有大量贫困人口徘徊在生存边缘,无法支付的起新冠病毒检测费用。其至少有90%的劳动力在非正规部门工作,从事人力车夫、垃圾收集者等工作,没有退休金、病假、带薪假或任何的保险。他们没有银行帐户,主要依靠现金来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且这些人是“移民工人”,在印度各个邦之间流动,寻求工作。


永城小乙哥


近些天,我们看到印度宣布全国封锁21天。还看到印度很多与众不同的防疫行为:

疫情原因,工厂停工,所有交通工具也已停运,数百万工人只能走路回家,印度工作人员用水枪对返乡工人进行“消杀”。

印度一座村庄的7名村民返回村里,家里没有属于自己的单独房间,无法进行14天隔离。为了不给家人和其他村民添麻烦,7人自愿住到了树上。

印度警察执法没有枪支,人人手持一根棍棒,鞭笞驱赶街上的行人,被痛殴的行人发出凄厉惨叫声。

是印度什么导致的防疫行为与众不同?

1、虽然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也在迅速加快,但是人口众多且仍然相对贫困。

2、印度种姓制度名义上已经被消除,但残余还在,社会分级、社会歧视造成的隔阂解决困难,社会矛盾多多。工人和农民大多数是低种姓和贱民,生活贫困。

3、印度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医疗保障也同样糟糕。

4、印度的法律和秩序混乱,各种矛盾不断,枪支使用存在致命风险,警方一般不使用枪支。印度法律明确规定,警察可以在街上进行鞭笞。当然,被鞭笞的大多是贫民。

5、文化程度不够高。印度受教育人口占比约50%,街上四处是垃圾和随地便溺的人。

6、政府重视不代表政府高效率。印度政府的能力一直饱受诟病,工作效率低,防疫能力和措施不能兼顾,在贱民的集中地,是得不到政府更多帮助的,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愿印度人民能够在严厉的封锁下,减少发病,控制疫情。


夏之声33


印度防疫的不同自然与印度的国情分不开,个人感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印度总体经济实力较弱。虽然近几年看似印度经济处于高增长区间,但一是GDP统计水分大,实际增长情况成疑问。二是国内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贫穷人口数量基数非常巨大。三是制造业整体实力不强。经济不行直接导致政府处理疫情时的底气不足,配套物资准备不足、民众购买力不强、交通运输运力不足等问题,这也是印度初期防疫准备佛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2.人口众多且相对贫困。莫迪强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新冠疫情绝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如果不进行严格控制,疫情一旦在13亿人口的印度流行起来,没有任何人能够控制得住”,莫迪总理的这句话其实深刻的说明了印度的困境,当印度国内一旦出现病毒爆发,政府是没有力量进行有效控制的,所以印度采用了最极端的方式全国隔离21天。印度的种姓制度大家都知道,种姓制度导致的社会分级和隔阂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大量的低种姓和贱民因为贫困对防疫完全没有意识或者没有办法,病毒在这类群体的爆发应该说不可避免,但是他们又是为高种姓或者上层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类人,所以病毒的传导渠道是长期存在的。



3.政府层面的重视很难传导为实际防疫效果。应当说,从印度政府的角度来讲,对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已经把这场疫情上升到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级别来应对。但是医疗条件落后,配套制度的缺乏以及执行层面的实际困难,都导致政府说到和做到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封城后主要依靠警察对人员进行管控,但是缺乏保障老百姓生活的基本手段,这样导致病毒还没爆发,老百姓与政府之间因为饥饿爆发潜在冲突的可能加大。同时要说明的是,政府的重视不代表政府的高效率,比如直到3月21日,印度联邦卫生部仍强调,印度国内没有出现社区性传染的迹象。



4.前期对外严厉对内松散的防疫方式造成内部漏洞。 印度政府对病毒的预估不足,前期主要防范输入性疫情,这点并没有不对,但是因为并没有封闭国境,对可能的国外进入国内后病患的防控手段并没有跟上。虽对明确感染者有隔离治疗手段,但对存在的漏检、漏发现隐患准备不足,初期国内的防控就比较松散。当然这也有执行力的问题,政府的管控力不足,比如虽然政府要求将体温异常的人员上报,但许多酒店一般不会这么做,只是劝退客人。

印度的其他一些问题,例如环境卫生、印度教中喝牛尿治病的陋习、生活习惯等都是印度疫情防控难的原因,印度虽看似病例数不多,不过散发现象明显,几乎每个邦都有病例,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说不定新冠病毒在不知不觉中已在印度社会广泛传播,莫迪总理的21天隔离也确实是逼上梁山,不得不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