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干燥还是油腻,关键看这里

皮肤具有分泌和排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通过皮肤的附属器官汗腺和皮脂腺完成的,如图1.1所示。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干燥还是油腻,关键看这里

汗腺

汗腺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它们有不同的生理活动,但都有分泌和排泄汗液的能力。小汗腺分泌大量水分,与体温调节有关。

(1)分布:除口唇、龟头、包皮内层、阴蒂外,几乎分布全身。

(2)神经控制:受交感神经控制,主要是胆碱能纤维。

(3)分泌活动:室温条件下,只有少数小汗腺有分泌活动,多数休息。当温度升高到32℃以上时,动态小汗腺增加;气温低时,汗腺分泌只在显微镜下可见,是人体不自觉失水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在生长角化过程中的不自觉失水)。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干燥还是油腻,关键看这里

(4)影响分泌的因素:温度、精神、药物、饮食、年龄等都可以影响汗液的分泌。

(5)汗液成分:99%~99.5%是液体,主要是水分;固体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以乳酸和尿素最多。

(6)排泄汗液的作用:

● 散热降温。

● 角质柔化作用。防止角质层干燥,补充角质层的水分散失,以保持角质层的正常含水量,使皮肤柔软、光滑、湿润。

● 酸化作用。使表皮呈弱酸性,抵御微生物侵袭。

● 脂类乳化作用。汗液与皮脂相互乳化,形成皮脂膜。

● 排泄药物。汗腺分泌细胞对与蛋白质相结合的药物有很高的通透性,不少药物都可以通过汗腺分泌排泄出去。

● 代替肾脏的部分功能。体内新陈代谢的部分产物通过汗腺排泄,可减轻肾脏负担,特别是肾脏功能障碍时的水肿问题,可用发汗疗法治疗。

● 与体内电解质、黏多糖、激素等代谢有关。

● 可分泌免疫球蛋白,为机体提供免疫力。

顶泌汗腺分泌特殊物质,决定体味,与体温调节无关。

(1)分布:腋下、乳晕、脐周围、会阴和肛门周围。

(2)神经控制:主要受肾上腺素控制。

(3)分泌活动:各处不规则、不一致。

(4)汗液成分:液体主要为水分;固体包括铁、脂质、有臭物质、有色物质、荧光物质(溶于丙酮,照射紫外线产生荧光,小汗腺汗液无)、血汗、尿汗等。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干燥还是油腻,关键看这里

皮脂腺

皮脂腺是一种产生脂质的器官,与毛囊相连。

(1)分布:全身除掌、跖处没有,其余部位都有。头面部较多,手背、足背很少。

(2)分泌活动:受人种、年龄、性别、气候等因素影响。例如16~34岁皮脂腺活动最盛,女性停经后皮脂腺开始萎缩,男性可维持到70岁左右。

(3)皮脂成分:包含多种脂类物质,如饱和及不饱和的游离脂肪酸、甘油酯类、蜡类等。

(4)皮脂腺分泌和排泄的机制: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是间断性的;假如将皮肤表面的油脂除去,皮脂将以很快的速度分泌排泄。当表面皮脂达到某种厚度时,分泌速度逐渐减退至最低的速度或完全停止。此时如将皮肤表面的油脂再除去,则皮脂会再次分泌排泄。表面的皮脂去除后再恢复一般需要3小时左右。皮脂排泄的调节取决于皮脂腺压力与分布于皮肤表面黏稠皮脂度反压力相互对抗的结果。反压力超过皮脂腺压力,可使皮脂排泄停止。

(5)影响皮脂排泄的因素:

● 年龄、性别、人种。新生儿受母体雄激素影响,皮脂排泄多,可能发生新生儿痤疮。但随后皮脂腺活动减弱,直到青春期再被激活。男性皮脂排泄比女性多,黑人比白人多。

● 温度。皮温上升时皮脂分泌量增多。皮温上升1℃,皮脂分泌量就上升10%。皮脂的熔点为30℃。

● 湿度。皮脂在湿润皮肤上的扩散速度为干燥皮肤的4倍。

● 部位。额部、面部的皮脂排泄远比躯干、四肢活跃。

● 营养。过多的糖和淀粉类食物使皮脂排泄量有显著增加。

● 激素。青春期皮脂腺发达。雄激素可刺激皮脂排泄,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皮脂排泄。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干燥还是油腻,关键看这里

(6)皮脂的作用:

● 形成脂质膜。皮脂是构成皮脂膜的主要成分。皮脂膜除了含有皮脂,还会有汗腺分泌的水分及多种物质,共同形成一种乳化的脂质膜。

● 形成脂质膜。皮脂是构成皮脂膜的主要成分。皮脂膜除了含有皮脂,还会有汗腺分泌的水分及多种物质,共同形成一种乳化的脂质膜。

● 润滑毛发及皮肤。防止毛发干燥断裂,防止皮肤干燥皴裂。

● 脂类的脂酸作用。对真菌和细菌的生长有轻度的抑制作用。

● 皮脂成分可能对身体的气味有一定影响。

皮肤干燥还是油腻,主要看皮肤分泌什么

前面我们讲过,将皮肤简单地分为干性、油性、混合性是根本不懂皮肤,因为皮肤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决定皮肤干燥还是油腻,关键就在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状况。正常的情况下,皮肤的汗腺分泌水分,皮脂腺分泌油脂,两者排泄到皮肤表面后还会共同乳化成弱酸性的保护膜,即皮脂膜。而不正常的情况下,也就是某个功能过强或者过弱的时候皮肤就会出现问题。


● 汗腺分泌弱,皮脂腺分泌弱,则皮肤缺水缺油,干燥脱屑。

● 汗腺分泌弱,皮脂腺分泌强,则皮肤水少油多,表现为外油内干。

● 汗腺分泌强,皮脂腺分泌弱,则皮肤水多油少,皮脂膜形成不足,保湿能力弱。

● 汗腺分泌强,皮脂腺分泌强,则皮肤水多油多,变成“大油田”。

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现代人体力劳动少、运动少,夏天大部分时间又处于空调房内,因此普遍汗腺功能不发达,也就是说,平常皮肤自身分泌水分偏少。这是现代护肤中补充水分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大家要注意皮脂腺间断性分泌和排泄的机制,这决定了当皮脂腺亢奋或变弱导致皮肤过油或过干时,想要其恢复正常无须通过外物,只需要让皮肤真实地感受到皮肤表面的状况,使皮脂腺主动判断自己到底要分泌多少皮脂,而人为地使用控油产品或者过于油腻厚重的保湿产品,反而会干扰皮脂腺的判断,使皮脂腺变得更加亢奋或更弱,加剧皮肤问题。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干燥还是油腻,关键看这里

皮脂腺油脂排泄不畅导致的皮肤问题

通过皮肤生理结构图可以看到,皮脂腺分泌的开口在毛囊中部,正常情况下,分泌出来的油脂通过毛囊管排泄至皮肤表面,再和由汗管口排泄出的汗液共同乳化成弱酸性皮脂膜。整个分泌和排泄的过程可能导致的皮肤问题有:


● 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管道必须扩大才可以将油脂顺利排出,这导致了毛孔粗大。

● 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管道没有扩大,于是油脂淤堵在毛孔里,如果开口处是打开的,则形成开口型粉刺,俗称“黑头”;如果开口处闭合,则形成闭合型粉刺。

● 油脂分泌正常,油脂顺毛囊管道排泄,可管口被表皮老化的本应脱落的角质挡住,导致油脂淤堵在毛孔里,也会形成闭合型粉刺。

● 油脂淤堵在毛孔里的同时,会形成毛囊管内缺氧的环境,这是厌氧菌的理想生存空间,如果淤堵没有及时得到疏通和清洁,就有可能出现厌氧菌痤疮杆菌的大量繁殖而形成炎症,也就是“痘痘”。

要解决这几个问题,除了应对表面症状,更重要的是让皮脂腺分泌变得正常。如果只是单纯地收缩毛孔、清理黑头粉刺、给痘痘消炎,那都是治标不治本,问题并不能得到真正解决,反而可能导致问题反复出现或变得更严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