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不就是大白话吗?为何感觉意境深远?

雅欣雅致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呀!看似简单的大白话诗句,却深蕴哲理,这正是诗歌的高境界。白居易是这方面的代表。传说他写诗作文后要朗读给一些没文化的老妪们听听,问她们能否清楚句中的意思,若不明白,白居易都会想办法把它改得更通俗易懂。

白居易曾与处境不好(被贬谪)的刘禹锡斗诗,结果是两次都自感败给刘禹锡,并称刘为诗豪,刘的诗句也是通俗易懂并富含哲理,且更有乐观精神,著名的酬和白居易诗有“沉舟侧畔千航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谁都能看懂,可能谁看后都觉得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可事实是:只有经过礳砺的人,只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另方面也反映出白的谦虚和好学精神。

这样的白话好句,在盛唐有很多。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诗更绝了。还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等等,一个霜字写得多有意思,把枫叶经霜后才艳红写活了。

现代人学写古诗,有些人走进误区,总喜欢用一些生僻字,晦涩句,并乱套用典故,结果弄巧成拙,可读性与意境大打折扣。

浅白简易,其实不简单。


可园夜话


其实这两句诗并不是大白话。说它“白”,只是通俗易懂罢了。

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诗句是随便就能写出来的吗?显然不是。

这一定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只有创作中进入了高度兴奋,灵感闪现的时候才能写出来。就是白居易那样的大诗人,这样的传颂名句在他的诗作中也是并不多见的。

如果真的是大白话,那恐怕就要归入打油诗行列了。但这两句诗虽然语句通俗,却对仗工整,流畅,自然,高雅;更重要的是形象逼真,寓意丰富。

用形象表情达意是诗的特点。能用这么通俗的语句描绘出野草的蓬勃景象和顽强生命力,用这么常见的景象表达出深刻寓意,并引起人们的千古共鸣,这只能说是平凡中见伟大的诗句了。


读写感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相传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才十六岁,是他练习应考的“赋得”体拟作。成诗后,被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所得,诵读后为之倾服,赞叹不已,并广为传颂。此诗层层递进,语言凝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足见诗人当时的文学功底已经十分深厚,不成大家都难!

前四句,虽然近乎大白话。但是读起来郎朗上口,意境悠远。其实这是文学创作中白描手法运用的最高境界,而绝非我们常人所认为的大白话。

文学作品中白描手法的恰当运用,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给人以情景交融的感觉,甚至让读者不觉之间身临其境,恍若与作者携手同游,作者目光所及之处,也是读者目光之所及。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是白描手法运用的典范。首联写草原,让人感到古原草那青翠无边,广袤无垠,生生不息的场景扑面而来。颔联则紧承“枯荣”二字进一步描写出古原草生命力顽强,烧掉了枝叶,却烧不掉根,春风吹来,又是一片繁荣丰茂景象。作者寓情于景,把古原草的根比喻成无法消除,绵延不绝的离愁别恨。颈联承上启下,点名“古”字,又暗暗引出“别离”。既展现了古原草延绵不绝,芳翠连天的辽阔场景,又含而不露的点明他面对“王孙”即将沿着“古道”,越过“荒城”产生的满腹离别愁情。尾联点出“送别”,照应题目,并点明主题,抒发出作者犹如萋萋芳草的去之不尽,绵延悠长,又无所不在的离别愁怨。以此作为结尾,既照应了题目,又使得全文结构完整,韵味悠远绵长,意境浑然天成。

这首诗取景角度独特,将古草原的苍茫广袤和依依送别的漫漫情思融为一体,使得字里行间都贯穿了作者真实的感情,诵读起来回肠荡气,余韵未绝。

全诗中,如果没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振拔全诗的警句,那么整首诗将颜色顿失。正是作者把白描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才让大家在诵读之时会有豁然开朗,意境悠远的感觉。

其实古诗词中运用白描手法而成名的佳作很多,并非白居易独创。比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骆宾王的《咏鹅》,王维的《画》等等,都是充分运用白描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生活之美、诗词之美和文学之美!

近现代文学中,白描手法也被广为应用。但是由于近现代文学作品篇幅普遍较长,不像古诗词那样短小精悍,所以才让人觉得其运用比重下降,在古诗词中运用更妙。





竹林听雨815126


一切好的文学作品,都明白如话。

文字艺术,就是用最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深刻意境。偏偏有一些没文化的人喜欢充大伽,用深刻的文字云表达浅显的意境。文字的创作者,其目的是让别人去阅读和领会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写得好的必定让人一读就懂,让人读不懂的必定是不善于表达的人所为,他本身就不适合文字的创作,应该去做一些不需要表达的工作,比如搬运清扫之类。

我有个朋友,广东汕头人,读书很少却喜欢作诗,写了汕头一座什么桥。那桥原有几只铁牛,关系到一个传说,他写了那个传说却什么也没说清楚,我说他语焉不详,不如不写,他说百度一下就都清楚了。我夸他好主意,自己不读书让别人去读书。你以为你几句狗屁不通的诗是什么大学问啦,还让人去百度。

以简单的文字表达深远的意境,是文字工作的高尚追求。凡千古名篇,都是一读就懂。现在中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都是不错的,文字创作应以中学生能读懂为限,中学生能读懂就是好文字,中学生读不懂就是废话。有人作诗作联,喜欢用典,用的又都是大家不熟悉的典故,在后面加上许多注释。我历来对此类文化垃圾持批评态度,谁家贴对联还在联语后加上一大串注释?有病啊?既然不加注释加盟人看不懂,那还是对联吗?读你的东西象读甲骨文一样,谁去看?

前人文化遗产,也有好坏之分,能融于人的是好东西,读起来吭吭巴巴的就是文化垃圾,就是自绝于人。白居易作诗,力求邻居老太太一听就懂,当然就象大白话,但这正是文字表达的至高境界,不影响意境开拓,再不济也比那些需要注释才让人懂的东西要好。


深圳郑海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拜谒名士顾况的拜帖。白居易因此诗中的这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为人所知。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白居易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

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1]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春天草原茂盛野草的描写,表达了送别好友深深的伤感之情

一般来说,我们表达情感大多是借景抒情,春天和夏季的景色,百花盛开烈日炎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带给人希望,乐观。在这首诗里,诗人用重彩浓墨描写茂盛的草原野草,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却是为了表达离别的悲伤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连续用了“烧”和“吹”化静为动,令画面跃然纸上,出现在脑海中。“烧不尽,吹又生”让人生出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之感,刻画野草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形象,入木三分。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春天草原上翠绿的花草都在伤感我们的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结果是“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表现诗人杜甫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烘托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悲伤之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

惜字如金的刻画了野草旺盛坚韧的生命力,生动形象。正是因大道至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简炼的文字,更令这首诗意境更上一层楼!

愁绪的表达有很多,但是最经典的还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所以诗的意境升华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不在于文字之内,而在于文字之外!

注释【1】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9-81

(亲爱的读者您好,我是八零后正在自考的宝爸。如果觉得文章可以,对您有所帮助的话,不要您犒赏、不要您转发,只要您动动发财的小手,来一波温暖的点赞加关注,相逢不迷路!拜谢!)


苏打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公元786(或787)年,十六岁的白居易,进京(长安)拜谒诗人顾况。顾况戏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及读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嗟赏曰:“道得个语(写得出这种诗),居亦易矣。”遂广为延誉。(唐·张固《幽闲鼓吹》)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春草、远芳、晴翠的反复咏诵,赞叹其貌离离,其质勃勃,其情萋萋。营造了春草萋萋无边,别情远远无限的意境。用春草比拟别情,最早应是汉代淮南小安(一说刘安)的《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五代李煜又用春草比拟离恨“离恨恰如春草,更深更远还生”(《清平乐》)白居易更是把别情离恨发挥到了极致。

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饰,但不失清新、隽永,如同出水芙蓉,高雅脱俗,风姿绰约。言迩而意远,意境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文辞质朴,言语平实,正是白居易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诗风。他在《新乐府序》中,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强调文辞要质朴而径直,言语要平直而切要,事情要准确而真实,体裁要顺达而灵活。

《赋得古原草送别》,完美地诠释了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正像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评价的那样“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即元稹诗风轻佻,白居易俚俗,孟郊冷峭,贾岛瘦寒。信乎!


西出阳关坐看云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于贞元三年(787年)所作,时年十六岁。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文字虽浅显易懂,但背后表达出的却是事物枯荣交替的深刻哲理,侧面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情、景、理相融合,让人回味。看穿事物本质,用简单的词句表现出来,正所谓“大道至简”。

唐代的五言诗,在初唐、盛唐、中晚唐时期分别具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点,中晚唐时期又分为大历、元和、晚唐三个时期,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分属元和时期,主张创作的写实性和通俗化

他出生并非太平盛世,年少躲避战乱,眼见民不聊生,内心多有感触。少时读书勤奋刻苦,才华横溢,29岁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其质朴的诗词特点应该与他从小经历战火有关,在之后的官宦生涯中,他继续发扬其特点,形成了“元和体”。

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白居易同元稹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写作要贴合实际,通俗易懂,题材新颖,合乎逻辑,针砭时弊,不因写文而创作,而应关心君、臣、民、物、事。这一运动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

有时越简单的事物,越能展现其魅力,被人们吸引,不是吗?


杖芒徐行


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先森杂谈


个人感觉而已,也没什么意境深远吧.

少壮不努力,老来徒伤悲.这句也是大白话吧.

有时候道理很简单,不一定要句句深奥难明吧.


燃点最后一团火


据说这首诗是一首考题,相传白居易,16岁时所作按照当时考科举的规定制度,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所以就有了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述,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别之别之情!比如我们说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是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法挥!无论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度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因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当然,读古诗也不能寻章摘句,要配合上下,当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其中的核心,全首诗用绵绵不尽的春草比喻,心中依依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全市的章法严谨,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竟成千古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