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從“軟弱渙散”到“凝心聚力”——三河村黨委發揮堡壘作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側記

3月31日,春日的暖陽驅散了疫情的陰霾,江津區聖泉街道三河村羅羅草莓園裡一片忙碌的景象。採果、裝框、稱重、發車送貨……看著手機上不斷跳動的訂單,農場主何秀峰心裡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受疫情影響,眼看這幾畝草莓就要爛在地裡,還好有村裡的黨員幹部。”何秀峰說,“他們不僅在朋友圈給我‘打廣告’,還義務到地裡幫忙,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他們……”

看著眼前的景象,很難想象,就在3年前,三河村黨委還是全區掛了號的“軟弱渙散”——黨組織沒有凝聚力、任務安排落實不到位、黨員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短短几年時間,三河村面貌為何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讓黨員成為急先鋒

重庆江津: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三河村党委发挥堡垒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侧记

三河村成立黨員突擊隊

春節至今,三河村黨員突擊隊格外忙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三河村黨委在聖泉街道率先組織全村98名黨員成立突擊隊,走上疫情防控一線。卡點檢查、入戶排查、隔離人員監測……築起了守護群眾安全健康的“生命屏障”。

在這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三河村黨員幹部的身影。春耕緊迫,他們就幫群眾買種買苗;水果滯銷,他們幫群眾推銷產品、送農產品出村進小區;物資短缺,從事生豬養殖的黨員幹部就說服家人,宰殺生豬平價售賣給村民……每一個關鍵時刻,他們都以實際行動展現了衝得上去、豁得出來的共產黨員本色,贏得了群眾的一致認可。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將黨員幹部打造成一隻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急先鋒隊伍,才能獲得群眾依賴信賴。”聖泉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三河村黨委書記陳方君說。當每一位黨員都成為為民辦事的急先鋒,基層黨組織才能真正成為帶領群眾攻堅克難的戰鬥堡壘。

找準路子謀發展

沒有錢、沒有路、沒有產業,幾年前的三河村就是這樣一個“三無村”。在成立新的“兩委”班子後,“找準發展路子”成為三河村全體黨員幹部集體憂心的一件大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解決集體資金短缺,讓村裡“有米下鍋”成為陳方君走馬上任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在他的推動下,三河村完成了集體資產清理核算,累計清理出魚塘、林地、果園等閒置資產200餘畝,通過資產租賃、入股分紅等方式,盤活閒置資產200萬元,為三河村發展積攢起第一份厚實的“家底”。

打通農村基礎設施梗阻,修起一條條“小康路”成為村黨委送給鄉親的又一份“大禮”。陳方君剛上任不久,就組織黨員幹部、村民代表對全村道路交通狀況開展調研。廣泛徵集群眾意見後,村裡制定了鄉村道路發展規劃,目前已建成21公里人行便道,硬化8公里農村公路。未來的三河村將與德感紅豆村、璧山健龍鎮實現環線貫通,這將成為全村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產業的堅實基礎。

在產業發展上,一方面,三河村黨委帶領村民立足本村傳統花椒、柑橘種植優勢,通過組織學習培訓,優化先進的品種和技術,不到2年的時間,三河村的200畝柑橘、700畝花椒實現規範化管理。同時,村黨委還組織村民小組長學習現代農業經營理念,接管無人問津的恆傑長葉橙專業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利益聯動機制,走品牌發展道路,充分利用村級自然資源、農業資源、人文資源,鼓勵群眾發展新型農業經營組織,引進農業企業、旅遊開發企業,開發村裡的農旅資源。去年,三河村共接待遊客5000餘人,實現經濟收入50萬元,鄉村旅遊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打好鄉村振興硬仗

三河村桂花山大院是聖泉街道第一個區級美麗院落。一條進院小路,兩旁遍植花草喬木,竹影婆娑,美不勝收。“我們沒伸手向村裡要過一分錢,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村民自己動手栽種、搭建的。”村民小組長李祖文自豪地說。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一直以來都是三河村的一項重點工作。為了改變村民長期養成的陋習,三河村首先要求黨員幹部帶頭,人人具備“三個一”(一雙手套、一個垃圾袋、一張宣傳單),戶戶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同時,還與重慶工程職業學院的志願者們結成對子,引入社會力量,高標準推進城鄉結合部創衛工作。在黨員幹部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三河村不僅多次摘得聖泉街道考評第一,100多戶家庭被評為區、街道“衛生家庭”“美麗家園”,桂花山李家大院被評為“美麗院落”。

“身在基層,就要有為民服務、為民解憂的覺悟。”陳方君說,將來,三河村黨委將繼續在促進發展中出實招、下實功,在推進行動落地上見實效,帶領群眾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原載於《江津日報》)

(作者單位: 江津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