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本文配圖選自林徽因、張國榮、王偉夫婦等人物資料圖片,及《霸王別姬》《阿飛正傳》劇照。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去世。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離開。

2001年4月1日,烈士王偉犧牲。

所以,這不是一篇爆款文,卻有我們獨立的思考與懷念。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張國榮生前有一次談到好友林青霞,說她絕對不會素顏見人。

有次晚上,他在林青霞家打完麻將回家,走了一段才發現落下了東西,就決定返回去取。

不巧林青霞已經卸完妝了,於是對張國榮說“等我化完妝再去給你開門”,讓他站在門口足足等了十幾分鍾。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一張合影,多少人的回憶殺

是林青霞矯情嗎?不體諒別人嗎?

不是。

與其說林青霞是對顏值一絲不苟的嚴苛,不如說她是堅守著一個老派美人的活法。

講究、體面,不許自己以邋遢樣貌示人,哪怕多年好友也不行,否則會渾身不自在。

關於張國榮化妝也有一段往事。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霸王別姬》劇照

2002年底,他的抑鬱症已經非常嚴重,仍撐著接受採訪。香港資深娛記施惠珍回憶:“我們約好12點,11點半我提前到了,卻看到他坐在樓下大堂化妝。原來他11點就已經到了。他當時其實很不舒服,但還是要化妝——因為他尊重訪問他的人。”

所以張國榮當然是理解林青霞的,他們都是老派人。

老友查小欣說:“半島酒店是全香港最容易找到他的地方。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大堂裡靠窗的位置,花一個下午的時間來喝下午茶。”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肥姐沈殿霞說,2003年3月26日她與張國榮在半島酒店相約喝下午茶,兩人還分享了一個小披薩,誰知道那是最後一次見面

他是特別閒嗎?沒事可做?

不是。

張國榮31歲接受採訪說,自己一天裡18個鐘頭在拍戲,只剩6個鐘頭可以睡覺,特別緊張時連做夢都在工作,忙得沒時間談戀愛。

像海綿竭力榨出水分那樣擠出下午茶時間,這是他作為一個老派人給自己的一份犒賞。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半島酒店下午茶有三大特點:正宗英式茶與茶點;大堂茶座典雅的環境;樂隊現場演奏的古典樂曲 / 圖源“十六番”

宏闊的酒店大堂,老式吊扇慢悠悠旋轉著,穿白色制服的服務生穿梭其間,多年沒有變過,烘焙點心的甜香在薩克斯旋律中浮動。

花掉一個下午慢慢飲茶,而不是用五分鐘買個紙杯咖啡一飲而盡——這很張國榮。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張國榮常去的九記牛腩,這些年了,門前照例排隊

位於香港上環歌賦街的九記牛腩有幾十年歷史,蔡瀾先生贊它是“香港最好吃的牛腩面檔”。

張國榮和那裡的店員很熟,帶劇組同事來,只消對店員說聲“照舊”,店員就默契地把一碗碗牛腩面端上來。

張國榮喜歡喝“公利真料竹蔗水”,他的電影也常在那裡取景。店已有70多年曆史,還保留著最初的樣子:綠白花紋方磚、手繪海報、大吊扇、老式人力榨汁機。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公利真料竹蔗水”,從店鋪到味道,很濃的香港市井風格

從飲食喜好到言談舉止到拍戲態度,張國榮骨子裡都沉澱了“古早”的氣質。

林嘉欣說,每天在片場張國榮總是到得比別人早,一個人就晃晃悠悠來了,不像今天很多明星要帶五六個人。

劇組趕工,吃飯時間緊。當紅藝人多是坐在自己單間裡,吃的也不一樣。張國榮卻和工作人員吃一樣的飯菜,蹲在劇組的角落,大家邊吃邊說笑。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但轉身一開機,他就換了副面孔。拍《阿飛正傳》,一個鏡頭NG了47次,他沒有任何抱怨,全程極認真配合導演。

拍《霸王別姬》的時候,張國榮每天苦練京劇,拍到程蝶衣戒菸癮那一段,他又摔又打,手傷了都不在乎。

陳凱歌特意叮囑顧長衛,焦點千萬跟緊,果然“一開機張國榮就瘋了,拿著棍子亂打這牆上的鏡框,玻璃碴四處飛濺……我不禁對自己說,這哪是煙癮犯了發瘋啊,這是人在眼前愛不得的極度痛苦,是面對不公命運,拼盡全力的反抗。”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等到陳凱歌喊停,張國榮已哭成淚人,怎麼勸都止不住。

在香港那樣充滿赤裸慾望的商業氛圍下,把老派藝人“不瘋魔不成活”的精氣神堅持一生的明星,實在鳳毛麟角。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林徽因是那個時代洪流裡的時髦精,骨子裡卻是有老派精神的美人。

比如自己做嫁衣。

與梁思成在加拿大結婚的時候,她給自己設計了一套類似唐代皇后服的禮服,以更顯東方傳統的金色為主調,喜慶又大方,轟動了渥太華。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這張結婚照片裡,林徽因的復古禮服就是她自己設計的。老照片看不出顏色,其實是金色的,很東方

後來小姑子梁思莊結婚,林徽因又替她設計了一套白色婚紗,整個市面絕無僅有。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林徽因為梁思莊設計的婚紗

比如搶救瀕危藝術。

林徽因陪梁思成逛琉璃廠,在古玩攤上被一隻景泰藍花瓶吸引住了。這隻花瓶跟她小時候在爺爺家見到的那隻幾乎一樣,她拿在手裡仔細賞玩。

攤主是位老人,說:“二位先生還是有眼力的,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藍,別處你見不到了。”說著惋惜,“就是老天利這家大字號,也撐不住,快關張了,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算絕根兒了!”

買下花瓶之後,林徽因總是想起老攤主的嘆息,為景泰藍的命運擔憂。她跟梁思成商量,在清華營建系成立了一個美術組,搶救瀕臨滅絕的景泰藍。

直到病重,林徽因還給學生錢美華留下話: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失傳。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這倆小罐叫夔龍紋對罐,就出自林徽因之手

比如守護古建築。

在北京城的規劃中,林徽因梁思成夫婦與郭沫若發生了嚴重爭執。郭沫若認為城牆就是用來抵禦外敵的,沒有戰爭了,城牆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林徽因夫婦堅決不同意,老城牆不僅僅是抵禦外敵,更承載了近百年的文化底蘊啊!但無論她如何據理力爭都是徒勞。

1953年,林徽因已經病得幾乎說不出話,卻死死撐著站出來對吳晗怒斥:“你們拆去的是有著八百年曆史的真古董……將來你們遲早會後悔,那時你們再蓋的就是假古董!”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永定門城樓、城牆舊貌

果然。

2000年,西班牙盧戈城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全世界唯一的保存完整的環城城牆——原本可以是“唯二”的啊。

2004年,“假古董”永定門城樓重修竣工,實力打臉。

與林徽因被渲染到爛俗的感情經歷無關,她的老派情懷,支撐她即使在最艱難的歲月裡也保持著文化人的風骨。

嗯,這才是另一種“女士”吧:既是女子,更是士。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1937年7月,林徽因在山西五臺山發現唐代木結構古建築大佛光寺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2001年4月1日,有一段對話定格在我國南海上空。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呼叫81192,這裡是553,我部奉命接替你機執行巡航任務,請返航!”

“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你們繼續前進!”

……

那之後,是死一般的寂靜。

81192,幾個簡單的數字,卻始終被人們記在心裡,想起來,心就疼。這也是一種老派的牽念,但它不是繾綣的,而是熱烈的。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請一定記住他

王偉烈士犧牲19年,心心念唸的事已經被妻兒做了。

妻子阮國琴特招入伍,成為後勤裝備部一名少校,在部隊表現特別棒。

兒子也立志要成為和父親一樣優秀的軍人,報考了海軍工程大學,成了一名年輕的海軍軍官。

王偉和阮國琴的感情也像是一部老派電影,不灑狗血不爆猛料,是校園裡的初戀、暗戳戳的愛慕、酸溜溜的誤會、輾轉反側的糾結、鼓足勇氣的表白……(英雄的愛情點這裡複習)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王偉與阮國琴

戀愛七年後兩人裸婚,沒有豪車、酒宴,信物是一串子彈殼做的項鍊。鋼鐵直男王偉不善於說情話,表白都是直楞楞的,用力過猛卻讓人感動:“我的妻子高於地球上所有閃光的珍寶。”

他們過出了老派婚姻平淡卻不寡淡的味道:王偉飛行任務繁重,每週只有一兩天能回家,一到家就紮上圍裙下廚,包下所有家務,彌補對妻子的虧欠,還親手裁剪,給妻子做一條裙子。

這種散淡卻真誠的感情,足夠銘記餘生吧。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金嶽霖(左一)與林徽因和朋友們,一張圖,不言中

就像全世界都知道金嶽霖愛林徽因,他面對八卦卻直到臨終守口如瓶:“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願意說,也不願意有這種話。”

就像木心先生寫的:“從前的人,多認真,認真勾引,認真失身。”

愛是一件認真的事,連勾引都拒絕輕浮——這是老派人的愛法。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4月1日,在我心裡的價值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老派到底是什麼呢?不是老邁,古板和陳舊。

而是淺淺停留在作派間,深深烙印在骨子裡,一份不會硌到別人的小固執。

有教養,待人誠懇,做事匠心,有癖好但不至於為難他人,有脾氣卻不會歇斯底里。對待愛人長情,對待審美有執念,對待生活抱著一份精緻不肯湊合的要求。

林青霞曾說:“在香港演藝圈像張國榮這麼重情義的人不多了。”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上海電視臺做過一檔人物紀錄片,請到《霸王別姬》的形體指導張曼玲老師。張曼玲教張國榮也就一個月,從客氣生疏變成無話不談。張曼玲之前叫他張先生,有一天張國榮說:“我是您的學生,就叫我國榮,好嗎?”

從此,張曼玲就改口叫他國榮。

後來張曼玲的丈夫,這部戲的京劇顧問史燕生先生不幸患癌症。最後一段時間裡,張國榮特意從香港趕去探望,坐在史燕生床前聊天,哄老人吃飯,陪他一整個下午。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最高階的老派,就是人情練達中,一份不套路的赤誠。

老派與新派,不矛盾。就算你是個淡黃長裙蓬鬆頭髮的時髦精,心裡依然可以住著一個老派人。

那是月亮的兩面。

4月1日,在我心裡從來不只是“愚人節”,而是幾位老派人的紀念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