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民政部:今年清明祭扫实行限流预约,大力推广“云祭扫”等非现场祭扫方式

中国网4月1日讯(记者 张艳玲)今年清明与往年不同,恰逢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既能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又能防范好疫情?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范瑜今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清明祭扫实行限流预约等方式,祭扫人流、车流少于往年。另外,民政部还大力推广网络祭扫(简称“云祭扫”)等非现场祭扫方式,减少人员聚集。

3月13日以来,民政部多次要求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祭扫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祭扫服务。

全国31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出台清明祭扫政策安排,湖北等九个省份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暂停殡葬服务机构现场祭扫服务,其他省份有些地市也作类似安排,其他地方通过采取预约、限流等防控措施有序开放现场祭扫。

范瑜表示,今年清明祭扫实行限流预约等方式,祭扫人数、车流少于往年,但因今年疫情防控要求较高,因此要加强统一指挥和调度,多部门协作,做好疫情防控、殡葬服务保障、执法监管、交通疏导、现场秩序维护、宣传引导、应急处置、火灾事故防范等现场祭扫服务工作。

现场祭扫预约限流、分时错峰

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要科学设置殡葬服务机构的承载量,采取预约、限流、分时、错峰,包括加强个人防护、场所消毒等各方面的防控措施,我们要防范发生聚集性的疫情,还要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

范瑜提醒公众,遵守预约前置要求,居家或集中观察期未满人员不能预约现场祭扫,预约成功后要按预约时间和规定的人数前去祭扫。从进祭扫场所一直到离开,要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接受身份核验、体温检测,不扎堆、不聚集。坚决杜绝违规用火、烧纸、焚香、放炮行为,防止发生火灾。倡导采用敬献鲜花等方式表达心意,抵制不文明行为。

推广“云祭扫”、家庭追思和代祭服务

除了现场祭扫以外,今年民政部大力推广非现场祭扫方式,包括网络祭扫,网上称为“云祭扫”,推广家庭追思,开展公益性代祭服务和个人代祭服务等。

逝者家属可举办小型家庭追思会,追忆逝者美德,传承逝者精神文化。目前多地民政部门、殡葬服务机构开通网络祭扫平台,逝者家属可登录平台为逝者建网上纪念空间,通过网上献花、留言寄语寄托哀思。

有条件的殡葬服务机构可免费提供集体性代祭服务,由工作人员完成庄严肃穆的集体祭扫仪式,家属可实时观看或看录播,有条件的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可由工作人员为有需求的逝者家属提供个性化代祭服务。代祭服务项目有些免费,有些延伸服务收费,凡是开展有偿代祭服务的,要公示服务项目和价格,不能乱收费。

“ 总之,为做好今年清明祭扫工作,各地想了很多办法,也做了很多工作,只为实现平安清明目标而努力。”范瑜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