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副豬了怎麼辦?

新農人小石


豬嗜血桿菌病是由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以纖維素性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和腦膜炎為特徵,常與豬的藍耳病、圓環病毒病、流感以及支原體肺炎混合感染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本病2007--2008年曾在全國各地豬場發生流行,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不過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不強,在乾燥環境中易死亡,60℃環境下5-20分鐘即可死亡,4℃僅存活7-l0天。但耐藥性很強,許多抗生素對其無效。下面我從誘發因素、臨床症狀、綜合防治3個方面進行分享。

誘發因素

一是飼養密度過大。這種情況下,豬舍內容易出現有害氣體多、環境衛生狀況差、溫度低、溼度大等問題。天氣突變、寒冷、潮溼等都可誘發本病,使病情加重並複雜化。

二是豬場使用黴變玉米。發黴玉米中的黃麴黴毒素、赭麴黴毒素、嘔吐毒素、T_2毒素等都能導致豬機體的免疫抑制。

三是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圓環病毒、藍耳病毒、豬瘟病毒等在豬體內的存在,能破壞豬機體的免疫系統。比如,藍耳病毒和圓環病毒可以破壞肺泡內不低於40%的巨噬細胞。

總之,本病的發生與豬群的免疫狀態和機體抵抗力有直接關係。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易感性就會增強。

臨床症狀

仔豬發病時體溫升高至40.5℃-42℃,表現出精神沉鬱,食慾減退,咳嗽,呼吸困難,皮膚髮紅或蒼白,眼瞼皮下水腫,腕關節和跗關節腫脹、跛行、站立困難等症狀。死前側臥、共濟失調、抽搐、四肢呈划水狀,多於發病後2-5天死亡。妊娠母豬發病可見流產,產死胎或木乃伊胎。公豬跛行,關節稍腫。

綜合防控

首先,免疫最關鍵。

副豬嗜血桿菌有15個以上血清型,疫苗免疫在不同血清型之間的交叉保護率很低,建議選用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苗進行免疫。推薦免疫程序為:種公豬每半年接種 1次;後備母豬可在參加配種前進行 2次免疫,問隔時間為 3周,以後可在每胎產前 1個月免疫 1次;仔豬在2周齡首免,首免後3周進行二免。

認真做好藍耳、豬瘟、圓環病毒、支原體肺炎的免疫工作。根據近年來發病情況看,副豬嗜血桿菌通常是作為繼發病原伴隨其他主要病原混合感染,尤其是藍耳病、豬瘟、圓環病毒病、支原體肺炎。所以要想控制好副豬嗜血桿菌,做好以上幾種疫苗接種很重要。

其次要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各種應激因素。

一是重視圈舍、環境消毒。圈舍、環境消毒可用如下方法:聚維酮碘 (威遠金維康)1:1 000~1:2 000,複方戊二醛 1:400,苯扎溴銨 1:300,可交替使用,常規消毒3-5天1次,發病期間可 1天1次。目前非洲豬瘟兇猛,豬場要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格控制人員流動,注意各種用具、器械及飲水消毒。

二是進行精細化飼養管理。重中之重是給保育豬創造最佳生長環境,保持豬舍溫暖、乾燥,空氣新鮮。溫度是首要條件,理論上適宜溫度為20-25℃,但在冬季時建議要高3-5℃,另外秋末冬初、冬末春初溫度多變,豬場要加強溫度管理。保育舍相對溼度 50-60%比較適宜。保育豬的密度0.3-0.4m/頭為宜,密度過高容易誘發各種疾病。

三是死磕消除應激因素。保育期間換料要有過渡,以免造成不食、腹瀉、生長受阻、抵抗力下降。圈舍環境保持安靜也很重要,同時可在飼料中增加抗應激添加劑減少應激。

發生疫情時要立即隔離病豬,以防病豬傳染健康豬,同時做藥敏試驗,採取最敏感的藥物對症治療,無治療價值的豬堅決淘汰。全面消毒,每日1次;控制人員與豬群的流動;改善飼養環境,減少各種應激因素,落實生產安全措施,防止疾病擴大傳播。

目前,臨床上單純發生副豬嗜血桿菌感染的病例很少見,多種病毒混合感染而激發副豬嗜血桿菌和其他細菌感染,使病情複雜化,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因此,治療時面對多種病毒混合感染與多種細菌繼發感染時一定要採取抗細菌、抗病毒、抗應激與提高免疫力同時並舉,聯合用藥,才會有較好療效。大群控制可以採用飼料加藥的方式:妙立素150克+益觀林1500克+扶正解毒散1000克+聚能星1000克,拌料1噸,連喂10-15天。


諸人豬事


隨著我國養豬業規模化、集約化的快速發展,豬病的發生和流行趨於多樣化和複雜化。其中,副豬嗜血杄菌病是影響我國養豬業的重大生豬疫病之-。自2006年發生高熱病以來,副豬嗜血杄菌病的發生對豬群的危害日趨嚴重,常以繼發或混合感染存在,今天就和大家說一下副豬病的防治。

流行特點

副豬嗜血杄菌是格拉澤氏病的病原,屬巴斯德菌科嗜血杄菌屬,是種非溶血、NAD依賴性的革蘭氏陰性短小杄菌。副豬嗜血桿菌只能感染豬,且可感染不同階段的豬群,但發病主要是斷乳前後和保育階段的仔豬。

豬場首發時其臨床症狀比較嚴重,發病率和病死率也高,耐過豬可出現生長髮育不良而成為僵豬。感染豬典型的臨床症狀表現為消瘦、精神沉鬱、持續高燒、呼吸困難、關節腫大、行走困難或者不願站立、共濟失調等。在發病的中後期甚至會出現側臥、四肢呈划水樣。典型病理變化表現為敗血症和漿膜表面纖維素性滲出導致的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腦膜炎和關節炎。

防治措施

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控副豬嗜血杄菌病發生的關鍵

副豬嗜血桿菌是條件致病菌,該病的發生與飼養管理密切相關。在應激、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營養不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等情況都會導致該病的發生。此外,細菌生物膜(表現為多個臟器的纖維素性滲出)的存在加重了豬群的持續感染。硏究表明,從生物膜中分離的副豬嗜血杄菌菌株比浮游分離株對抗生素和消毒藥的抗性更強。因此,細菌生物膜的存在增強了該菌的致病性和耐藥性。當前,對於該病的防控應結合其發生的原因,其策略有:

  • 加強飼養管理。通過降低飼養密度、加強環境管理,減少冬種應激因索的發生,尤其要儘量減少仔豬的應激。

  • 好藥物保健工作,增強動物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對全群豬可使用免疫干擾素配合抗生素,以增豬群的抵抗力。

  • 完善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強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檢測工作。


抗菌藥物使用是目前控制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對於副豬嗜血杄菌病的防控應結合藥物治療和疫苗免疫,堅持防重於治、防治結合的原則。抗生素的應用使得臨床上很多細菌性疾病的暴發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這是在治療副豬嗜血杄菌病上得以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副豬嗜血杄菌病通常是作為繼發或者併發病發生的,而在飼料中添加抗菌藥物可有效預防該病。

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導致副豬嗜血杄菌的耐藥性也逐漸増強,甚至不同豬場分離的菌株或者同—豬場不同階段豬群分離的菌株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副豬嗜血杄菌對磺胺類、β-內酰胺類和喹諾酮類藥物較敏感,而對氨基苷類、林可黴素、紅黴素有一定的抵抗力,且極易產生耐藥性。

副豬嗜血杄菌的感染從某種角度預示著豬群的免疫力下降,也意味著豬場發生免疫抑制性疾病或者在豬場管理方面出現問題。在治療過程中,最好通過藥敏試驗確定敏感藥物以指導臨床用藥,臨床上常採用頭孢類、氨苄類等抗生素肌肉注射洽療。而在臨床使用藥物預防時,可通過交叉輪換用藥的方式以減少耐藥性對防控效果的影響。


疫免疫接種是目前控制副豬嗜血杄菌病的最有效方式

由於副豬嗜血杄菌主要存在於漿膜、腦膜、肺臟等部位,但漿膜、腦膜的毛細血管分佈較少,一般抗生素難以到達這些部位;其次,由於抗菌藥物長期存在廣泛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的現象,導致細菌產生了很強的耐藥性,一般抗菌藥物很難發揮治洽療效果。因此,疫苗免疫是防控副豬嗜血桿菌病發生的首選。目前,國內大多數商業化疫苗是滅活苗,包括單價苗、聯苗、多價苗等。我國最流行的3個血清是4型、5型和13型,但隨著該病的發展其流行的血清型也發生著定的化。

不同地區、不同豬場其流行菌株的血清型存在差異,且不同血清型之間缺乏交叉免疫保護。因此,做好豬場流行菌株的血清型檢測、選擇對型的疫苗株,是防控該病的關鍵。一般母豬初免可在產前40天進行,產前20天進行加強免疫1次;經產母豬則可在產前30天免疫1次即可。在疫病的重災區,仔豬也應進行免疫,一般仔豬的免疫可在出生後1周至1個月內進行初免,在首免1個月後進行加強免疫1次。


農小二SN


副豬嗜血桿菌病又稱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本病屬於明顯條件性細菌,飼養環境不良時多發,斷奶、轉群、混群或運輸也是常見的應激誘因。副豬嗜血桿菌只感染豬,可以影響從2周齡到4月齡的小豬,主要在斷奶前後和保育階段發病,常見於5~8周齡的豬,嚴重時死亡率可達50%或以上。

氟甲碸黴素、頭孢菌素、替米考星等對副豬嗜血桿菌病有敏感反應。但治療嚴重的副豬嗜血桿菌效果不理想,一旦臨床症狀已經出現,應立即採用口服之外的方式、應用大劑量上述敏感抗生素對發病豬進行注射治療,每隔4~8h用藥一次,同時對全群其他豬進行預防。

該病的治療效果不好,所以在豬場生產中,重在於預防。由於該病通常伴有支原體和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在飼料中添加科學的藥物組合是預防該病的重要手段。同時注意保溫和氣溫的變化;在豬群斷奶、轉群、混群或運輸前後可在飲水中加一些抗應激的藥物,如維生素C等可有效防止該病的發生。





風大迷人眼


副豬是由豬副嗜血桿菌引起的疾病,養殖戶可選用穿心蓮、氟本尼考、恩諾沙星等藥劑對病豬進行注射,每天一次,連續注射3天,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一、預防方案

  1.減少應激

  在仔豬斷奶時,把母豬趕走,讓仔豬留在原圈飼養,不進行轉圈,合群及並群工作。另外,用原來飼料拌溫水餵豬,不要突然換料,可以採取3:7,5:5,7:3的比例進行換料工作。在料里加入黃芪多糖和維生素VC,做好仔豬保溫工作!

  2.免疫工作

  免疫是最好的預防方式,應該及時注射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菌苗。在母豬產前40天第一次注射疫苗,產前20天再注射一次。仔豬在2周齡第一次免疫,10天以後進行第二次。

  3.藥物保健

  副豬屬於陰性菌,大多數血清型的副豬豬嗜血桿菌對頭孢菌素,氟本尼考,替米考星,強力黴素,泰妙菌素等藥物敏感。

  建議使用泰妙菌素100克,強力黴素250克,恩扶正解毒散200克。拌料飼餵斷奶仔豬,連用一週!

  用穿心蓮,氟本尼考,恩諾沙星三種注射液,分別注射也可以混合注射,每天一次,連用3天!另外,用以上保健藥物拌料全群投餵,並全面進行消毒工作。

副豬嗜血桿菌:可以影響從2周齡到4月齡的青年豬,主要在斷奶前後和保育階段發病,通常見於5~8周齡的豬,發病率一般在10%~15%,嚴重時死亡率可達50%。急性病例,往往首先發生於膘情良好的豬,病豬發熱(40.5~42.0℃)、精神沉鬱、食慾下降,呼吸困難,腹式呼吸,皮膚髮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行走緩慢或不願站立,腕關節、跗關節腫大,共濟失調,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樣,有時會無明顯症狀突然死亡;慢性病例多見於保育豬,主要是食慾下降,咳嗽,呼吸困難,被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直至衰褐而死亡。


淮河邊70後


望採納[呲牙]

副豬是由豬副嗜血桿菌引起的疾病,養殖戶可選用穿心蓮、氟本尼考、恩諾沙星等藥劑對病豬進行注射,每天一次,連續注射3天,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漁者老楊


1.全群健康未發病豬及時注射疫苗。

2.發病豬使用氟苯尼考+多西環素+干擾素肌肉注射

3.全群飼料中添加替米考星+麻杏石甘+扶正解毒散拌料。


80後執業獸醫


做好豬瘟、偽狂犬、藍耳病、圓環病毒的防疫,副豬就不會發病,病豬氟苯尼考肌注!


蘇北人在寧夏


副豬嗜血桿菌,用頭孢注射,如果發病的多,考慮混感圓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