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足马力!广东上市公司100%复工


来自广东证监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广东626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复工,复工复产情况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超八成上市公司的复工率为90%以上。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证监局等部门积极出台措施,一手推进资本市场领域疫情防控,一手支持上市公司复工复产,助力广东实体经济快速复苏。


//

上市粤企开足马力复工忙

//


3月30日上午9时,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瑞松科技园厂区内,佩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紧张作业,一排排机器发出轰鸣声。自2月10日复工以来,这里的轰鸣声就越来越响了。


作为我省今年上市的第二家科创板企业,2月17日也是上市日。受疫情影响,无缘在交易所敲响上市钟声的瑞松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在自家厂区拉响了复工的机器作为庆祝,“希望通过特殊的上市仪式给复工复产打气。”目前,该企业复工率已达100%。


广东上市公司开足马力复工忙。截至3月底,广东证监局辖区内的325家上市公司全部复工,其中,269家公司复工率超90%,77家公司复工率达100%,占比分别为83%、24%;222家公司复产率超90%,125家公司复产率达100%,占比分别为69%、39%。


据了解,广东证监局辖区内的上市公司群体中,以电子信息制造业所占比例最大,全面复工的消息,正向外界传递出广东制造业率先走出疫情阴霾的信心。广东工信厅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复工率已达99%,排除关停、倒闭、搬迁等非疫情原因,则实现100%复工。


开足马力!广东上市公司100%复工

瑞松科技新能源汽车钢铝车身柔性智能焊装产线。


//

广东辖区内直接融资280亿元

//


为了支持上市公司应对疫情冲击和复工复产,广东出台了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降低社保费率、减免租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证监部门则推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的“畅通无阻”,为广东实体经济复苏增添动力。


疫情期间,广东辖区共有6家企业登陆A股,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规模280亿元。其中,东阳光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点企业,成功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债券2亿元,成为全国首单由民企发行的疫情防控公司债。辖区还有2家上市公司正在申报发行疫情防控债5.5亿元。


为上市公司排忧解难成了证监系统“战疫”重点工作。为了让企业IPO和重大资产重组不受疫情所阻挠,广东证监局协助证监会有关部门首次采用远程视频会议方式审核两家上市公司的材料,并且顺利过会;10多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办理了股票质押却因疫情影响还款困难,广东证监局协调辖区证券经营机构为这些公司办理了股票质押展期。


受疫情影响,股市遭遇波动,股票质押风险是监管重点排查的“地雷”。以惠伦晶体控股股东为例,广东证监局协调其通过提前还款等方式,将股票质押率由98.77%压降至23.3%,化解了股票质押风险。


除此之外,还对辖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排查分析,及时向证监会报告有关上市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19年年报存在客观困难的问题,争取有关方面依法妥善安排;协调支持辖区受疫情影响未能在许可有效期内完成债券发行的上市公司适当展期发行等。


开足马力!广东上市公司100%复工

2月10日,瑞松科技陆续复工。


//

广东上市公司“战疫”群像

//


在广东证监局的推动支持下,辖区上市公司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一是加强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保障。辖区共有33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被列入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还有51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被列入广东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


其中包括:


东阳光、阳普医疗等多家公司在春节期间主动加班加点,保障了医药产品、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生产供应;


达安基因、丽珠集团、万孚生物等公司及时研制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产品,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审批注册,其中达安基因研制的产品成为首批注册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产品,日生产能力达20万人份以上;


中国电研投入1000多万元紧急研制出医用防护服压条机,及时解决了医用防护服产能瓶颈,受到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点名表扬;


广汽集团、格力电器、南兴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产口罩、口罩生产设备等防疫相关产品,保障防疫物资供应。


二是积极开展物资捐赠。辖区美的集团等74家上市公司合计捐款2.7亿元,广药集团等15家上市公司捐献价值1.84亿元的药品、防护用品等急需物资。


三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辖区科顺防水等11家上市公司积极参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河南“小汤山”医院等疫区隔离区建设,南方航空为医疗队员及物资运输提供免费服务。


广东证监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推动支持辖区上市公司全面复工复产,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