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还会回来吗?疫情重压下,我们的粮食准备值得关注


粮票还会回来吗?疫情重压下,我们的粮食准备值得关注

当下,流量为王?不,没有粮食,一切玩完!不可否认,值此全球疫情如火如荼之际,很多与疫情搭边的话题,都迅速“燃”了起来。但是粮食问题千万不能“燃”起来,因为它,要命!

对此,有网友批评:“请不要见风就是雨,在特殊时期贩卖焦虑。”

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太年青,没有经历过粮食紧张的岁月。比如“粮票”这个词,想必90后、00后的小年轻大多都没听说过。

但对于80年代或以前出生的人(比如我)来说,“粮票”可不只是一个词,它还是一个共度时艰的“时代”!


粮票还会回来吗?疫情重压下,我们的粮食准备值得关注

想当年,刚解放的时候,我们家底子薄,为了用为数不多的粮食养活全国数亿的老百姓,不得不采取限量供应粮油布等物资的手段。到了1955年,国家正式推出了粮食物资定量、凭票供应的规定,以致以后的几十年,粮票和供应证牢牢的与我们的生活捆绑在一起。

可以说,粮票是物资短缺时代的一种“货币”,更是我们几代人的记忆。直到改革开放后,由于现代农业技术的大发展,还有耕地红线的坚守,我们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逐渐告别了物资短缺的历史。到1993年底, 95%以上地区全部开放了粮食自由销售,粮票制度彻底取消。


粮票还会回来吗?疫情重压下,我们的粮食准备值得关注

自那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对此,有网友质疑说:“不要忘了,我们是粮食纯进口国,今年疫情如此严重,难道我们就不用担心吗?”

说得没错,毕竟“民以食为天”,对粮食我们马虎不得。所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3月31日表示,全球须立即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因为,随着新冠疫情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在世界的蔓延,粮食危机很可能加剧,从而导致亿万民众陷入粮食短缺的境地。

然而,截至目前,俄罗斯、埃及、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泰国、柬埔寨等八国已经宣布了或启动部分粮食出口限制的举措。


粮票还会回来吗?疫情重压下,我们的粮食准备值得关注

于是,有网友担心了:“难道在告别物资短缺几十年后,我们又要重拾粮票,按配额取得粮食?”

可以说,有这种担心,那纯粹是想多了。

因为,我们一直是世界第一产粮大国,并且粮食产量在2019年,达到了6.64亿吨,比上年还增加594万吨。算下来,我们每人一天可分到2.587斤粮食。除此之外,在2019年,我们每人还可获得54.6公斤猪牛羊禽肉、46公斤水产品。

尽管我们是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国,但其实,我们的大米年进口量仅占我们年需求量的1.7%,小麦年进口量还不足我们年自产量的3%,而且全球一半以上的小麦库存在我们这里。可以说,这点粮食进口量对我们影响甚微,之所以还维持它,主要是为适当调剂一下粮食结构。而且进口粮食国际价格一般比较便宜。


粮票还会回来吗?疫情重压下,我们的粮食准备值得关注

虽然便宜,但我们过去一点也没贪这个“便宜”。尽管有“专家”建议我们放弃耕地红线,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傻,而且我们的带头人说了:“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今天,当我们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时,更为我们当年的明智选择而庆幸。

因为,家有余粮,心里不慌。谁也不能用粮食来卡我们的脖子,这也是最大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